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聽覺障礙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自身生理缺陷、家庭、學校、社會因素等四個方面。通過對影響聽覺障礙兒童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具體方法和建議。
聽覺障礙兒童心理健康自我意識
一、前言
近幾年,如何有效地對聽覺障礙兒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國家、社會、家庭、心理學家、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二、影響聽覺障礙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自身生理缺陷因素
由于聽力的損失或障礙,導致聽覺障礙兒童對自我意識較為敏感,缺乏正確的自我觀念和健康、健全的情緒生活,使得他們的學習、交往等方面遇到更多的困難,經受更多的挫折,更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是指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包括父母對兒童的態(tài)度、教育方式及文化程度等方面。父母對兒童的態(tài)度和教育方式將直接影響他的心理發(fā)展狀況和行為活動特點。父母不當?shù)募彝ソ逃绞綍е侣犛X障礙兒童產生各種不同的心理問題。如果聽覺障礙兒童家長文化程度低,也會對他們心理發(fā)展的某些方面如在自責傾向、恐怖傾向等方面會產生較顯著的不良影響。
3.學校因素
學校因素包括教師的因素及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狀況等方面。教師因素包括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教師對兒童的評價態(tài)度、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等方面,而良好的師生關系對聽覺障礙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并且教師的心理健康又是兒童心理健康的先決條件。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對兒童的評價,平時對兒童的態(tài)度、教育方法都將會對兒童心理發(fā)展產生影響。
4.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主要包括社會對聽覺障礙兒童所持的態(tài)度、聽覺障礙兒童的就業(yè)狀況等。在現(xiàn)實中發(fā)現(xiàn),社會往往不能正確對待、評價聽覺障礙兒童,對他們的態(tài)度往往走向極端,使得聽覺障礙兒童心靈遭受創(chuàng)傷,發(fā)生扭曲,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問題。就業(yè)難、難就業(yè)的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也使兒童心理壓力增大,思想包袱沉重,產生悲觀、失望、自卑、缺少自信或反社會的心理。
三、聽覺障礙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學校及教師要提高對聽覺障礙兒童心理健康的認識
目前聽覺障礙兒童學校往往忽略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教師在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認識上也存在一些偏差,甚至教師本人還存在著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教師如果懂得心理學有關知識就能更好的和兒童溝通,減少導致兒童心理問題的產生的可能。因此,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針對性,要對各任課教師進行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培訓,提高對聽覺障礙兒童心理健康的認識。
2.培養(yǎng)聽覺障礙兒童的自我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意識水平
自我意識發(fā)展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兒童的心理能否健康的發(fā)展。一個人只有能正確地認識和了解自我,才能逐步樹立起自信心,保持和發(fā)展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更強的主觀幸福感和表現(xiàn)出更大的生活滿意度。而聽覺障礙兒童自我意識水平低,自我意識的產生較晚,獨立性不強,自我評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低,自尊心強于自卑感,自制力差,抱負水平不高等嚴重影響其心理健康的正常發(fā)展。因此,要教育兒童正確地進行自我認知,讓他們學會正確的自我悅納,體會自我的獨特性,然后在此基礎上叫他們去體驗價值感、幸福感、愉快感和滿足感;同時教育兒童要學會客觀、理智的看待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
3.加強對聽覺障礙兒童的聽力與言語訓練
實踐表明聽覺障礙兒童的聽力損失及言語障礙,是導致他們心理問題及社會適應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必須采取各種方法加強對兒童進行聽力與言語訓練,矯正言語發(fā)展缺陷,提高他們的言語表達能力。
4.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要有一定的載體,其主要教育渠道就是學科滲透。這就要求各任課教師要針對自己的學科特點有意識創(chuàng)設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把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本學科教學之中,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法。
5.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活動課或提供個別輔導
聽覺障礙兒童學校必須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并由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進行授課。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青春期教育等。學校還要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作為對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補充形式。教師在組織活動時,要注意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要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認識,不斷創(chuàng)造機會讓兒童去展示自己,張揚個性,完善自我,從而培養(yǎng)其健康的心理素質。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如參觀訪問、做社會調查、節(jié)假日慰問、義務勞動、各種體育鍛煉和野外訓練等活動,在活動中逐步養(yǎng)成自制、堅持、剛毅的意志品質,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增強挫折承受能力。
學校要建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由受過專門培訓的專職心理咨詢教師為兒童提供心理咨詢、輔導。
6.給聽覺障礙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師在教學中要為聽覺障礙兒童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樂于自主學習的愉快的課堂環(huán)境。教師對兒童的學習要給予更多的激勵和贊許,讓兒童能夠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教師和兒童之間要建立起一種和諧、融洽、民主、平等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把兒童從懼怕權威、缺乏自信心的卑微感中解放出來,兒童的心理品質就會在學習中得以健康發(fā)展。
7.給聽覺障礙兒童提供良好的社會支持保障系統(tǒng)
(1)國家與政府層面。國家與政府要為所有特殊需要兒童提供政策、法律、法規(guī)、制度等方面的支持與保障,要為兒童心理發(fā)展提供法律依據(jù)和保護。
(2)社區(qū)層面。良好的“社區(qū)照顧”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聽覺障礙兒童情感需求,更有利于他們心理健康發(fā)展。社區(qū)要為兒童提供良好的生存環(huán)境,要改變對兒童不正確的態(tài)度和看法,真正把它們當做社會的一個成員來看待,讓他們加入到社區(qū)的各種活動中來,讓兒童感受到社區(qū)大家庭的溫暖。
(3)組織層面。主要指聽覺障礙兒童學校。良好的學校支持是兒童心理健康發(fā)展的主要保障。學校除了對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最大限度矯正其心理缺陷外,還要做好對兒童就業(yè)前的培訓與指導,為就業(yè)做好心理與技能上的準備。
(4)家庭層面。主要是指家庭內部對聽覺障礙兒童的支持,包括情感支持、精神支持、家庭教育與指導、經濟支持、社會交往的支持、朋友的社會網(wǎng)絡支持、志愿者支持等。家庭層面的支持是距離兒童最近的社會支持形式,在兒童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美貞.聾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現(xiàn)狀與分析.中國特殊教育,2004,(4).
[2]李柞山.聽覺障礙兒童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的研究.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
[3]李慧聆等.聾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手冊.綠時代出版社,2006.
[4]李瑞江,季俊昌,張廣利.理論·實踐:殘疾兒童實踐能力培養(yǎng)研究.濟南出版社,2008.
[5]余慧娟.請蹲下來看兒童——北京師范大學發(fā)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談心理活動課.人民教育,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