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富梅
劉富梅:女,本科,副主任護師
服毒多數是由于患者想自殺而選擇的途徑,患者來急診就診時常常表現為拒絕心理,給護士置胃管操作帶來很大困難。共情被人本主義心理咨詢家認為是影響咨詢進程和效果的最關鍵咨詢特質,此詞有投情、神入、同理心、通情達理、設身處地等多種譯法[1]。Rogers[2]指出,共情是能體驗他人的精神世界如體驗自身精神世界一樣的能力。共情既是一種態(tài)度,也是一種能力,其核心是理解。作為態(tài)度,指對他人的關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作為能力,指能充分理解他人的心事,并以關切、溫暖、尊重的方式表達這種理解。共情是護士與患者溝通的平臺[3],是護患溝通的切入點,是護患溝通的精髓[4]。2010年1月~2011年3月,我科在為125例清醒服毒患者置胃管過程中,實施共情護理的方式,深入理解患者內心感受,給予積極地心理暗示,使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感,減輕對置胃管的恐懼,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與一次插管成功率?,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急診服毒清醒患者125例作為對照組,男3例,女122例。年齡(54.12±11.04)歲。以2010年1月 ~2011年3月收治的急診服毒清醒患者125例為干預組,男2例,女123例。年齡(52.36±14.16)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服毒原因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給予共情護理。具體措施為:(1)置胃管前的共情。①置胃管前護士端正認識?;颊邅砑痹\就診時多數表現為哭鬧喊叫、反抗、不聽勸阻、歇斯底里,有的沉默寡言,拒絕與人交流。此時護士立即了解患者服毒原因、藥物相關情況、職業(yè)文化、性格特征等,集中精力傾聽患者的主訴,尤其注意傾聽患者的言外之意,不將自己的思想強加在患者身上,不評判、不質疑患者的體驗和感受,充分理解、同情、安慰患者,并守護在床邊,運用勸導性語言給予心理疏導,如勸導患者認識服毒后對自己生命所產生的危害,對孩子、父母和其他親人所產生的后果和負面影響等,使患者的情緒盡快穩(wěn)定下來。主動關心患者,消除他們的陌生感,建立良好的護患信任關系。②人性化的知情同意。當患者情緒穩(wěn)定接受治療時,此時護士告知患者及家屬置胃管和洗胃的過程,可能引起的并發(fā)癥和應急處理措施并簽字。建立有效地支持系統(tǒng),指導家屬給予患者充分地鼓勵、關心,不能流露出緊張、恐懼的神情,幫助患者樹立信心,并囑家屬陪同患者。③創(chuàng)造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服毒患者存在自卑、自責、羞于見人的心理,患者服毒后有很強的求生欲望,只是行為與心理的矛盾,使情緒表現復雜化[5]。患者服毒后感到后悔,但又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怕別人嘲笑。因此,我們在搶救時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關好門窗,必要時用屏風遮擋,避免非急救人員進入急救室。(2)置胃管過程中的共情。①形象化的過程講解。當即將開始置胃管時,護士握住患者雙手,輕聲鼓勵患者放松、深呼吸,像咽面條一樣慢慢地把胃管咽下,也可囑患者先在口腔中含少量唾液(0.5~1 ml)或者口含少量溫開水,然后將胃管由鼻腔插入,約插入6~8 cm時,囑患者慢慢地將唾液或水咽下,隨其吞咽動作,快速推進胃管8~10 cm[6]。當胃管通過咽喉部后,囑患者張口哈氣,徐徐將胃管插至所需長度,此時患者會感到胃管已順利下滑到胃部。②置胃管時的護患配合。在置胃管過程中,護士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瞳孔、神志、表情等變化,當患者出現惡心時,囑患者用手勢表示要求暫停,休息片刻后再給予插入,同時耐心告訴患者,醫(yī)師、護士和你的家人都在你身邊關心你,以增強患者的信任感。(3)置胃管后的共情。護士判斷胃管在胃內并妥善固定后,調整好患者體位,詢問患者舒適度,告知患者下一步會用洗胃機將25~38℃的溫熱藥液注入患者胃部[7],把胃內的毒物進行中和、清洗、排出,直至徹底清除干凈,并告知患者在洗胃過程中胃部可能會有飽脹感,護士及時將胃內的毒物和藥液排出后飽脹癥狀會消失,并詳細交待注意事項如安靜配合、防止自行拔管、預防窒息等要點,以減輕患者精神緊張,并評估患者掌握度。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置胃管所需時間、患者的配合情況及一次成功置入胃管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置胃管所需時間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置胃管所需時間比較(s,±s)
表1 兩組患者置胃管所需時間比較(s,±s)
組別 例數 平均時間<0.05對照組干預組t'值P 125 83.45 ±51.20 125 49.84 ±21.90 6.7479值
2.2 兩組患者置胃管配合度及一次置胃管成功率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置胃管配合度及一次置胃管成功率比較 例(%)
