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百川
韓信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他直接指揮了許多經(jīng)典戰(zhàn)役,為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起到了重大作用。他具有從平民到將帥的傳奇人生經(jīng)歷,而他因功高震主,最終被殺害的人生悲劇結(jié)局,千百年來也讓人為之扼腕嘆息。
韓信,男,漢族,約公元前231生,江蘇淮安人,歷任秦末漢初少尉軍銜的執(zhí)戟郎中、少校軍銜的連敖、上將軍銜的漢軍大將軍兼左丞相、元帥軍銜的大將軍兼相國、副國家級的齊王、副國家級的楚王,后被貶為正地市級的淮陰侯。
微時磨勵
韓信在淮陰老家的時候很貧窮,不能當官,也不會經(jīng)商,經(jīng)常到各家蹭飯。有幾個月的時間,一直在村長家白吃白喝。村長媳婦忍無可忍,索性剛起床就開飯,等到韓信來的時候,已經(jīng)沒有飯吃了。韓信明白人家是厭惡他了,很傷自尊心,從此再也不去了。
韓信在城外釣魚,一位洗衣服的老婦人見他餓得不行,就給他飯吃,一連數(shù)十日。韓信感激涕零,說:“我肯定會報答您!”沒想到,老婦人聽后憤怒地回答:“你身為大男人,不能自食其力,我是看你可憐才給你飯吃,哪里是指望你的報答!”
村里有一個年輕屠夫看見韓信經(jīng)常佩帶刀劍,就挑釁他:“你有能耐就用劍刺我,你不敢,就從我的胯下鉆過去?!表n信果然能忍胯下之辱,看熱鬧的人都笑話他。
韓信從項羽軍中逃出投奔劉邦,結(jié)識了蕭何。身為劉邦重臣的蕭何十分欣賞韓信的才能。后來韓信得不到重用,又逃脫劉邦軍隊時,蕭何連夜去追趕挽留他,以至于讓劉邦誤認為蕭何叛逃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典故“蕭何月下追韓信”。
在蕭何的強力推薦下,劉邦接見了韓信。韓信問劉邦:“大王自己估計在勇敢、強悍、仁厚、兵力方面與項羽相比,誰強?”劉邦說:“我不如項羽?!睕]想到韓信卻說:“大王您肯定會打敗項羽。項羽待人恭敬慈愛,有生病的人,他會心疼的流淚。但是當有人立下戰(zhàn)功,該加封進爵時,他卻把刻好的官印放在手里玩磨的失去了棱角,也舍不得賞賜給人,這就是所說的婦人之仁啊?!表n信一席話,讓劉邦欽佩不已,他立即加封韓信為大將軍,統(tǒng)領漢軍與項羽交戰(zhàn)。
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說:“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表n信具有杰出的軍事才能,是當時中國獨一無二的人才。
暗渡陳倉。秦末農(nóng)民起義后,劉邦的部隊首先攻入秦朝首都陜西咸陽,并俘虜了秦三世子嬰,宣告秦朝的滅亡。
但是,勢力更強大的項羽進入關(guān)中后,竊取了勝利果實,封劉邦為漢中王。劉邦為了麻痹項羽,將漢中通往關(guān)中的棧道全部燒毀,表示不再返回關(guān)中。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強大起來的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軍出兵東征項羽。韓信派了許多士兵去修復已被燒毀的棧道,擺出要從原路殺回的架勢。關(guān)中守將章邯聞訊,把主力部隊全部放在棧道,以阻攔漢軍進攻。韓信見“明修棧道”的行動,果然奏效,他立即指揮漢軍繞道到陜西寶雞的陳倉發(fā)動突然襲擊,一舉打敗章邯,為劉邦統(tǒng)一中原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背水一戰(zhàn)。公元前204年10月,韓信率數(shù)萬漢軍越過太行山,攻打主要位于河北省的趙國。趙王和大將陳余集中二十萬兵力,占據(jù)了太行山以東的咽喉要地河北井陘口,準備迎戰(zhàn)。
