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銳心 栗彥芳 楊雪梅 趙妍娟
2.河南省中醫(yī)學院營養(yǎng)教研室(450053)
糖尿病是一種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近年來糖尿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療措施,而個體化處方飲食模式由于充分考慮到個體化差異對患者更為有效。本研究以輕中年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以個體化處方飲食配合有氧運動為干預措施,探討在不服用任何降血糖藥物的情況下,干預措施對研究對象血糖、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體重和體脂肪等的影響。
2010年3月至11月我院內分泌科門診確診的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WHO 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②年齡18歲~60歲;③糖尿病病程不超過一年(在前一年中做過體檢或血糖相關檢查,未發(fā)現(xiàn)血糖升高者);④空腹血糖<10mmol/L,餐后2h血糖<15mmol/L;⑤無嚴重心、肝、腎及胃腸等疾患。符合入選標準者,經過溝通以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則納入為本次研究對象,共136例,男76例,女60例,其中患NAFLD者53人。
由營養(yǎng)師依據干預方案對患者進行一對一培訓,教會患者掌握自己每日總熱量的估算方法和食物選擇原則,能量按成人糖尿病每日能量供給量表[1]供給,并對每位患者進行營養(yǎng)評估,結合患者年齡、病情、飲食習慣等情況制定能量標準和三大能量營養(yǎng)素的配比,為每位患者制定2份周食譜供參考,教會患者掌握血糖的測試方法;要求患者每天晚餐飯后運動1次,每次30min左右,選擇餐后90min時間段進行[2]。運動以慢跑為主,運動強度相當于50%~60%的最大攝氧量[3]。干預方案:干預時間12w,前2w為調試期,患者每2d自測血糖一次(包括晨起空腹血糖和三餐后2h血糖),及時反饋給營養(yǎng)師,營養(yǎng)師根據血糖情況對餐次、餐量進行調整,同時監(jiān)督患者的運動情況;后10w為維持期,患者每周自測血糖一次,并將信息反饋給營養(yǎng)師。在干預期間不服用任何降低血糖的藥物,患者每4w來醫(yī)院復診一次。
在干預前后分別測量身高、體重、腰圍、空腹和餐后2h血糖、體脂百分比(percentage of body fat,PBF)和內臟脂肪面積(visceral fat area,VFA),計算體重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PBF和VFA采用Inbody 720人體成份檢測儀,用生物電阻抗法測定。用彩色超聲檢測儀行肝臟彩色多普勒檢查,NAFLD診斷標準參照中華肝臟病學會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病學組制定的診斷標準[4]。
采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或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后腰圍、BMI、PBF、VFA、FBG、血糖等水平均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經過干預,血糖水平下降,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控制差的比例分別由36.0%降至8.8%、38.2%降為6.3%,并且分別有26.5%和28.6%的患者血糖降至理想水平,如表2。
經過干預中重度NAFLD人數(shù)比例由14.0%降為6.6%,正常人數(shù)比例由61.0%增加到84.6%,NAFLD情況好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干預前后各指標水平的比較(±s)
表1 干預前后各指標水平的比較(±s)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P<0.01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腰圍(cm) BMI(kg/m2) PBF(%) VFA(cm2)(mmol/L) (mmol/L)干預前 81.98±2.86 25.48±5.17 26.69±3.41 112.22±31.50 7.42±2.12 11.15±3.41干預后 79.64±3.05* 23.35±3.57* 23.81±4.30△ 85.62±27.82△ 6.30±1.87△ 8.22±3.47△
表2 干預前后血糖水平構成比的變化[例(%)]
表3 干預前后NAFLD嚴重程度構成比的變化[例(%)]
隨著經濟發(fā)展和生活方式改變,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目前糖尿病患者一旦診斷,主要是以終生服藥或注射胰島素治療為主,不僅給個人和家庭以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采取一些有效的干預手段對控制患者的病情,減少治療費用非常有益。
本研究的干預措施是將飲食治療個體化,在充分考慮患者年齡、性別、病情、飲食習慣等具體情況下,嚴格計算每日能量攝入;同時監(jiān)督患者達到要求的有氧運動量。本次治療過程,強調在患者自愿和受益的原則下建立良好的信任,提高依從性,給予一對一指導,隨時根據血糖波動情況對飲食和運動方案進行調整。經過12w的干預,患者的血糖明顯下降,并且有約25%(空腹血糖達標26.5%,餐后2h血糖達標28.6%)的患者在不用任何降糖藥物的情況下即可把血糖控制至正常范圍;NAFLD嚴重情況得到明顯改善;腰圍、BMI、PBF和VFA也低于干預前,提示此干預措施在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時,也改善了NAFLD、超重/肥胖等代謝異常。
飲食運動干預能有效降低患者的體重和腰圍,可能和合理的飲食控制使機體的能量攝入和能量消耗達到一定的負平衡,而長期的有氧運動增強了脂肪細胞中酶的活性,加強脂肪分解,促進多余脂肪的消耗有關[5]。超重/肥胖不僅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發(fā)病因素,同時也是NAFLD的發(fā)病因素,此干預措施在降低血糖的同時也減輕了NAFLD的嚴重程度,可能與此干預措施有效降低了患者的體重、體脂肪和內臟脂肪面積,改善了超重/肥胖這一病因有關。
此研究表明合理的飲食運動治療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同時改善超重/肥胖和NAFLD等代謝紊亂,部分輕中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新發(fā)病時只需飲食運動治療,就能將血糖控制理想。因此,對于初發(fā)的輕中度T2DM患者,可先予以飲食運動治療2~3個月,之后根據情況決定是否開始藥物治療。這樣既可以減少患者的用藥量,也可以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此方法經濟、簡單對T2DM患者的治療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蔡東聯(lián).實用營養(yǎng)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401-414.
[2] Sheri R,Ronald J,Bo Fernhall, et al.Exercise and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10,33(12):2692-2696.
[3] 王萍,廖少玲,梁仁瑞,等.有氧運動護理干預對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09,8(30):1211-1212.
[4] 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非酒精性脂肪肝診斷標準(草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1,9(6):325.
[5] C.Martins, B.Kulseng, N.A.King,et al.The effects of exercise-induced weight loss on appetite-related peptides and motivation to eat[J].Clin endocrinol metab,2010,95(4):1609-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