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現(xiàn)代美學學科的確立——晚清民初學制中的“美學”

      2012-06-10 09:34:04王宏超
      江西社會科學 2012年10期
      關鍵詞:學制蔡元培章程

      ■王宏超

      美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創(chuàng)立,要從鮑姆加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1714—1762)在 1750年發(fā)表《美學》(Aesthetic)算起。美學學科與現(xiàn)代世界的形成相伴而生,“現(xiàn)代”一詞,“首先是在審美批判領域力求明確自己的”①[1](P9)??梢哉f,美學自產(chǎn)生之初就具備了現(xiàn)代基質(zhì),并最終成為西方現(xiàn)代學科體系中的一個分支學科。西方現(xiàn)代學術形成的主要標志是學科化和專業(yè)化,并形成了制度性的基礎。[2](P6-8,P31-32)

      盡管中國古代具有豐富的美學思想,但美學作為一門學科,乃是“援西入中”的產(chǎn)物。中國現(xiàn)代學術體系的創(chuàng)立,經(jīng)歷了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其最終得以確立,無疑是以晚清民初學制為標志。晚清民初學制改革,借鑒了日本及歐美的學術體制,建立了中國現(xiàn)代學術分科體系,并通過在大學中設立專業(yè)、開設課程,為中國現(xiàn)代學術確立了制度性的基礎。本文即是希望通過對晚清民初學術體制中美學學科的出現(xiàn)、變更和確立等情況的考察,揭示中國現(xiàn)代美學的制度化進程。

      一、壬寅-癸卯學制中的“美學”

      清之季世,中國多受外侮,時人遂自覺查找落后之原因,尋求自強途徑。在與外國諸強接觸中,知識分子產(chǎn)生一種共識,即落后是因為人才不足,人才不足源于教育制度的落后。甲午海戰(zhàn),以日本蕞爾小國,打敗依舊沉浸在大國美夢中的中國,對中國政界及知識界影響甚大,中國上下變法之聲愈強。嚴復在甲午后曾說,當時“言時務者,人人皆言變通學校,設學堂,講西學?!?《原強修訂稿》1896年)[3](第一冊P30)張之洞在《勸學篇·序》里也說:“古來世運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學?!盵4](第十二冊P157)對于教育制度的反思,落腳于對相沿兩千年之久的科舉制度的批判上。蔡元培曾經(jīng)總結(jié)出科舉制度的“六宗罪”:曰鄙,曰亂,曰浮,曰葸,曰忮,曰欺。(《學堂教科論》1901年10月)[5](第一卷P330)包括袁世凱、張之洞在內(nèi)的六疆臣要求立??婆e的奏摺中,在比較諸國強盛原因的同時指出了??婆e,推廣新式學校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普之勝法,日之勝俄,識者皆歸其功于小學校教師;即其他文明之邦,強盛之源,亦孰不基于學校?!?袁世凱、趙爾巽、張之洞等:《會奏立停科舉推廣學校折暨上諭立??婆e以廣學?!?905年9月2日)[6](P537)終于在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科舉制度壽終正寢。嚴復在此一事件發(fā)生后的第二年即說廢科舉之事“乃吾國數(shù)千年中莫大之舉動,言其重要,直無異古者之廢封建、開阡陌?!?《論教育與國家之關系》1906年)[3](第一冊P166)確實目光如炬。在此背景下,社會上談教育成為一種風氣。如梁啟超所說:“無論新舊中人,莫不以教育為救國之要圖?!?《中國教育之前途與教育家之自覺》)[7](下冊P945)

