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盡艱險之后,人會重新學會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感恩,那些常態(tài)中被我們忽視的事物,變得格外珍貴。
2007年5月24日早上6點,王秋楊登上了珠峰。
那一天,她在登山日記里寫道:“忽然就在眼前,黑暗中,散落四周的不會被風吹跑的氧氣瓶已經(jīng)是頂峰再重要不過的證明了。我于是相信自己終于到了,盡管看不到遠處的群山。我原以為自己會哭的,卻沒想到在離峰頂還有最后十幾步時,我開始在心里痛快的大笑……”
此前一天,王秋楊給丈夫張寶全打了一個電話,只說了一句話:“我一定會活著回來的?!睂τ诋敃r的張寶全來說,這話非常突兀。后來他才知道,在王秋楊沖頂前夜住的帳篷外面,就臥著一具尸體,腳上穿著和妻子一樣的2007年新款的登山靴。
王秋楊是第一位到達“地球三極”(南極點、北極點、珠穆朗瑪峰)的華人女性,也是首位完成“7+2”探險活動的中國女性(登頂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及徒步南北極),企業(yè)圈只有地產(chǎn)商王石和黃怒波完成了這個目標。當然,王秋楊和丈夫張寶全也屬于地產(chǎn)圈,他們是中國先富起來的一批人。
1
王秋楊,45歲,身高一米七,體重54公斤,一頭漂亮的直長發(fā),讓人想起漫步撒哈拉沙漠的三毛。她的丈夫張寶全,因為王秋楊喜歡三毛,因此總喜歡叫她“四毛”。
童年,王秋楊跟隨當野戰(zhàn)軍副司令員的父親在福建山區(qū)生活:破爛的校舍,木訥的老師,孩子王的她帶領(lǐng)大家去搶水,和男生大打出手——當然,還有頭上養(yǎng)著滿頭快樂的虱子,睡覺的被窩里經(jīng)??梢宰コ鲆桓C一窩剛出生的小老鼠……
后來離開鄉(xiāng)村,回到了城里,先是南昌,再是南京,后來到北京,她覺得很不自在。她認為,在骨子里自己還是個山里人。
厭倦了城市生活,于是,她出發(fā)了。
王秋楊的戶外探險始于2003年,她的登山引路人是著名登山家王勇峰。自從2003年西藏之行后,王秋楊一直在想:“噢,原來人生可以這樣?!庇谑?,她漫長的探險旅程就開始了。
每次登頂?shù)穆飞?,很多遇難者的遺體在那里靜靜地躺著。那么多死亡就在自己眼前,怎么看待死亡?“不想?!币欢?,王秋楊就是這樣的心態(tài)。2010年從珠峰回來后,王石與黃怒波曾描述擦肩而過的死亡:“近在眼前,很有可能下一個就是自己?!?/p>
“如果兩條路擺在你面前,你要選擇艱苦的,它會把你最好的給榨出來。”一位藏族老人無意間說給王秋楊的話,讓她在行走多年后,忽然徹悟了行走的意義:“歷盡艱險之后,人會重新學會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感恩,那些常態(tài)中被我們忽視的事物,變得格外珍貴。”
2
不爬山的日子,王秋楊有時待在北京昌平的家。那是一所占地350畝的宅子,被稱為“柿子林卡”,因園中有一千多棵慈禧年間的柿子樹而得名,而林卡在藏語中是“莊園”的意思。普通農(nóng)家院落的大門,蜿蜒的水泥路,園子里都是自生自滅的野花,湖中的黑天鵝和院中的美國鸚鵡在享受著悠閑時光,道邊的石雕據(jù)說是漢代的文物。去過這所宅子的人,都會驚詫于它的簡潔與落落大方。
平常日子里,王秋楊的日程一般是這樣的:上午健身(她長期堅持每隔一天游泳1公里和每隔一天跑步5公里,周末練習瑜伽);中午到達辦公室,整個下午處理公司日常事務(wù);晚上7點以后還會在辦公室工作,與約見的下屬們談話,回家通常是在夜里10點鐘以后。
