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勝強
摘要:要想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就必須研究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為語文知識是長期的積累生成的,語文能力是長期的訓練培養(yǎng)起來的。學生只有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積極地觀察世界、感悟生活、探求真理,才能提高語文學習的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興趣;激發(fā);方法
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索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思想傾向或心理傾向。教學要達到的最高境界在于使學生對所學的內(nèi)容產(chǎn)生穩(wěn)定的深厚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東西一旦有了興趣,他學起來就會精神愉快,不知疲倦,越學越愛學。相反,如果沒有興趣,就會推推動動,撥撥轉(zhuǎn)轉(zhuǎn),感到是一種負擔,甚至產(chǎn)生厭煩情緒。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筆者認為應該注意這樣幾點:
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有的放矢
教學是嚴肅的,它要求教師做實實在在的工作,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多了解學生。首先,教師要掌握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既不能過低地估計學生的水平,也不能超出學生的理解能力而過高地要求學生。教師要引導學生科學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明確地把握文章的重點,鼓勵學生攻克難點,要讓學生隨時都感受到新知識的樂趣。另外,教師還要研究學生的心理,走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多站在學生的位置去想問題。教師不要把自己凌駕于學生之上,以勢壓人,把教學內(nèi)容強加給學生,或者用嚇唬的手段逼迫學生學習,更不能在學生面前嘩眾取寵,借以抬高自己,貶低諷刺學生。教師要體諒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對學生的成績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要多給學生以鼓勵,不妨多說說“再想想”、“試試看”,往往會使學生產(chǎn)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二、要努力創(chuàng)“新”,增加吸引力
中學生天真好奇,對于新鮮的事物總是感興趣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總是給學生帶來新鮮感。首先,教學內(nèi)容每天應該都是新的,要讓學生能“日知其所無”。這是基礎(chǔ)。其次,在教學方法上,教師也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既使不同的內(nèi)容,如果老師總用一種方式講解,學生也會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靈活多樣的手段,每節(jié)課都給學生以新鮮感。課堂上,教師可適當運用小教具,或者放課文錄音,或者讓學生聽一些與文章有關(guān)的樂曲,或者給學生展示有關(guān)的圖片,或者講述相關(guān)的小故事等等,這些都會給學生帶來新鮮感,進而使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比如導入課文,倘若每節(jié)語文課開始就能使其很輕松地進入學習境界,學生就不會覺得學語文是一種負擔,教學效果就會好些。在上《故宮博物院》這一課時,我們先展示出故宮博物院結(jié)構(gòu)簡圖,讓學生照圖按著一定的順序進行說明。這樣導入課文后,再讓學生看書中的介紹內(nèi)容,他們就很容易記住了。上《蜘蛛》這一課時,先讓學生猜謎:“南陽諸葛亮,穩(wěn)坐中軍帳,排起八卦陣,單捉飛來將?!敝i面很簡單,學生很快就猜中了。再提兩個問題:蜘蛛以什么為生?它是怎樣吐絲的?因為蜘蛛是學生所熟悉的動物,所以他們的積極性很快地被調(diào)動起來,連那些語文成績差的學生也紛紛議論開來。當然,這些只能算是一道菜中的一點點調(diào)料,更重要的還是在于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的處理。要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真正理解和掌握,在課堂上開展討論很有必要。一般說來,空洞的說教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相反,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設(shè)置一些適度的、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思考、研究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動腦解決問題,教學效果往往會更好。
三、要提問得當,啟迪思維
教師在上課時不僅要照顧學習好的同學,同時也不要忘記學習較吃力的學生,把較難的問題留給學習好的學生,把較容易的問題留給學習較差的學生,或把學習好的學生曾回答過的問題讓差生重復,課堂提問要多進行表揚,即使回答不上也不要批評,而且是找機會給他們一個能夠回答的問題,使之心里得到平衡,之后表揚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就會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爭先恐后地去回答問題,參與課堂活動。在學生學習取得進步的時候,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給予正確的評價,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就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有成就感,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另外,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如果在教師的啟發(fā)下,由他們自己去求得答案,這樣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就高。學生克服的困難愈多、愈大,學習也愈加積極,興趣也會更高,從而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因此,課堂提問一定要得體。
四、要關(guān)愛學生,建立新型的師生關(guān)系
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僅源于有趣的知識、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也得益于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他們往往從自己喜愛的教師身上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怎樣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呢?不錯,教師與學生不論是在年齡上、知識水平上,還是地位上都有一定的距離。學生尊敬老師是必然的,但作為教師卻不可以唯我獨尊,覺得自己高高在上,整天板著面孔,氣勢洶洶,這樣會使學生對你敬而遠之。相反的,教師如果多接觸學生,多與他們作朋友式的交談,與他們共同探討學習方法,多聽聽學生的呼聲,就會把師生的距離拉近,對我們的教學有百利而無一害。我們要用教師的真誠的心去喚起學生的求知欲,用教師的美好形象去感染學生,與學生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guān)系。這樣,學生就會由衷地愛戴老師,感謝老師,進而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總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要靠教師多方面的努力與探索,只要我們對此高度重視,精心研究與實踐,就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