臨床護理中,共情是一種特殊的溝通形式,共情的含義:(1)護士借助于患者的訴說內容和言語舉止,深入患者內心體驗其情感、思維。(2)護士借助于自身的知識和經驗,把握患者的體驗與其經歷及人格間的聯系,以更好地理解問題的實質。(3)護士運用溝通技巧,將其關切、理解轉達給患者,以影響患者并取得反饋。它分為3個過程:①護士感覺患者的情感和狀況-共情的感覺。②護士表達對患者的情感和狀況的理解-表達共情。③患者認識到護士的理解-患者感覺到共情[8]。同時科室定期組織護士對護理心理學、護患溝通技巧、服務禮儀規(guī)范等方面進行培訓。本研究對125例患者實施共情護理,體現了以下幾點優(yōu)勢。
3.1 共情護理縮短了置胃管所需的時間 表1顯示,實施共情護理后,共情組患者置入胃管所需的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在實施共情護理過程中,首先護士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從患者內心的參照體系出發(fā),設身處地地體驗患者的內心世界;護士運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對患者內心世界的理解,引導患者內心體驗進一步思考[9];在置入胃管的過程中,充分關心、尊重患者,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體貼和被尊重,又能針對性地解決置胃管過程中的實際問題,減輕患者的精神緊張,使護患關系和諧融洽,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使患者順利配合治療,縮短了置胃管所需要的時間,同時也提高了護理人員的急救能力[10]。
3.2 共情護理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 表2顯示,實施共情護理后,共情組患者主動配合置胃管的例數多于對照組(P<0.05)。Reynolds[11]認為,臨床護理的結果與患者的共情護理有關。在置胃管過程中護士通過與患者充分共情這種特殊的溝通方式,可以準確地評估患者的服毒原因、文化程度、對服毒后果的認知能力、置胃管知識了解程度等,從而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共情服務。由于在置胃管的整個過程中,所有的方法都是從患者的立場出發(fā),使患者的情緒盡快穩(wěn)定下來,增強護患的信任關系,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增強,配合度提高了,確保了共情護理的過程能夠順利實施,使共情護理取得較好的效果。
3.3 共情護理提高了一次置胃管成功率和急救護理質量表2顯示,實施共情護理后,共情組患者一次置胃管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 <0.05)。成人外鼻長 6 ~7.5 cm[12],當胃管插入6~8 cm時,應在鼻腔內或鼻咽部,會刺激舌根或會厭引起惡心、嘔吐反應,應是吞咽的良好時機。此時,囑患者做吞咽動作,隨其吞咽加快插管速度,通常在患者第一個吞咽動作完成時,胃管已過咽部達食管內,有效減輕惡心、嘔吐反應,提高一次置胃管成功率[7]。同時在置胃管過程中,護士通過形象化的講解,指導患者配合、置胃管后的共情等,使患者理解置胃管的過程,消除患者的精神緊張,更加主動地配合治療,提高了一次置胃管的成功率和急救護理質量。
[1]王 靜.護患溝通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7,14(8):1037 -1038.
[2]郭念鋒主編.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60.
[3]周先保,張美英.門診醫(yī)療防范中的技巧[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6,3(11):82.
[4]楊 輝,邱玉芳,宋麗萍.臨床護理人員共情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研究[J].護理研究,2007,21(11C):3072 -3074.
[5]周琳珠.服毒患者急救與心理護理[J].中外醫(yī)療,2008,27(36):142.
[6]馬海英,李桂琴.改良插胃管法與常規(guī)方法的比較[J].醫(yī)學信息(手術學分冊),2007,20(12):1115 -1117.
[7]靳 澎主編.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S].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5:55-56.
[8]王長虹,叢 中主編.臨床心理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1:55-82.
[9]張玉芳,李繼平.共情-良好護患關系的切入點[J].國外醫(yī)學:護理分冊,2004,23(10):435 -438.
[10]孫 琳,劉 云,張愛琴,等.醫(yī)院護理應急體系的構建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0,9(12):50 -51.
[11]Reynolds WJ.Do nurse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helpers normally display much empathy[J].J Adv Nurs,2000,31(1):226 - 234.
[12]姜泗長主編.手術學全集(耳鼻喉科卷)[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