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荷香
摘要: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都很強的學科,它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的應用極為廣泛。特別是現代社會人務實的觀點日漸加強,數學已經作為一種工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在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文化素質當中,數學素養(yǎng)已經被自然而然地納入其中。本文就是順應這種潮流,針對目前高職學生數學素養(yǎng)相對薄弱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并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策略,提高現代高職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關鍵詞:高職數學素養(yǎng)原因對策
目前數學在各個領域應用的廣泛性和頻繁性決定了數學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針對數學素養(yǎng)的研究就尤為必要。數學素養(yǎng)是指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基本的數學語言、數學思維、數學觀念等來觀察、分析并解決科學、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的能力。對于高職高專的學生而言,接受數學的教育可以掌握一種“工具”、培養(yǎng)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往往由于忽視了數學的文化素養(yǎng)方面的價值,導致高職的學生對數學并不重視,數學基礎和數學素養(yǎng)相對薄弱。
1 高職學生數學素養(yǎng)薄弱的原因分析
很多高職學校的學生數學相對都較差,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人們普遍認為高職的學生被認為是高考成績不佳的人群,而將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歸結為智力較差的類別,而事實并非如此,很多非智力的因素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極為突出。
首先,學生對數學沒有足夠的認識,學校、教師、家長也沒有進行正確的引導和興趣的培養(yǎng),這就導致了學生對數學沒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在現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只注重具體的解題方法等數學的知識功能的講解,片面地強調習題的正確率,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導致學生對數學本身認識導航的偏差;再次,教師和家長對學生考試分數的重視導致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就是算對習題、答好試卷,真正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而對數學進行自主自愿的學習、探究的學生極為少見??梢?,傳統(tǒng)的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欲望,這并不利于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除此之外,學校的教學管理、教師的教育導向、家庭的教育方式、社會的大環(huán)境、成績失利后學生的心理壓力等等,都是造成學生數學較差的原因。
而上述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發(fā)展,對學生本身和社會都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因此,要對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素養(yǎng)進行全面的研究、探討和優(yōu)化,并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提高和發(fā)展。
2 提高高職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的對策
2.1 注重數學發(fā)展史的講解
數學發(fā)展的歷史是一部內容豐富思想深刻的歷史。通過對數學發(fā)展史的講解,使學生在生動、豐富的實例中了解數學產生與發(fā)展的過程,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數學進行全面認識和了解,尤其可以讓他們了解古代和近現代的數學家對世界的貢獻,了解數學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提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尤其是在講解一個公式或者一個原理的時候,枯燥的記憶效果并不明顯,通過介紹有關的數學史事,有利于學生掌握所學內容的來龍去脈,了解實質,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2.2 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的教學中,往往注重解題的方法和技巧的講解,導致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就是枯燥、抽象、無用的印象,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并不高。因此,改變觀念、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是培養(yǎng)數學素養(yǎng)的關鍵。教師在教學當中,可以將數學原理與日常生活的一些問題結合起來,例如在函數極限值部分的講解中,可以結合蜜蜂蜂房的自然對稱形式,引導學生發(fā)現其表面積大用料省等。通過發(fā)掘數學美、體現數學美,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中的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然,這也要求教師能夠全面提高自身的數學素質素養(yǎng),能合理而有效地將數學知識點與日常生活問題進行聯系,并找到很好的切入點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2.3 培養(yǎng)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對于數學的學習,僅僅會做題并不是數學課程教學的目標,數學的教學是要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運用數學觀念和思想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經常滲透進一些與邏輯推理相關的知識和內容,通過實例來講明白一些常用的基本的公式、定義、定理、條件等,讓學生在考慮問題的時候也要做到有理有據。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使學生能夠充分運用觀察、判斷、分析技能,在解題過程中增加數學的交流,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2.4 開設數學素養(yǎng)選修課
在一些有條件的高職院校應該適當地開設有關數學文化素質方面的選修課程。課程設計的課時并不需要特別多,可以簡要而系統(tǒng)地介紹數學的學科發(fā)展史和發(fā)展歷程,讓學生從中體會到數學對人類社會發(fā)展所起到的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了解歷史中一些杰出數學家的工作經歷,感受數學家的嚴謹和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使學生們產生鼓舞,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和在實際應用中的普遍性和廣泛性,從而也培養(yǎng)了學習的興趣,促進了數學素養(yǎng)的形成。
3 結論
對高職的學生來說,對其能力的培養(yǎng)比知識的講解更重要,講授其方法比給出結論更重要。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運用數學思維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其自身能力的發(fā)展。而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也并不是靠簡單的一句話或一節(jié)課就就能夠實現的,必須通過多方的努力,不斷探索出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潛能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終身受用,具備數學的文化素養(yǎng),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
參考文獻:
[1]M·克萊因.古今數學思想[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9.
[2]張江林,艾立新.高職院校提高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教學策略[J].商場現代化,2005(3).
[3]呂良軍,郝振麗.高職高專學生數學建模能力的調查與分析[J].大學數學,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