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優(yōu) 劉 軍
(1.宜賓學院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四川 宜賓 644000;2.發(fā)酵資源與應用四川高校重點實驗室,四川 宜賓 644000;3.四川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學院,四川 自貢 643000)
我國油菜籽產(chǎn)量居世界第1位,每年油菜籽制油后可產(chǎn)生菜籽餅粕達600~700萬噸。菜籽粕是一種優(yōu)良的天然植物蛋白資源,它的蛋白質(zhì)含量與氨基酸組成可以與豆粕相媲美。但由于菜籽粕中存在硫代葡萄糖甙及其分解物、植酸及單寧等有毒物質(zhì)或抗營養(yǎng)物質(zhì),因而降低了菜籽粕的利用價值。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菜籽粕這種優(yōu)良的植物蛋白資源,各國科學家都紛紛開展菜籽粕綜合利用方面的研究。目前國內(nèi)外菜籽粕脫毒的方法主要有:物理脫毒法、化學脫毒法及生物學脫毒法3大類。物理脫毒法、生物脫毒法都有很大缺陷;金屬鹽脫毒法是化學脫毒法的一種,它利用一些金屬鹽催化硫代葡萄糖甙分解而脫毒,該法具有脫毒工藝簡單,成本較低,同時能補充多種無機鹽等營養(yǎng)物質(zhì),而具有工業(yè)應用推廣價值。本文研究了金屬鹽脫毒法對低硫代葡萄糖甙菜籽粕脫毒的影響,通過正交試驗,確定了脫毒的最佳工藝條件,為菜籽粕的綜合利用進行了有益探索。
1.1 材料
1.1.1 試驗材料
菜籽粕:硫代葡萄糖甙含量32 μmol/g(干基),市售。
1.1.2 主要試劑
PdCl2、HCl、CuSO4·5H2O、FeSO4·7H2O、Ca(OH)2、CaO均為分析純。
1.2 試驗方法
1.2.1 脫毒工藝流程
菜籽粕→過篩→配料混合→蒸煮→干燥→粉碎制樣→理化指標分析
1.2.2 脫毒試驗方案
取200 g過40目篩的菜籽粕,分別加入先用自來水溶解的FeSO4·7H2O(調(diào)節(jié)其含量為0.5%、1.0%、1.5%、2.0%、2.5%、3.0%)、CuSO4·5H2O(調(diào)節(jié)其含量為1.0%、1.5%、2.0%、2.5%、3.0%、3.5%)、Ca(OH)2(調(diào)節(jié)其含量為 1.0%、2.0%、3.0%、4.0%、5.0%)、CaO(調(diào)節(jié)其含量為 1.0%、2.0%、3.0%、4.0%、5.0%),攪拌均勻,再用自來水調(diào)節(jié)其水分含量為58.0%,送入手提式滅菌鍋在0.1 MPa下蒸煮40 min后突然減壓,取出干燥,測定蒸煮后樣品的硫代葡萄糖甙含量,計算硫代葡萄糖甙降解率。在上述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進行正交試驗,優(yōu)化脫毒條件。
1.2.3 硫代葡萄糖甙含量的測定
硫代葡萄糖甙含量的測定參照汪正華等(2000)[5]的方法。
2.1 FeSO4·7H2O對菜籽粕脫毒效果的影響
按1.2.2節(jié)進行試驗,研究了FeSO4·7H2O對菜籽粕脫毒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表1。
表1 不同濃度FeSO4·7H2O的脫毒結(jié)果
從表1可知,菜籽粕中硫代葡萄糖甙降解率隨FeSO4·7H2O 添加量增大而提高,當 FeSO4·7H2O 添加量為2.5%時,其降解率達到最大,為49.3%。
2.2 CuSO4·5H2O對菜籽粕脫毒效果的影響
按1.2.2節(jié)進行試驗,研究了CuSO4·5H2O對菜籽粕脫毒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表2。
表2 不同濃度CuSO4·5H2O的脫毒結(jié)果
從表2可知,菜籽粕中硫代葡萄糖甙降解率隨CuSO4·5H2O添加量增大而提高,當CuSO4·5H2O添加量為3.0%時,其降解率達到最大,為61.4%。
2.3 Ca(OH)2對菜籽粕脫毒效果的影響
按1.2.2節(jié)進行試驗,研究了Ca(OH)2對菜籽粕脫毒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表3。
表3 不同濃度Ca(OH)2的脫毒結(jié)果
從表3可知,以Ca(OH)2為脫毒劑,其脫毒效果較差,硫代葡萄糖甙降解率最高僅為29.6%。蒸煮前,往菜籽粕里添加2.0%及以上的Ca(OH)2以后,能聞到一股濃烈的氨臭味;蒸煮結(jié)束后,氨味基本消失,但堿味仍然很重,顏色較深,口感很差。因此,Ca(OH)2不宜用于菜籽粕的脫毒。
2.4 CaO對菜籽粕脫毒效果的影響
按1.2.2節(jié)進行試驗,研究了CaO對菜籽粕脫毒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表4。
表4 不同濃度CaO的脫毒結(jié)果
從表4可知,以CaO為脫毒劑,其脫毒效果較差,硫代葡萄糖甙降解率最高僅為27.8%。添加CaO與添加Ca(OH)2的試驗現(xiàn)象類似,添加2.0%及以上的CaO以后,也能聞到一股濃烈的氨臭味,同樣蒸煮結(jié)束后,氨味基本消失,但堿味仍然很重,顏色較深,口感很差。因此,CaO也不宜用于菜籽粕的脫毒。
2.5 脫毒條件的優(yōu)化
選用 FeSO4·7H2O、CuSO4·5H2O、水分含量和蒸煮時間等4個因素進行正交試驗。其試驗因素與水平、試驗結(jié)果及極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分別見表5、表6和表7。
表5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
表6 正交試驗結(jié)果及極差分析
表7 方差分析
由表6和表7可知,因素A影響顯著,而B、C和D三個因素影響不顯著。各因素對菜籽粕脫毒影響的大小依次為A>B>D>C,即FeSO4·7H2O含量影響最大,其次是CuSO4·5H2O含量和蒸煮時間,而水分含量影響最小。最佳組合為A3B3C4D3,即FeSO4·7H2O為2.5%,CuSO4·5H2O為3.0%,水分含量為65.0%,蒸煮時間為60 min,驗證試驗表明其硫代葡萄糖甙脫毒率可達85.2%。
3.1 通過單因素試驗,得出 CuSO·45H2O、FeSO·47H2O、Ca(OH)2和CaO四種金屬鹽中適合用于菜籽粕脫毒的是 CuSO4·5H2O 和 FeSO4·7H2O,而 Ca(OH)2和 CaO 則不適合。
3.2 通過正交試驗,確定了低硫代葡萄糖甙菜籽粕的最適金屬鹽脫毒條件是:菜籽粕過40目篩,然后加入事先用自來水溶解的 FeSO4·7H2O 2.5%、CuSO4·5H2O 3.0%,攪拌均勻,再用自來水調(diào)節(jié)其水分含量為65.0%,送入手提式滅菌鍋在0.1 MPa下蒸煮60 min后突然減壓,其硫代葡萄糖甙脫毒率可達85.2%。
若干篇,刊略,需者可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