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凱
(菏澤市中醫(yī)醫(yī)院,山東 菏澤 274035)
降酐排毒湯保留灌腸治療慢性腎衰竭療效觀察
宋凱
(菏澤市中醫(yī)醫(yī)院,山東 菏澤 274035)
目的 探討中藥灌腸對慢性腎衰竭的療效。方法將56例慢性腎衰竭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4例和對照組22例,治療組在中成藥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灌腸治療;對照組以一般西藥常規(guī)治療,4個周為1個療程,療程結束后比較腎功能變化。結果治療組顯效率64.7%,總有效率91.2%,對照組分別為40.9%,68.2%,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治療組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肌酐清除率改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1)。結論活血祛瘀、排毒化濁中藥灌腸能夠明顯改善慢性腎衰竭患者臨床癥狀,降低血肌酐及尿蛋白,其療效明顯,保護腎功能,從而延緩腎衰竭的發(fā)展。
降酐排毒湯/治療應用;慢性腎衰竭/治療;灌腸/投藥和劑量
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是發(fā)生在各種慢性腎臟疾病基礎上,由各種腎臟進行性纖維化、腎單位進行性毀損、腎臟的排泄功能、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功能、內(nèi)分泌功能進行性降低,并出現(xiàn)以腎功能減退,體內(nèi)代謝廢物潴留,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為表現(xiàn)的綜合征[1]。本病病程長,大多為不可逆,呈進行性加重,最后發(fā)展至尿毒癥,病死率極高。雖然隨著西醫(yī)的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腎臟移植術對治療CRF療效有很大提高,但治療費用昂貴,一般家庭難以承受。因此如何早期延緩CRF的病程進展尤為重要。早在東漢末年張仲景所著《傷寒論》中就有中藥灌腸劑治療多種疾病的記載?,F(xiàn)代研究表明,中藥灌腸劑在治療疾病方面,藥物的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且適用范圍廣,不受藥物及劑型的限制[2],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患者因胃腸道反應無法口服中藥的弊端。近幾十年大量臨床試驗證明,用中藥灌腸劑治療CRF,能夠延緩腎損害進程,改善臨床癥狀,延長生命,并且經(jīng)濟、方便、無創(chuàng)傷、痛苦小、副作用小[2]。為此,我們采取近3年用中藥方保留灌腸劑治療CRF取得的一定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診斷標準及腎功能分期參照腎臟病學[3]。56例患者均符合CRF的臨床診斷標準。按就診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齡20~72歲,平均50.65歲;病程3個月~6年。原發(fā)病為慢性腎炎16例,糖尿病腎病8例,高血壓腎損害9例,狼瘡性腎炎1例。對照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齡22~74歲,平均48.36歲;病程5個月~4年。原發(fā)病為慢性腎炎14例,糖尿病腎病5例,高血壓腎損害3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程及治療前各項檢查指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同時給予優(yōu)質低蛋白飲食,蛋白控制在0.6~0.8g/(kg·d),以瘦肉、雞蛋、牛奶、魚為主,忌食豆制品;主食以饅頭、大米為主,同時配以各種蔬菜和水果,高血壓和水腫者低鹽飲食。對照組采用西藥對癥治療如降血壓、利尿、糾正酸中毒和貧血、糾正電解質紊亂等。治療組加用中藥保留灌腸:生大黃30g、蒲公英30g、附子10g、生龍骨、生牡蠣各30g、地榆30g、六月雪30g、丹參30g。濃煎取汁200~300mL,放溫至38℃左右,每日1次保留灌腸,保留時間30~60min。兩組均以4周為1療程。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治療前后主要觀察指標為中醫(yī)癥狀積分、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血紅蛋白(HGB)、血紅細胞(RBC)、尿蛋白、尿潛血、血清鉀離子等。
1.4 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CRF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的療效判定標準。1)顯效:(1)臨床癥狀積分減少≥60%。(2)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3)血肌酐降低≥20%。以上(1)項必備,(2)、(3)具備1項,即可判定。2)有效:(1)臨床癥狀積分減少≥30%。(2)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增加≥10%。(3)血肌酐降低≥10%。以上(1)項必備,(2)、(3)具備1項,即可判定3)穩(wěn)定:(1)臨床癥狀有所緩解,積分減少<30%。(2)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無降低,或增加<10%。(3)血肌酐無增加,或降低<10%。以上(1)項必備,(2)、(3)具備1項,即可判定。4)無效:(1)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2)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降低。(3)血肌酐增加。以上(1)項必備,(2)、(3)具備1項,即可判定。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全部數(shù)據(jù)采用SAS系統(tǒng)進行統(tǒng)計分析。方差分析,采用t檢驗、χ2檢驗。