      與廢除科舉相對的是建立新學制的努力。最初的標志無疑是京師大學堂的籌議。自1898年6月李端棻奏請推廣學校,康有為、孫家鼐、王鵬運等人積極倡議。光緒帝終于批準,將此事作為維新之重要舉措??偫硌瞄T在光緒的督促下,委托梁啟超草擬章程,“啟超略取日本學規(guī),參以本國情形,為草章程八十余事,乃據(jù)上之?!?《戊戌政變記》)[8](專集之一P27)接下來雖遭遇“戊戌政變”,但京師大學堂“以萌芽早得不廢”[9](列傳二百三十P12441),然辦學宗旨復歸于科舉一途。盡管這是一次并不成功的嘗試,但舉國上下尋求現(xiàn)代教育道路的努力就此發(fā)端。1901年清廷宣布“新政”,學制改革再次被提上議程,其內(nèi)容包括“停科舉”、“設學堂”和“獎游學”三項。1902年管學大臣張百熙主持制定了《欽定學堂章程》,涵蓋了自蒙學到大學的各級學堂,共六份文件。此章程雖稱“略仿日本例”(《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1902年8月15日))[6](P245),但因為赴日考察者的信息尚未及時反饋回來,章程所依據(jù)的國外學制資料并不充分,[10](P92)也就造成了其未被實行的命運。此后修訂的主持者變成了張之洞,之所以選擇他,部分是由于張百熙“不能行其志,容慶既不滿于張百熙,適張之洞時在北京,乃要求合奏,請張之洞商訂學堂章程?!?《光緒朝東華錄》)[10](P93)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張之洞自洋務運動起就開始關注教育,創(chuàng)辦多所新式學堂,在湖南的教育改革也備受世人矚目。而且,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思想核心的《勸學篇》頗得朝野欣賞,更是“挾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脛而遍于海內(nèi)”。(《自由書》)[8](專集之二P7)這些成績給張之洞帶來了“當今第一通曉學務之人”(張百熙等:《奏請?zhí)砼芍爻紩虒W務折》1903年6月27日)[6](P296)的名號,由他主持新學制的修訂似也在情理之中。1904年1月13日,學堂章程全部完成,是為《奏定學堂章程》。

      正是通過《奏定學堂章程》,“美學”正式作為一門學科才進入了中國現(xiàn)代學科建制。在《奏定學堂章程》中,“美學”學科凡兩見,其一,章程分大學堂為八科(經(jīng)學科、政法科、文學科、醫(yī)科、格致科、農(nóng)科、工科、商科),其中工科大學中之“建筑學門”列“美學”為主課之一。(《奏定大學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6](P383)其二,在《奏定優(yōu)級師范學堂章程》中,優(yōu)級師范學堂之學科分為三:公共科、分類科和加習科。加習科的學科共有十科,其中之一便是“美學”。(《奏定優(yōu)級師范學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6](P428)章程中稱設置加習科的目的是“因分類科畢業(yè)后,自覺于管理法、教授法其學力尚不足用,故自愿留學一年,擇其有關教育之要端加習數(shù)門,更考求其精深之理法?!?《奏定優(yōu)級師范學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6](P419)“美學”被列為“有關教育之要端”,足見對其的重視。

      壬寅—癸卯學制中的美學科目

      “美學”學科在同一時期的日本,在大學學科科目中普遍出現(xiàn)。在明治十四年(1881)九月日本文學部頒布的學科課程中,在“哲學科”和“和漢文科”中,就出現(xiàn)了“審美學”。[11](第二卷P347—349)其后日本的學科體系數(shù)次變更,但“審美學”一直得以保留。并且,“審美學”還進入了史學科、英文學科、獨逸文學科、國文科、漢學科、國史科等專業(yè)。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jié)是,在1890年的學科調(diào)整中,原來的“審美學”變成了“審美學和美術史”[11](第三卷P40-415),其后也曾變成“美學及美術史”。[11](第三卷P457-458)可見盡管“美學”譯名和科目設置還并不固定,但它已經(jīng)成了日本學科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此后,“美學”逐漸成為普遍接受的譯名和科目名稱。對于“審美學”和“美學”,井上哲次郎還專門辨析說,稱作“審美學”為非,應以“美學”來命名Aesthetics。[12]

      但是,《奏定學堂章程》中設置的美學學科是對于日本學制“抄襲”的結(jié)果。在晚清中國人赴日的考察記中,多次提到日本學校中“建筑科”下有“美學”課程。如關庚麟撰《日本學校圖論》(1903)所記東京大學中工科大學的“建筑學科”中,有“美學”科目。[13](上冊P180)定樸撰《東游日記》(1909)記錄早稻田大學的課表,其中建筑科中有“美學”一科。[13](下冊P957)可見當時日本建筑學學科中開設“美學”的情況已屬普遍。

