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書法延續(xù)了董其昌一脈,并上追唐人楷法,融入自己的學識和理解,其書法造詣極深,筆墨精到、線條簡練、結字、章法都十分得體。啟功書法由于結體比較平實,用筆相對單調,形式缺少變化,便于作偽者仿臨,有些人甚至仿冒到亂真的程度。然而,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作偽者由于不具備啟功先生的深厚文化學養(yǎng),不論采取什么現(xiàn)代手段,字里行間仍可透出一些信息,看出一些漏著。
偽品與真品表面看似乎差不多,但神采、用筆都大相徑庭。偽品上聯(lián)的“海”字,末筆盤帶橫筆較弱,按行草規(guī)則“實則實之,虛則虛之”(南宋姜白石:“是點畫處皆重,非點畫處偶相引帶其筆皆輕”)之說,該筆是應該實寫而不應輕帶;“大”字的撇,原作撇盡提筆很自然,而偽作的撇盡頭仍有猶豫,捺筆是漸重變化的筆畫,原作仍可感覺這種輕微的變化,而偽作卻是平鋪而下少了提按,訣竅就在一線之間;偽作“佛”字顯得纖弱乏力,筆法露出破綻,其中幾個折筆,按提節(jié)奏不清,豎畫也簡單直抹缺少筆意;“寶”字的字形重心不穩(wěn),向右下傾斜,橫鉤用筆不到位;“貝”字的小腳也未安排好,原作右豎比左豎長許多,以便將橫撇點安排好形成穩(wěn)重的形態(tài),而偽作卻少了楷書基本常識,兩豎寫得一樣長,致使后面筆畫安排不妥,難以撐起整個字。偽作下聯(lián)“云”字的橫鉤,其病理與“寶”字的橫鉤相同?!叭恕薄半p”“翠”僅得形似,用筆同樣柔弱無力。再看啟功的落款,原作十分精彩,兩字一縱一橫,一聚一散,一實一輕,足見藝術家匠心獨運?!皢ⅰ弊止P畫間的穿插避讓巧妙而有變化,真是做到緊密不容針,而“功”字的“力”旁有意留空,得疏能跑馬之妙;偽作將“啟”字的上部拉長,過分夸張失度,“口”字也略大,用筆拘緊,感覺上下部分不連貫。
總之,書法是十分精致的藝術,大名家是不會輕易失位失筆的,有比較才有鑒別,兩者相較,自然容易辨出真?zhèn)瘟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