2.1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顯效22例,有效9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1.2%。對照組:顯效9例,有效6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68.2%。
2.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 治療后BUN和SCr均有所改善,而治療組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組別 例數(shù) 尿素氮(mmol/L) 肌酐(m ol/L) 肌酐清除率(m l/m)治療組 治療前 3426.45±3.28628.68±77.3229.45±8.74治療后 3417.36±2.35372.49±64.2942.18±10.56對照組 治療前 2228.43±5.81631.27±75.5430.72±9.37治療后 2222.58±3.92546.34±69.27434.85±10.22
慢性腎衰竭屬中醫(yī)“水腫”、“癃閉”、“關格”等范疇[4],其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其本虛為腎(陽)氣虧虛,兼及于脾,標實為濕濁、瘀毒。慢性腎衰竭患者腎氣受損,氣化功能不足,使?jié)裉N成濁,升降失司,濁陰不降而在體內(nèi)蓄積,故治療應以固護腎氣、通下泄?jié)帷⒔舛九哦緸橹委煷蠓ā=陙淼呐R床研究資料表明,中藥保留灌腸是治療慢性腎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該療法一方面刺激腸黏膜,使腸道充血,增加毛細血管通透性,促進體內(nèi)氮質代謝產(chǎn)物隨腸道分泌液排出體外;另一方面,通過瀉下作用,加速食物殘渣的排泄,抑制腸道菌群的生長,從而減少腸道內(nèi)蛋白質的分解,使腸源性氮質吸收減少[5]。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腎病科張昱中藥灌腸方由生大黃10g、蒲公英30g、生龍牡各30g、地榆30g、六月雪30g、丹參30g,炮附子10g等組成。大黃具有瀉下作用,能促進腸道氮質的排泄,所含的鞣質是降低肌酐、尿素氮的有效成分,同時還能抑制腎小球硬化,延緩慢性腎衰竭的發(fā)展速度;蒲公英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降低腸道毒素,抑制腸道細菌繁殖功效;生牡蠣含80%~95%的碳酸鈣、磷酸鈣及硫酸鈣,并含鎂、鋁、硅及氧化鐵等,具有鎮(zhèn)驚安神、益陰潛陽的功效,既能制約大黃瀉下太過,又能增加灌腸液的滲透壓,有利于周圍組織向腸道內(nèi)分泌毒素;炮附子主要含烏頭堿,烏胺等成分,具有溫陽散寒、對外周血管擴張的作用,能改善腸道血運,促進毒素排泄,還能增加腎血流量,促進利尿;丹參含丹參酮、原兒茶醛、原兒茶酸、丹參素、維生素E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能夠增加腸壁和腎血流量,提高腸壁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地榆根含鞣質、三萜皂甙,具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瘡功效,有較強的收斂性和收縮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同時還有明顯的殺菌作用;六月雪含甙類及鞣質,具有祛風利濕、清熱解毒功效。以上諸藥合用,既能促進血液及腸道周圍組織向腸道中分泌代謝產(chǎn)物,并排除體外,還能抑制腸道內(nèi)菌群的生長,減少腸道蛋白質的分解和腸源性氮質量的吸收,從而減少氮質潴留,減輕腎單位的負擔,緩解臨床癥狀,提高機體抵抗力,保護殘存腎單位功能。
中藥保留灌腸,操作簡便,安全性高,痛苦小,且價格低廉,療效確切,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法。中藥保留灌腸雖然可以改善CRF的腎損害,推遲血液透析和腎移植的時間,但是我們從長期臨床觀察看到慢性腎衰竭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腎功能損傷的病變,必須堅持治療,若血肌酐、尿素氮、血清鉀離子特別高的患者還是應先進行血液透析為宜,同時再輔以中藥保留灌腸。
[1]劉創(chuàng),鄭京.大黃附子灌腸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12):1480-1481.
[2]梅全喜.藥海擷菁[M].北京:中醫(yī)古籍出版社,2004:260.
[3]王海燕.腎臟病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435-1442.
[4]周慶華,鮑玉芳,朱愛國,等.益氣清利化瘀方內(nèi)服配合中藥穴位敷貼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 30例[J].中醫(yī)雜志,2010,51(10):918-919.
[5]李玉卿,周錦明.90例慢性腎功能衰竭灌腸方組方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7,16(12):1661-1662.
R286;R692.5
A
1008-4118(2012)03-0046-03
10.3969/j.issn.1008-4118.2012.03.29
201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