      考之日本近代建筑學發(fā)展史,建筑類專業(yè)開設“美學”課程實屬普遍,如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東京藝術大學(前身為東京美術學校)、京都大學等。[14]這些大學在建筑類專業(yè)中開設美學課程,一方面是因為建筑學專業(yè)本身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大學都是綜合型大學,在其相關的文科專業(yè)中,本來就有美學的課程以及美學教授。而其他一些大學盡管設置了建筑學專業(yè),但因為沒有文科,也就沒有開設美學課程,因此其建筑學專業(yè)中就沒有出現(xiàn)美學課程。②[14]張之洞在《奏定學堂章程》中只是在建筑學學科下沿用日本開設美學的做法,而在文科大學中的各個專業(yè)中排除掉了美學。不寧唯是,他還徹底排除了哲學類學科,考慮到其“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著名口號,我們可以看出其中自有深意存焉。

      二、壬子-癸丑學制中的美學

      舒新城把清末教育改革稱為“模仿期”,民國教育為“自覺期”:“60年來的教育思想,雖因環(huán)境的變遷,而有種種變化,但細究起來,仍然是一脈相承地在自覺中進行,此為近代中國教育思想的總綱?!盵15](P13)道出了民初與晚清學制的根本不同之處。③[16](第四冊P195-198)

      “自覺”的主要表現(xiàn)就是廢止原來學制中的經(jīng)學科。前清學部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為教育宗旨。(學部:《奏陳教育宗旨折》1906年3月25日)[6](P543)其核心無疑在忠君,尊孔則是前者的工具。之后發(fā)布的《中華民國教育部普通教育暫行辦法通令》中重要的內(nèi)容即是修正原來學制中忠君尊孔的內(nèi)容:“六、凡各種教科書,務合乎共和民國宗旨。清學部頒行之教科書,一律禁用”?!鞍?、小學讀經(jīng)科,一律廢止。”[5](第二卷 P8)隨后蔡元培在《對于新教育之意見》中說:“忠君與共和政體不合,尊孔與信教自由相違。”[5](第二卷 P16)

      蔡元培對于舊的教育宗旨早有批評之意。早在1902年,蔡元培為麥鼎華所翻譯日本元良勇次郎的《中等倫理學》作序,對于“四書”、“五經(jīng)”統(tǒng)治教育思想的狀況加以批判:“吾愿我國言教育者,亟取而應用之,無徒以‘四書’、‘五經(jīng)’種種參考書,擾我學子之思想也?!盵5](第一卷P410)蔡元培此言出,招致當時學部及張之洞的駁斥:“文明書局本麥鼎華譯,日本元良勇次郎著之《中等倫理學》一冊,文筆極佳,蔡元培曾為之序,學部謂為中西學說雜糅其中,且有蔡元培序文,尤多荒謬,下令查禁;但各省中小學堂仍多用之”。(《教科書之發(fā)刊概況》)[17](初編P237)為此,蔡元培還曾改名,以使此書能夠出版發(fā)行。[蔡元培:《傳略》(上)1919 年 8 月][5](第三卷P675)

      蔡元培之所以重視廢止經(jīng)學科,淵源于其對于中西文化比較的宏觀視野。在他看來,世界現(xiàn)代教育有兩個方面的進步:“一在學理方面,為試驗教育學之建設。蓋教育學之所以不成為科學者,以其所根據(jù)者,為哲學家之理想,而不本諸試驗也?!谑聦嵎矫?,為教育之脫離于宗教”。(蔡元培:《一九○○年以來教育之進步》1915 年)[5](第二卷P369)就中國來說,“教育之脫離于宗教”的表現(xiàn)就是原來讀經(jīng)科的廢止:“廢科舉而設學校,且學校之中,初有讀經(jīng)一科,而后乃廢去,亦自千百年以來積漸實行,亦教育界進步之一端也”。[5](第二卷P369)有學者指出,蔡元培“特別感興趣的是歐洲文明怎樣過渡到近代文明的這個根本問題。但是他最關心的當然是實現(xiàn)這種近代化過程在文化道德方面的前提條件”。[(德)費路(Roland Felber):《蔡元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18]現(xiàn)代化的主要后果之一就是宗教的衰落,世俗世界價值的上升。各個學科的興起導致原來屬于宗教系統(tǒng)的學術研究分割為各自獨立的領地。原來屬于宗教的道德價值,亦獲得了自身價值。他贊賞這樣的結(jié)果,“西洋普通學校,必有宗教一科,而東洋教育家欲代之以倫理,善哉!”[5](第一卷P409)

