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一個年輕的女子有個深愛她的追求者,每天都敲開她的門,給她送來一支雛菊。但每次得到的答復都是:“你為什么不送我玫瑰?我喜歡的是玫瑰!”幾個星期后,追求者不再堅持,從此再也沒有來過。
生活中,愛我們的人有他們各種各樣的方式。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珍惜,因為那不是我們想要的方式。這就好比有人送我們雛菊,但我們執(zhí)拗地想要玫瑰。
這個故事講述的不僅僅是愛情,而是有關(guān)我們周遭所有的愛人、親人、朋友……我們總希望從他們那里要得更多,以我們喜歡的方式。
我有很多年都對父親不滿,覺得他“不愛我”。因為在我看來他一點兒也不和藹,非常嚴厲。要我忍受他太難了,盡管我努力試過。我想要一個非??犊母赣H,而他給我的總是“雛菊”,不是我所期待的“玫瑰”。
我不得不很慚愧地承認,多年以后,我才發(fā)現(xiàn),來自父親的“雛菊”其實就是愛。
他是那么愛我,只是他所認為的好父親的樣子與我想的太不一樣。我自認為是公主,卻要面對“灰姑娘”的生活。父親總是要求我做一些如清掃廁所、刷盤子和做飯那樣的臟活累活。
父親還特別在意錢,因為他經(jīng)歷過苦難的日子,知道餓肚子的滋味,而我卻把這看作缺少愛的表現(xiàn)。他對收入精打細算為的是保證所有的孩子不會忍饑挨餓,他拼命攢錢為的是應對可能的突發(fā)狀況,尤其是我們還早早就失去了母親。
就這樣,父親不知道如何以其他方式來愛我,但他知道必須教會孩子們獨立面對殘酷的生活。因此,嚴厲的教育代替了擁抱和親吻,沒有溫柔,但卻有公正和誠實。
又有誰能規(guī)定一個父親、一個孩子或者一個朋友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去愛?
他的愛,對我來說曾經(jīng)總是一支雛菊,而我要的總是玫瑰。直到有一天,我終于知道該如何去珍惜這份雛菊般的愛。
我感到很幸運,在經(jīng)歷時間的洗禮后,我終于醒悟并懂得沉浸在“雛菊”的芬芳里,而不再去追求所謂的“玫瑰”。這才是真正的愛,不要貪心和奢望,不要給它加上太多條件。請讓花兒肆意開放吧,不管它是哪一種花。
張彥摘自《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