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閣
一、有的放矢——因文而異擬定評改標準
無規(guī)則,信馬由韁;有標準,方寸不亂。在教學中,我們每次可依據(jù)寫作計劃提出具體的寫作要求,從文章的立意、選材、布局謀篇等方面,擬定出特殊評改標準;其次,從語言表達、遣詞造句、書寫等方面擬定出基本評改標準。如批改“學會認輸”的作文時,我們擬定的特殊評改標準包括這樣四條:①開頭段是否鮮明地提出論點,占10分(以100分為滿分);②是否闡述了什么是“學會認輸”的內(nèi)涵,占10分;③是否指出了哪些人需要學會認輸,占20分;④文章論證中心論點時,在選材上有沒有通過生活中的小事與人生歷程中的“大事”進行類比,說明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學會認輸,占20分。如果四條都符合要求,文章就基本成功,可得60分;否則,酌情扣分?;緲藴试O置五點,分別從字、詞、句、標點、書寫等方面加以規(guī)定。
二、架橋鋪路——把評改的方法授予學生
學生有了評改標準,并不等于掌握了評改技巧,還需要教師給予方法上的指導。首先,嚴格要求各種批改符號的寫法及書寫格式,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的習慣。其次,縱覽全文,按“特殊評改標準”評改,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再次,按“基本評改標準”把有關內(nèi)容標示出來,寫上眉批,做好批閱記錄。為學生講解寫作方法時,教師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一兩篇,作示范性的評改。
三、各盡所能——交互評改,交流心得
每次寫作練習中,教師在了解一般情況后,可讓學生在課下自改的基礎上“互動”。一般按這樣幾個步驟進行:①由小組成員交互評改;②由組長把關,再次修改小組內(nèi)其他同學的作文,既要對習作者也要對初評者提出或補充修改意見;③小組內(nèi)互相討論修改情況,交換意見;④由小組長推選出一兩篇習作,在課堂上匯報小組內(nèi)的評改情況(原文及評改文字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讓全班學生參與修改。學生評改時,教師巡查指導:一方面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一方面隨時發(fā)現(xiàn)并訂正學生評改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評改的過程中,常有學生籠統(tǒng)評改,分析不到位,這就需要教師在巡查中及時發(fā)現(xiàn)并予以指導。
四、更上層樓——寫好評析文章,提升鑒別能力
學生按評改標準用一課時評改完作文以后,再利用第二課時
寫評析文章。評析文章以評改標準為尺度,各有側重點:優(yōu)等文章以評析優(yōu)點為主,寫成欣賞性的文字,同時指出不足;中等文章優(yōu)點缺點各占一半,對兩方面都要做出客觀分析;下等文章以分析不足為主,同時也要盡量找出文章的亮點。評析文章的內(nèi)容只做以上原則性要求,具體寫的時候,可因人因文而異。
五、給予動力——教師及時做好評價,確保評改持續(xù)有效進行
教師的評價應堅持兩條原則,即正面引導和立體評價。正面引導,就是以肯定和表揚為主,給學生提供具體的成功范例,激勵學生朝此方向努力。立體評價,就是不僅要評價學生作文本身,還要評價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態(tài)度和方法。
六、小荷露角——多形式展示佳作,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展示看似不在寫作、評改過程中,實則是寫作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指向?qū)懽餍袨樽畋举|(zhì)的部分——寫作的內(nèi)驅(qū)力。當自己的作文作為一項成果被其他同學一起閱讀、分析與欣賞時,作者一定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產(chǎn)生持續(xù)動力;其他同學在比較、體會別人的原文及修改作文的同時,作文能力也在提高。展示形式由低級到高級,學生可依據(jù)文章的評改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展示交流形式。一般可選擇的有:登臺朗誦,讓同學欣賞;教室或宣傳欄里張貼等。
新課程·小學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