許國青 王曉琴 崔佳穎 李萬強
(1.內蒙古自治區(qū)衛(wèi)生干部教育培訓中心,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2.內蒙古醫(yī)學院藥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黃花列當(Orobanche pycnostachya Hance)為列當科(Orobanche)列當屬植物,為多年生、二年生或一年生寄生草本,主要寄生于蒿屬植物的根上[1]。全草入藥,具有補腎助陽、強筋骨的功能,用于治療腰膝冷痛、陽痿、遺精,蒙醫(yī)藥還用于治療碳疽,民間常做肉蓯蓉的代用品[2]。
本文首次研究了黃花列當70%乙醇粗提物和不同萃取部位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自由基包括活性氧類,存在于體內外,是生物體正常代謝中形成的,影響著各種生理活性。生物體內過量的氧自由基會導致一系列疾病,如血管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癌癥、帕金森病及老年癡呆癥等。所以能消除活性氧的抗氧化劑受到了人們更多的關注。一些蒙醫(yī)藥藥治病的機理也被認為與其抗氧化活性有密切關系。
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通常被用來檢測抗氧化劑的抗氧化活性[3-6]。[DPPH·]是一種穩(wěn)定的有機自由基,它的穩(wěn)定性主要來自共振穩(wěn)定作用及3個苯環(huán)的空間障礙,而使夾在其中氮原子上的不成對電子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電子成對作用。[DPPH·]在517nm波長處有強吸收峰,溶液呈紫色,其濃度與吸光度呈線性關系。當在溶液中有自由基清除劑存在時,清除劑提供的質子會和[DPPH·]結合形成[DPPH·-H]或發(fā)生替代,使[DPPH·]自由基數(shù)量減少,從而使溶液顏色由紫色變?yōu)辄S色,表現(xiàn)為在517nm處的吸光度不斷減小。借此可以用來表征某種物質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一般用IC50值來評價此物質抗氧化活性的大小。IC50值越小,表示該物質清除[DPPH·]性越強。本實驗研究了黃花列當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為其進一步深入研究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1.1 材料與試劑:黃花列當藥材于2010年3月購自內蒙古自治區(qū)中蒙醫(yī)院蒙藥房;自由基DPPH(Sigma Aldrich公司生產);抗壞血酸(天津市科盟化工工貿有限公司);所用溶劑均為分析純。
1.2 儀器與設備:OSB-2100型旋轉蒸發(fā)儀(東京理化);KQ3200DE型數(shù)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TU-1901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DGG-9070B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電子天平(YP5001N);分析天平(梅特勒 -托利多AL204);凍干機(基因有限公司)。
2.1 提取部位制備:干燥的黃花列當4 kg粉碎,70%乙醇回流提取2次,合并藥液,回收乙醇,得到70%乙醇總提物(hh4),浸膏加入適量水混懸,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溶劑,揮干,得乙酸乙酯部位(hh1)浸膏146.9g、正丁醇部位(hh2)浸膏185.5g和水(hh3)部位420.8g。4部位樣品均取部分冷凍干燥,備用。
2.2 溶液配制
2.2.1 [DPPH·]溶液的配制:精確稱取 DPPH 粉末2.0 mg,用乙醇溶解,定容,配成 0.01mg·mL-1的 DPPH 無水乙醇溶液,置于冰箱內在4℃下避光保存,待用。
2.2.2 對照品 Vc的配制:精確稱取 Vc粉末2.5mg,用乙醇溶解后轉移至50ml容量瓶內,定容,搖勻得質量濃度為0.05 mg·mL-1的 Vc 對照品溶液;依次稀釋為 0.01 mg·mL-1、0.02 mg·mL-1、0.03 mg·mL-1、0.04 mg·mL-1、0.05 mg·mL-1的溶液;置于冰箱內在4℃下避光保存,待用。
2.2.3 樣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稱取約 2.5mg的 hh1、hh2、hh3和 hh4凍干粉末,分別用乙醇溶解后,配成0.05mg·μmL-1的溶液;依次稀釋為 0.01mg·μmL-1、0.02mg·μmL-1、0.03mg· μmL-1、0.04mg· μmL-1、0.05mg·μmL-1的溶液;置于冰箱內在4℃下保存,待用。
2.3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測定
2.3.1 對照品Vc的測定:吸取無水乙醇0.1mL與4.9mL的[DPPH·]溶液(0.01mgμmL-1)在試管中混合,搖勻后迅速倒入石英吸收池中,以無水乙醇作空白,立即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517nm處測定吸光度,此時的數(shù)據為Aj。
依次吸取質量濃度為 0.01 mg·mL-1、0.02mg·μmL-1、0.03mg·μmL-1、0.04mg·μmL-1和 0.05mg·μmL-1的Vc 對照品溶液0.1ml分別與4.9ml[DPPH·]溶液(0.01mg·μmL-1)在試管中混合,搖勻后迅速倒入石英吸收池中。以0.1mLVc對照品溶液和4.9mL無水乙醇的混和后作空白,立刻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517nm處測定吸光度,第 0、1、2、3、4、5min 分別測一次吸光度(若每分鐘吸光度值改變不超過0.003個單位則停止測量),之后每隔5min測一次吸光度,直到30min時結束,此時的數(shù)據為Ai。
2.3.2 樣品的測定:分別依次吸取質量濃度為0.01mg·μmL-1、0.02mg· μmL-1、0.03mg· μmL-1、0.04mg·μmL-1和 0.05mg·μmL-1的 hh1、hh2、hh3、hh4 樣品溶液按上述方法與DPPH反應,并測定Ai。
2.3.3 計算清除率:按公式計算對照品和各樣品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I)。
I=[1-(Ai/Aj)] ×100%
以清除率(%)為縱坐標,樣品溶液的質量濃度(mgμmL-1)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根據標準曲線計算IC50(mgμmL-1)值。結果見圖1和表1。
圖1 彎管列當各提取部位對DPPH·的清除能力
表1 黃花列當各提取部位對DPPH·的清除作用
由圖1、表1可知,黃花列當4個組分對DPPH·的清除能力隨各組分濃度的增大而增強。從回歸方程得各組分的IC50值(mgμmL-1)從小到大依次為:對照品 Vc(0.0718)<乙酸乙酯部位(0.0997)<正丁醇部位(0.1284)<70%乙醇總提物(0.1732)<水部位(0.4538)。
以維生素C作為對照品,結合[DPPH·]法評價黃花列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實驗結果表明黃花列當各萃取組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最強,正丁醇部位也有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水部位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較弱。這個結果初步證實傳統(tǒng)藥物黃花列當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應用前景十分廣闊,為蒙醫(yī)臨床提供了有力證據。
[1]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69:113-114.
[2]內蒙古植物藥志編輯委員會.內蒙古植物藥志,第五卷[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311.
[3]曲歡歡,李白雪,燕菲,等.用清除有機自由基DPPH法評價連翹不同部位抗氧化作用[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8,15(增):32-34.
[4]王晶,李麗,劉春明,等.不同紅藥提取物中總酚的測定及抗氧化活性的DPPH法評價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1,38(3):513-515.
[5]關立立,侯微,金銀萍,等.干玉竹根與鮮玉竹根萃取組分清除DPPH·活性比較[J].特產研究,2011,(1):42-58.
[6]袁亞男,陳承瑜,楊濱,等.31種黃酮、酚酸類化合物和10種中藥清除 DPPH能力考察[J].中國中藥雜志,2009,34(13):169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