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心川/改編 章伯奇/繪畫
1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暴雨侵襲。毗鄰京港澳高速南崗洼段遭受嚴重水災。由于暴雨突降,附近高速路交通中斷。而臨近的豐臺區(qū)河西再生水廠工地成了一個“安全島”。
2 21日晚上9點多時,再生水廠的大門被人敲響,有人找到工地項目部來尋求救援,大呼“橋下出事了,趕快救人”。當日值班的二十八歲工人王學爽說:“因為暴雨,工地停工,大多數(shù)人正在休息。他一叫,我就挨個宿舍敲門,出動了一百多人?!?/p>
3 等跑到事發(fā)地點一看,工人們被嚇了一跳。平日里的高速路成了一條大河,因為暴雨沖垮了高速公路護堤,大量雨水涌入公路,路面水位迅速上漲,一些私家車主棄車而去,另一些乘坐大巴的游客則打開天窗爬到了車頂,此時的水位已經(jīng)到了他們腳下。
4 一輛616公交車的頂上黑壓壓坐滿了人,有小孩還有婦女的哭聲,有好多人一直在呼救,在喊救命。
5 王學爽說:“我們趕緊跑回來報告情況,趕緊組織人進行施救?!表椖坎康木仍镔Y材料準備得相當充分,又是水建筑物施工,護欄上都掛著救生圈,繩子是現(xiàn)場備用的。大家拿著工地上的繩索、救生圈等工具,趕了過去。
6 因為距離比較遠,冒著危險,大家把隨身攜帶的繩索一頭固定在路邊的大樹上,另一頭交給了河西水廠材料員陳文堂,陳文堂第一個跳下水向大巴游去。
7 陳文堂把繩子拴到大巴車那邊,然后一只手抓著大巴反光鏡。當時車上相當混亂,人們都來搶陳文堂的救生圈。陳文堂說:“你們不要急,先給小孩、婦女、老人,讓他們先過去?!?/p>
8 陳文堂把帶的好多救生圈給了車上的人員,讓他們套好救生圈。工人中有水性好的人順著大繩,游著把他們送過來。
9 工地上還有一個看門的保安,他看到這個場面也下水了,與陳文堂兩個人一起救。人們看到了希望,救到岸邊的時候都說“你們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吶”,顫抖地哭成了一片。
10 陳文堂下水后,越來越多的農(nóng)民工兄弟跳入了水中,繩索、救生圈被牽引到不同的大巴車頂,岸上的人們也開始了救援的接力。接力的人群中,有一個叫何明的小伙子,當時何明站的位置剛剛齊到他的胸脯,他卻一點都不會游泳。
11 同時,與其他工人一樣,二十三歲的鋼筋工李川南毫不猶豫地沖到了大雨中。來自四川南充的他水性頗好,自告奮勇沖在了第一線。他說:“我負責從‘河邊’游到大巴車上,把拴了繩子的救生圈扔給被困的人,再牽著繩子回來?!?/p>
12 事后采訪時,記者走進工棚,看見工友正背著李川南下樓。李川南指著裹著紗布的雙腳笑著告訴記者:“剛開始受傷的時候救人沒感覺,救完人以后人比較累了,都凌晨4點多了,也沒感覺到痛。我自己當時都沒發(fā)現(xiàn)身上有傷口。第二天才發(fā)現(xiàn)腳上受傷了?!?/p>
13 “我很急,很怕水漲上來,總想一次多拿幾個救生圈。當時有一根大繩是拴在大巴車里面的,然后我就從岸邊游到大巴車上去救人,然后再游回來,然后又游到大巴車上又去救,然后又送到岸邊。”
14 李川南告訴記者說:“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本分,一個人的良心,就這么簡單。我活了二十三年,這件事情是我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p>
15 就是這樣樸實平凡的一百五十多名工人,在交通中斷、周邊停電的情況下,奮不顧身,經(jīng)過近六個小時救援,從湍急的水中終于把三輛大巴車和附近的人都安全送上了岸。事后統(tǒng)計,僅留下過夜的被救群眾就有一百八十二人。
16 離開工地時,再生水廠的施工隊長杜金榮的一席話久久回蕩在記者耳邊,他說:“這個里頭我最感動的是什么事呢?把被救的人往橋上背的時候,有一個男的就說了一聲‘謝謝’。他說聲‘謝謝’的時候,我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好像我們這么做得到了別人的認同。”
17 網(wǎng)友24日上傳了一張工人們頭戴安全帽,再普通不過的工地合影,并深情地寫道:暴雨夜,一雙雙長滿老繭的手搭起生命救援線,雖然不知道他們的姓名,但我統(tǒng)稱他們?yōu)橛⑿?。那一張張樸實而堅毅的面龐,令無數(shù)人動容。
18 “萬分感謝工人們不顧生命危險,在我們絕望的時候涉水趕來?!?5日一早,被救群眾張霞給工地打來電話,“我是在公路上被救的一個北京市民,救人后工人們不留姓名、不要酬謝,太令人敬佩了?!备兄x你,最樸素的農(nóng)民工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