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 愉
金鑲玉色塵心去,川迥洞庭好月來
■ 天 愉
12月的杭州已進入初冬,晌午時分陽光依舊相伴,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走過小橋,溪水孱孱,紅的楓葉,黃的桑葉,綠的桂葉……,好一片多彩的景色。走近晚桂,依然甜香濃郁,紅、白、粉色的山茶花開的正是帶勁兒,好嬌媚迷人。大家又聚在一起喝茶了,以大自然為背景,擺個簡簡單單的茶席,三五好友坐下來一起品飲,放松一下這一段緊張的心情。一個朋友帶來了一款黃茶——君山銀針,大家都非常驚喜。雖然都是常喝茶的人,可是也很少喝到黃茶,買到黃茶,物以稀為貴,難得大家碰到,很是認真品嘗了一番。
君山銀針是我國六大茶類中黃茶中的一種黃芽茶,也是我國特產(chǎn),湖南岳陽為中國黃茶之鄉(xiāng)。黃茶由于生產(chǎn)工藝復(fù)雜、品質(zhì)特點不顯著、人們認知率低等原因,近些年來產(chǎn)量很低,好多原始的黃茶產(chǎn)區(qū)也都改做綠茶。黃茶名之由來是人們從炒青綠茶中發(fā)現(xiàn),由于殺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時,葉色即變黃,于是產(chǎn)生了新的品類——黃茶,它的品質(zhì)特點是“黃葉黃湯”。與綠茶工藝有相似之處,區(qū)別在于多一道悶堆工序,這是黃茶制法的主要特點。與綠茶不同,它屬于微發(fā)酵茶類,其口感比較柔和,滋味比較香醇。并且黃茶在悶堆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消化酶,對脾胃最有好處,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懶動肥胖、都可飲而化之。
君山銀針產(chǎn)于湖南岳陽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細如針,故名君山銀針。其成品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茶芽內(nèi)面呈金黃色,外層白毫顯露完整,而且包裹堅實,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銀針,雅稱“金鑲玉”;湯色橙黃明凈,香氣清純,滋味甜爽,葉底嫩黃勻整。大家散坐在草坪上,圍坐一圈,每人手里拿著一杯黃茶。曬著暖陽,喝著黃茶,放松的瞎侃,整個人感覺都放松下來。君山銀針常用透明的玻璃杯沖泡,這樣可以看到初初始芽尖朝上、蒂頭下垂而懸浮于水面,隨后緩緩降落,豎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觀,最多可達三次,放君山銀針有“三起三落”之稱。最后豎沉于杯底,如刀槍林立,似群筍破土,芽光水色,渾然一體,堆綠疊翠,妙趣橫生,歷來傳為美談。且不說品嘗其番味以飽口福,只消親眼觀賞—番,也足以引人入勝,神清氣爽。
忽然想起在東北的日子,這會兒已經(jīng)冰天雪地,在這寒冷的時節(jié)喝杯熱茶,感覺最是舒服。就像是穿了幾季的棉布衣衫放到晴好的陽光下曝曬,全身心都是熨帖的。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在老家,窗外寒風(fēng)徹骨,大雪紛飛,站在窗前,手里捧著一杯熱茶看書,回想往事,眺望著外面,茶的熱氣也會氤氳出漂亮的圖案,讓你覺得所在的世界嘩的一下安靜下來,時間也好像凝固了。
每一款茶都有自己的味道,即便是同一類茶,茶品間細致的差別,茶人們都可以感覺到。有人問:“這茶適合男人喝,還是女人喝?”其實茶本無性別,男女很有可能會共同喜歡同一款茶,我倒覺得品茶與人的性格有很大關(guān)系,大家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