韓信在離井陘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營來。半夜,韓信派兩千輕騎,繞到趙軍大營后方埋伏。并告訴他們,只要見到趙軍傾巢出動,就沖進趙軍營地,將趙軍的旗幟換成漢軍的紅旗。
天亮后,韓信與陳余正面交鋒。韓信佯敗,逃到河邊。陳余下令趙軍全營出擊,追擊漢軍。漢軍背水一戰(zhàn),勇猛異常。趙軍無法獲勝。廝殺半日后,趙軍想要退回營地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大營里全是漢軍旗幟,隊伍立時大亂。韓信趁勢反擊,趙軍大敗,陳余戰(zhàn)死,趙王被俘。
兵法上說“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由此可見,韓信是楚漢戰(zhàn)爭中的軍事奇才。
垓下之戰(zhàn)。公元前202年12月,劉邦任命韓信為五路聯(lián)軍統(tǒng)帥,指揮七十萬大軍,在安徽靈璧南的垓下,包圍了項羽的十萬楚軍,展開了楚漢之間的決戰(zhàn)。
首先,韓信率本部三十萬軍隊,對楚軍發(fā)動挑釁性進攻。項羽親率十萬楚軍突圍,矛頭直指韓信。韓信立刻命令大軍后撤,與此同時,另外兩位漢軍將領孔熙、陳賀所率的軍隊直插楚軍左右兩翼。經(jīng)過半日撕殺,項羽不僅沒能突破漢軍陣線,而且楚軍漸漸失去了緊密的隊形和互相之間的配合。戰(zhàn)至下午,漢軍終于完成了前后夾擊之勢。項羽見勢不妙,立刻率全軍突圍,退回營中。此戰(zhàn),楚軍只有不到兩萬傷兵隨項羽退回營中。
深夜,韓信命令漢軍在四面唱著楚地的鄉(xiāng)歌,極大地動搖了楚軍的軍心。
第二天天快亮的時候,項羽再次率領殘部突圍,僅剩八百余人退到安徽和縣的烏江,項羽感到無顏再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至此垓下決戰(zhàn),以漢勝楚敗而結(jié)束。
功高震主,夷滅宗族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說:“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表n信就因為他的智勇雙全而讓劉邦感到危險,因為他的功勞太大,從而招來殺身之禍。
韓信打敗項羽后,劉邦就收奪了他的兵權(quán),改封韓信為楚王,定居江蘇邳縣,后又被貶為淮陰侯。韓信一直悶悶不樂,他的一個老部下、親信陳豨被封為河北巨鹿郡郡守,前來向韓信辭行。韓信就與他密謀里應外合,起兵謀反。
公元前197年,陳豨果然叛變。劉邦親自率兵前去征討,韓信稱病不隨高祖出征,留在京中,以做內(nèi)應。但是,韓信的一位門客得罪了韓信,韓信囚禁了他。那位門客的弟弟就向劉邦的妻子呂后密告韓信要謀反的情況。呂后急忙與丞相蕭何商議,他們編造說陳豨已被殺死,要求諸侯群臣都進宮朝賀。韓信因為和蕭何的友情,也入朝進賀。韓信被俘后仰天長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公元前196年寒冬正月,大漢開國元勛淮陰侯韓信死于長樂鐘室,年僅三十三歲。隨后,韓信三族被誅,數(shù)千無辜,血染長安,哭號之聲,傳蕩千古。
韓信還是平民百姓的時侯,他母親死了,家中貧困無法埋葬??伤€是到處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讓墳墓旁可以安置萬戶人家,可見韓信的至孝;韓信被封為楚王后,召見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賞賜她千金。又召見曾經(jīng)讓他胯下受辱的屠夫,封他為中尉??梢婍n信的至仁。
如果韓信能夠謙恭退讓,不因名利得失而反叛;如果劉邦能大仁大義,善待有功之臣,那將是一個多么完美的歷史佳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