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2012是不是世界末日,我們都得跟武漢談?wù)?,就像春天里種子需要與土壤來一次透徹心扉的交流,也許按部就班,但振聾發(fā)聵。
我們選取的十個人中,有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有在武漢工作的人,有離開武漢又重新回來的人,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命運繾綣,始終與這兩江交匯之地的牽系,刀劈不開火化不動,難以割舍。
生活和生存,在于我們有沒有在這片土地上傾注一些情感。
2011年,在媒體視線中出現(xiàn)有關(guān)武漢的字眼時,你會不會著重的瞄上兩眼?有好的事會為武漢高興,有壞的事會讓自己反???
在夏日的武漢看海,在冬天的武漢行色匆匆的朝家里奔,一年的奔波,有幾幀畫面從你眼中平行滑過?
武漢的變化有沒有從你在上班路上咀嚼早餐的時候、從下武漢火車站的那一刻起、從形形色色與你擦肩而過的人的面孔中……一一映入你的腦海?
東湖的大氣,江灘的旖旎,漢陽門的包羅萬象,租界區(qū)的古樸舊影,古琴臺的歷史和風(fēng)景,曇華林的故事和人情……每個人對于武漢都有一個鐘情的理由和念想。
討厭武漢的理由也很多,但比起埋怨的戾氣,身處其中的我們更愿意看著它一點一滴的改變。有時我們甚至怕我們的記憶跟不上變化的節(jié)奏,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也許就是滄海桑田。
堵車成為武漢人出行的一大難題,人們最關(guān)心的大事莫過于地鐵的建成運行,讓人期待有了地鐵的武漢是否又朝“大武漢”的目標(biāo)邁進一步。
眺望中心城市的目光也并不那么人心所向,鋼鐵叢林的城市生存規(guī)則里,另一群念舊的人會水土不服。
能滿足每個人的微小夢想,難道不是一個城市最偉大的地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