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傳香 高小玲*
(1 重慶市西郊醫(yī)院內(nèi)三科,重慶 400050;2 重慶市西郊醫(yī)院內(nèi)一科,重慶 400050)
高血壓是我國老年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不僅可以引起嚴重的心腦腎功能障礙,而且是腦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1]。很好的控制高血壓,對減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臟器的損害具有重要的意義??刂聘哐獕撼嬍尺\動外,大部分患者需終身服用藥物,但由于多種原因,大部分患者服藥依從性差,血壓控制不理想,致使高血壓導致的不良事件發(fā)生仍居高不下[2]。本文對影響老年高血壓的降壓藥物治療依從性相關因素進行病例對照研究,并探討護理對策,報道如下。
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進行降壓藥物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70例,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3](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確診高血壓病程在1年以上;男/女比例為90∶80;年齡60~83歲,平均 (69.98±4.98)歲;病程3~32年,平均(15.67±7.68)年。
以嚴格按照醫(yī)囑服藥天數(shù)大于患者總數(shù)80%為依從性好,小于80%為依從性差,即判定為不依從。
回顧性分析120例老年高血壓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依從性差及依從性好患者性別、高血壓疾病知識、降壓藥物種類、護患關系、經(jīng)濟收入等差異。
應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70例老年高血壓降壓藥物治療依從性差70例(41.18%,70/170),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依從性的因素包括:高血壓知識掌握差、降壓藥物種類多、護患關系一般、月收入低(OR分別3.67、3.23、2.98、2.23,P<0.05),與性別構成無顯著性差異關(P>0.05),見表1。
3.1 影響老年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相關因素
影響老年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相關因素復雜,本文結果顯示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缺少高血壓疾病知識:患者因?qū)Ω哐獕翰〉牧私獠粔?,認為無自覺癥狀可停藥,對降壓藥物了解不夠,認為降壓藥不能吃,吃了就有依賴再也停不了,不能堅持長期用藥,擅自減少藥物劑量,減少服藥次數(shù),甚至停藥[5]。②多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降壓藥物的品種繁多,且同一種降壓藥物常有不同的商品名;有的患者為增加療效,常同時服用多種降壓藥物;有的藥物因劑量劑型改變,用藥劑量和用藥次數(shù)也隨之改變。而老年人對此分辨不清,導致服藥劑量不當而致血壓波動[6]。③護患關系一般:老年患病后求醫(yī)心切,重復就醫(yī)機會多,理解能力差,如果護理人員不能根據(jù)醫(yī)囑對藥物的作用、注意事項、毒副作用充分解釋,患者對藥物產(chǎn)生了懼怕心理,對治療方案不信任而擅自改藥、停藥[7]。④經(jīng)濟承受能力不足:老年人離退休后收入相對減少,而物價尤其是藥物的價格相對較高,在服用價格較高的藥物時,患者不能承受,導致擅自換藥、停藥。3.2 提高老年高血壓藥物治療護理措施:
表1 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治療相關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①針對老年人的特點,以簡明扼要的道理、通俗易懂的語言及簡單易懂的圖片,進行正確引導[8],可利用宣傳冊宣傳、組織講座等方法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高血壓疾病和用藥治療的相關知識。讓患者充分認識到高血壓雖然是不能根治的,但可以控制在很好的范圍,患者只有堅持長期的治療才能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指導患者采用科學的方法用藥,向患者強調(diào)按時按量用藥的重要性和隨意用藥的危害性,提高患者的服藥知情權,使他們了解藥物的基本知識,糾正在服降壓藥上的一些錯誤認識,進而提高服藥依從性[9]。②簡化治療方案:根據(jù)老年患者的病情,減少用藥種類,盡量采用適合老年人服用的劑型,如長效型、緩釋劑和控釋制等,不僅能避免多次用藥的負擔,而且能更久地維持降壓藥的血藥濃度[10]。③護士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針對患者具體情況制定隨訪計劃,與患者保持長期的聯(lián)系,注意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傾聽患者的心聲,與家屬共同幫助患者建立治療的信心,調(diào)整不良心態(tài),保持平和的心境,進而幫助高血壓的治療,根據(jù)患者不同時期的健康問題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使患者形成良好醫(yī)療意向,形成高血壓病治療依從性的良性循環(huán)[11]。④目前常用的降壓藥物很多,有很大的選擇余地,可選擇既經(jīng)濟、降壓效果又好的長效降壓藥物和復方制劑,這樣既能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有效控制血壓,又能避免經(jīng)濟因素的制約。
[1]鄭伯承.世界高血壓日[J].中國健康教育,2007,23(7):504.
[2]楊春娜.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2):138-139.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85.
[4]趙連友.老年高血壓病治療的現(xiàn)代概念[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08,20(12):915-918.
[5]華琦.高血壓診斷新進展[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2006,4(2):85-88.
[6]謝秀梅,余國龍,何勁,等.心理社會因素對老年人高血壓療效的影響[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3,22(7):389-391.
[7]李娜,賈建利,胡曉光.高血壓患者的社區(qū)健康教育[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8,21(4):475-477.
[8]王萍.開展高血壓健康促進的必要性預可行性[J].中國健康教育,2004,20(4):334-336.
[9]朱月男.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指導與護理[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8,15(8):108.
[10]戴愛紅,陳靜,王曉倩.高血壓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與延伸性護理[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16):65-66.
[11]劉秀梅.72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服藥心理問題分析及干預措施[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47(3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