      廢止經(jīng)學科的后果之一是使得新的學制系統(tǒng)完成了“現(xiàn)代轉(zhuǎn)化”。在1912年陸續(xù)公布的學校令和學校規(guī)程中,就大學學科系統(tǒng)來看,原來的“八科”(經(jīng)學科、政法科、文學科、醫(yī)科、格致科、農(nóng)科、工科、商科)變?yōu)椤捌呖啤?文科、理科、法科、商科、醫(yī)科、農(nóng)科、工科),在廢除經(jīng)學科的同時,也賦予了各學科以獨立性,以學科之“自律”而確立了學術分科體系的基礎?!斑@是一次學制上的重大變革,標志著近代中國在學科建設上,開始擺脫經(jīng)學時代之范式,探索創(chuàng)建近代西方式的學科門類及近代知識系統(tǒng)?!盵19](P197)

      美學學科的地位在新學制中得以提升和確立。在學制發(fā)布之前的那篇堪稱民初教育思想基礎的《對于新教育之意見》中,蔡元培就已經(jīng)系統(tǒng)闡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為提倡美育,也為提倡美學,確立了制度性基礎。蔡元培在《對于新教育之意見》中主張推行五種教育,即:軍國民主義教育、實利主義教、德育主義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育主義教育。通過臨時教育會議,他把個人的思想加以公開陳述,轉(zhuǎn)化為民初教育的指導思想,結(jié)果是隨后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盵7](上冊P226)

      壬子—癸丑學制中的美學類科目

      在壬子-癸丑學制中,哲學、美學學科在中國現(xiàn)代學術體系中開始具有獨立的地位,可被視作中國現(xiàn)代哲學、美學學科形成的標志。壬子-癸丑學制中的美學學科的設置,涵蓋了文科中哲學門、文學門、歷史學門等核心專業(yè)。工科中的建筑學門,沿襲了壬寅-癸卯學制的做法,也開設了美學課程。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壬寅-癸卯學制和壬子-癸丑學制某種程度上的關聯(lián)性。如果壬寅-癸卯學制中的“美學”課程是因抄襲日本學制和實用目的而得以在夾縫中存在的話,那么壬子-癸丑學制中的美學類課程則是完全現(xiàn)代意義上的美學學科了。

      民初學制公布后,美學研究漸成熱潮。蔡元培不但是這場“美學熱”的發(fā)起者和倡導者,也是最有成就的實踐者。在學制頒布后至“五四”運動之前這幾年中,蔡元培在其著作、論文、演講中,多次提及美學、美術及美育的價值。也是在這一時期,蔡元培形成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說,在社會上影響甚大,一時從者如云。

      學制頒布后,許多大學都開始開設美學課程,如北京大學、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成都高等師范學校、北京美術學校、上海圖畫美術學校、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等。1921年,因為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的美學課程暫時沒有教授,蔡元培就親自在北京大學講授美學課程。(《與藝術家劉海粟的談話》1921年12月)[5](第四卷P449)同時他還兼任國立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育研究科教授,開設美學課程。講課期間,蔡元培開始撰寫《美學通論》、《美學講稿》、《美學的趨向》、《美學的對象》等。[5]1921年冬,蔡元培因治療足疾住進北京德國醫(yī)院,課程遂停止。

      在1912年至1919年這段時期,美學著述開始大量涌現(xiàn),重要者如余箴《美育論》[20]、徐大純《述美學》[21]、姜丹書《美術史》[22]、蕭公弼《美學》[23]、呂澂《美術革命》[24]等。這一時期還有一些美學、藝術類的刊物相繼創(chuàng)刊,如《藝術叢編》(1916年)、《中華美術報》(1918年9月1日創(chuàng)刊)、《美術》(1918年11月25日創(chuàng)刊),稍后還有《美育》(1920年4月20日創(chuàng)刊)。這一時期還出現(xiàn)了一些藝術類的大學、社團和專業(yè)協(xié)會,如上海美術學院(1912年創(chuàng)立,后更名為上海圖畫美術院、上海美術專門學校、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東方畫會(1915年創(chuàng)立)、中華美術協(xié)會(1916年創(chuàng)立于東京)國立北京美術學校(1917年成立)、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1918年創(chuàng)立)、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1919年創(chuàng)立)、中國美育會(1919年創(chuàng)立)。