1987年,張寶全所在的部隊投資2萬元拍攝《一百首歌》,在這個過程中,他認識了19歲的王秋揚。他們一見鐘情,幾天相處后,分別時,張寶全向王秋楊求婚,她答應(yīng)了他。家里人激烈反對,因為張寶全比王秋楊大10歲,而且還是個婚內(nèi)人。事情后來發(fā)生了點變化,張寶全轉(zhuǎn)業(yè)到了鎮(zhèn)江電視臺,也離了婚。一年之后,張寶全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同一時期,王秋楊在北京廣播學院上學。幾經(jīng)周折,5年后,他們結(jié)了婚。接下來的故事變得順暢起來,就像王秋楊說的,他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在胡潤2008年的女富豪榜上,王秋楊以35億身家上榜,成為人們通常所說的“富一代”。張寶全說:“換個人當我老婆,還有沒有今典集團不敢說?!?/p>
王秋揚從13歲開始就自己做決定。19歲時,她決定嫁給一個比自己大10歲的男人。44歲時,她告訴兒子:“你們的爸爸媽媽都沒上過世界名校,一切都是自己選的,一旦做出決定,就應(yīng)該去付出努力?!?/p>
大多時候,她都是理智的。
3
王秋楊是個喜歡行走的人,喜歡時不時走得遠遠的,然后品嘗想念的那種滋味。她從小的理想是當考古學家或地質(zhì)工作者,去云游四方。
2005年12月,這一次出發(fā)的目的地是南極。出發(fā)前,10歲和8歲的兩個兒子,爭著把自己寫的作文念給媽媽聽,題目是《我的媽媽》。
大兒子貝貝是這么寫的:“媽媽每一次去登山冒險都錯過和我們出去玩。比如媽媽去登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時,就錯過了和我們一起去海南玩。我玩的時候也非常擔心,媽媽會不會出事?!?/p>
“還有一次媽媽去北極的時候,那天家里來了很多爸爸媽媽的老朋友,媽媽又錯過了和我們玩,和她的朋友們玩。她又很少給家里打電話,所以我非常擔心。我真希望媽媽在登山和冒險時不要錯過和我們一起玩?!?/p>
聽到這里,王秋楊有種掉淚的沖動。在她內(nèi)心深處,最有成就感的是,她是兩個男孩的媽媽,她總是帶著對他們的思念,行走在路上。但完成“7+2”后,更多的時候,她似乎開始向往另一種生活。
2010年12月29日,她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透過冬天的樹干望著很藍的天空在想,我該開始習慣不再折騰的日子了吧,不想給自己壓力和目標了,想退出了。我不是號稱自己是江湖不相忘嘛,不想再每天穿戴齊整和家人揮別,開車出門,忙忙碌碌了。那似乎已經(jīng)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了?!?/p>
她用《女人四十》這部電影來描述她所面臨的狀況:“上有老,下有小,事業(yè)上又是一個最較勁的階段,忽然間發(fā)現(xiàn),自己對周圍的每一個人都很重要,處理不好的時候,就會有一點緊張和焦慮,而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學會了接受當下?!?/p>
她很享受跟兩個兒子相處的時光。那一天,她送兩個孩子去學畫畫。車行駛在北六環(huán)上,兩邊都是金黃,燦若碎金。兩年之后,孩子們也許就要去美國讀書了,她想到了龍應(yīng)臺的一句話,“你永遠看到的都是孩子的背影”,心里瞬間多了一絲惆悵。
她告訴兩個兒子:“牧遙,牧遠,此情此景,我以后會很懷念的。我很感謝我的生命中有你們兩個人?!眱蓚€兒子看著她,樂了,告訴王秋楊:“我們永遠在一起?!彼X得,兒子懂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