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浩 李穎超
鋼管混凝土是“鋼管套箍混凝土”的簡稱(STCC),它是將混凝土填入圓形鋼管內而形成的組合結構材料,是套箍混凝土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一種具有承載力高、塑性和韌性好、節(jié)省材料、方便施工等特點的新型組合結構材料。
河北某軋鋼廠100 m3事故水塔,由4根φ377×16(材質為Q235B)鋼管柱支撐著上部的鋼結構水箱,水箱頂部標高為58.860。鋼管柱共分為四節(jié),第一節(jié)為 ±0.000~15.000,第二節(jié)為15.000 ~30.000,第三節(jié)為 30.000 ~45.000,第四節(jié)為45.000 ~53.000,相鄰兩鋼管柱由10.9級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其中每根鋼管柱29.000以下灌注C30無收縮混凝土。
鋼管混凝土結構的工作機理是利用鋼管內的混凝土增加鋼管柱的穩(wěn)定性,并同時利用鋼管對混凝土的約束作用,使核心混凝土處于三向受力狀態(tài),提高核心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變形能力。鋼管混凝土柱是充分利用了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的一種新結構,該結構具有如下優(yōu)點:
1)承載力高。
當鋼管混凝土柱受壓時鋼管處于雙向應力狀態(tài),管內混凝土處于三向受壓狀態(tài)。
以該水塔φ377×16鋼管混凝土柱為例,分別計算鋼管柱和管內混凝土的承載力,然后與鋼管混凝土結構的承載力進行比較。
鋼管柱的承載力N鋼管=fa·Aa。
鋼管柱內混凝土的承載力N混凝土=fc·Ac。
其中,No為鋼管混凝土軸心受壓短柱的承載力設計值;fc為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設計值,fc=15 N/mm2;Ac為鋼管內混凝土的橫截面面積,Ac=93482.02 mm2;fa為鋼管的抗拉、抗壓強度設計值,fa=215 N/mm2;Aa為鋼管的橫截面面積,Aa=18145.84 mm2;θ為鋼筋混凝土的套箍指標,θ=fa·Aa/(fc·Ac)=215×18145.84/(15×93482.02)=2.782250248。
a.鋼管柱的承載力:N鋼管=fa·Aa=215×18145.84=3901355.6 N。
b.鋼管柱內混凝土的承載力:N混凝土=fc·Ac=15×93482.02=1402230.3 N。
No/(N鋼管+N混凝土)=7642517.073/5303585.9=1.44 倍。
通過上述計算可知,鋼管混凝土柱受力時是將兩種不同材料的受力特性的綜合利用,大大提高了結構的承載能力,而不是鋼管與混凝土兩種結構承載力的簡單疊加。
2)有良好的塑性。
混凝土在無約束的情況下的破壞屬于脆性破壞。核心混凝土在鋼管的約束下當在正常受力時接近于彈性工作的,當破壞時還將產生較大的塑性變形,處于鋼管中的核心混凝土由脆性破壞變?yōu)樗苄云茐模故芰Y構表現出彈性破壞的特性。
3)鋼管混凝土結構的鋼管還同時兼作模板,較混凝土結構省去了模板的安裝與拆除工作。
由于鋼管混凝土柱具有上述的優(yōu)點,也使該結構有利于提高抗震性能,決定了該結構在大型構筑物中的廣泛應用。
3.1.1 鋼管柱制作、拼裝
采用成品φ377×16(材質為Q235B)的螺旋焊接鋼管,每根鋼管標準長度12 m,鋼管對接按照設計要求開坡口焊接,橫梁、支撐及系桿也為管狀,節(jié)點構造按1∶1展開放樣。按照設計要求,焊縫質量需符合GB 50205-2001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二級焊縫質量標準要求,制作焊縫按規(guī)范要求在制作場做無損檢測,合格后除銹、刷漆;拼裝焊縫按規(guī)范要求在拼裝現場做無損檢測,合格后補刷油漆。
為安裝時找正方便,故第一節(jié)鋼管柱的柱腳底板先不與柱焊接,以上各節(jié)鋼管柱的下法蘭也不與柱焊接。因該事故水塔較高,為了減少大型吊車的使用臺班,先用小型吊車將每節(jié)的4根鋼管柱、橫梁、支撐、平臺及爬梯在安裝現場拼裝成空間結構,上一節(jié)柱的下法蘭在拼裝時先與下節(jié)柱的上法蘭采用一半4.8級普通螺栓和一半的10.9級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
3.1.2 鋼管柱安裝
為保證鋼管內壁與核心混凝土的緊密粘結,在安裝前清除鋼管內雜物。
拼裝后的第一節(jié)柱結構呈“上口小、下口大”的空間結構形式,先將柱腳底板固定于地腳螺栓上,第一節(jié)柱結構整體安裝時經找中心、找正后與柱腳底板相焊接;第二節(jié)柱結構整體安裝時找中心、找正后與已經固定于第一節(jié)柱結構上的法蘭焊接;以上各節(jié)柱結構的安裝方法類推。按照設計要求,連接兩節(jié)鋼管柱為10.9級扭剪型高強度螺栓,將預先固定上節(jié)柱下法蘭的一半4.8級普通螺栓全部換成10.9級扭剪型高強度螺栓,并按照規(guī)范要求的時間內完成終擰。
安裝焊縫按規(guī)范要求在安裝后做無損檢測,合格后補刷油漆。
混凝土經有資質和有成熟經驗的試驗室作出C30自密實無收縮混凝土配合比,并由有成熟經驗的商品混凝土公司配制該混凝土。
該工程鋼管混凝土采用高位拋落無振搗法澆筑,分別在每根鋼管柱標高16.000及標高31.500的位置開設φ120的灌漿孔?;炷敛捎没炷疗嚤帽盟停葘⒒炷镣ㄟ^汽車泵輸送管從鋼管柱標高16.000灌漿孔往下澆筑,當澆筑至標高16.000時轉移至下一根鋼管柱,在這過程中(停頓0.5 h)先將上一根鋼管柱內標高16.000以下澆筑的混凝土表面浮漿清除,用等強度的鋼板(從多余的φ377×16鋼管上切割)將標高16.000灌漿孔焊接封堵,以此類推,直至第四根鋼管柱標高16.000以下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進行第一根鋼管柱內上部混凝土的澆筑。每根鋼管柱內上部混凝土通過汽車泵輸送管從標高30.500灌漿孔將混凝土灌注至標高30.500,0.5 h后將混凝土表面浮漿清除至設計標高29.000。
同條件試塊28 d混凝土抗壓強度平均值達119%,混凝土澆筑后30 d內鋼管內壁與混凝土間無可見縫隙,第31天將30.500灌漿孔用等強度的鋼板(從多余的φ377×16鋼管上切割)焊接封堵。
兩個月后該事故水塔正式注水投入使用,至今已有兩年了,該水塔使用正常,為企業(yè)的正常生產起到了“保駕護航”作用。同時鋼管混凝土組合結構在滿足承載力條件下,相比鋼結構或混凝土結構截面小、用料省,解決了常規(guī)結構截面大、投資大的問題,也為其他大型構筑物中采用該新型組合結構積累了經驗。
[1]侯栓成.鋼管混凝土設計與工程應用[J].混凝土,2007(2):108-110.
[2]CECS 28∶90,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與施工規(guī)程[S].
[3]郭雅莉,王曉明.鋼管混凝土柱在工業(yè)廠房結構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0,36(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