      晚清民初一些學校開設美學課程的資料

      現(xiàn)代學術形成的標志可歸結(jié)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主要大學里設立一些首席講座職位,然后再建立一些系來開設有關課程,學生在完成課業(yè)后可以取得該學科的學位。訓練的制度化伴隨著研究的制度化——創(chuàng)辦各學科的專業(yè)期刊,按學科建立各種學會(先是全國性的,然后是國際性的),建立按學科分類的圖書收藏制度?!盵2](P31-32)以此來看,在民初學制頒布至“五四”運動之前這段時期,大學學科中出現(xiàn)了美學課程和美學教授,出現(xiàn)了美學類的期刊以及學會,美學也進入了學術分科體系,至此,美學作為一門學科,在中國現(xiàn)代學術體系中完成了制度化的過程,其學科地位得到了最終確立。

      注釋:

      ①本文所用“現(xiàn)代”一詞,取“現(xiàn)代性”之義,而非國內(nèi)學界常用近代、現(xiàn)代、當代分期之義。

      ②如東京工業(yè)大學、工學院大學、名古屋工業(yè)大學、東北大學、橫濱國立大學、日本大學、神戶大學、大阪工業(yè)大學、神井大學,芝浦工業(yè)大學、千葉大學等。

      ③就學制系統(tǒng)而言,壬子學制取法癸卯學制者所在多是,此因兩者都是效仿日本所致。見蔣維喬著:《民初教育狀況》。

      [1](德)于爾根·哈貝馬斯.現(xiàn)代性的哲學話語[M].曹衛(wèi)東,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

      [2](美)華勒斯坦,等.開放社會科學:重建社會科學報告書[M].劉鋒,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7.

      [3]王栻.嚴復集[C].北京:中華書局,1986.

      [4]趙德馨.張之洞全集[C].武漢:武漢出版社,2008.

      [5]中國蔡元培研究會.蔡元培全集[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璩鑫圭,唐良炎.學制演變[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7]舒新城.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8]梁啟超.飲冰室合集[C].北京:中華書局,1989.

      [9] 趙爾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98.

      [10]蘇云峰.中國新教育的萌芽與成長(1860-1928)[M].吳家瑩,整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11]教育史編纂會.明治以降教育制度發(fā)達史[M].教育資料調(diào)查會,1964.

      [12](日)井上哲次郎,元良勇次郎,中島力造.英獨佛和哲學字匯[M].東京:丸善株式會社,1912.

      [13]王寶平.晚清中國人日本考察記集成:教育考察記[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14]日本建筑學會.近代日本建筑學發(fā)達史[M].東京:丸善株式會社,1972.

      [15]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16]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史料[C].上海:中華書局,1928.

      [17]張靜廬.中國近代出版史料[C].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18]蔡元培研究會.論蔡元培[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

      [19]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學術分科與近代中國知識系統(tǒng)之創(chuàng)建[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20]余箴.美育論[J].教育雜志, 1913,5(6).

      [21]徐大純.述美學[J].東方雜志,1915,12(1).

      [22]姜丹書.美術史[M].上海:商務印書館,1917.

      [23]蕭公弼.美學[J].寸心,1917,1 - 4(6).

      [24]呂澂.美術革命[J].新青年,1919,6(1).

      猜你喜歡
      學制蔡元培章程
      《水土保持通報》第七屆編委會章程
      《水土保持通報》第七屆編委會章程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見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22
      蔡元培的氣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癸卯學制”與晚清女子教育
      中國近代的學制流變
      新校長(2016年6期)2016-01-15 06:31:53
      長學制醫(yī)學生全程專業(yè)英語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探討
      Direct calculation method of roll damping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CFD approach*
      视频| 定陶县| 肥西县| 桦南县| 昭通市| 满洲里市| 屯昌县| 杨浦区| 双峰县| 昆明市| 南涧| 南平市| 阳城县| 阳信县| 镇安县| 辽阳县| 灯塔市| 上饶县| 镇赉县| 眉山市| 惠水县| 贵定县| 黔江区| 德昌县| 抚宁县| 会东县| 西吉县| 黄龙县| 和顺县| 虞城县| 阿拉尔市| 黎平县| 错那县| 石门县| 寻甸| 德庆县| 黔江区| 独山县| 科尔| 嵩明县| 广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