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fā)脾氣打人,怎么辦
小寶2歲,很容易發(fā)脾氣。比如:看完巧虎一集之后,還想再看一集。如果家人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哭得很傷心,還會用手不停地拍打不給她看的人。對于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是應(yīng)當厲聲阻止,還是用別的方法引導呢?(杰杰媽媽)
其實孩子兩歲時已經(jīng)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行為,他也會和大人一樣有自己想做的事情。當大人無法滿足他的要求時,孩子會出現(xiàn)反抗情緒,這都是正常情況,表示寶寶已經(jīng)長大了,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所以當孩子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家長一定不能發(fā)脾氣,而要耐心地安撫他,您打他就會成為他打你或打別人的榜樣,甚至以后會更加激烈。除此之外這個階段的孩子,語言發(fā)育還不完全,當他有了意愿不知道如何去用語言表達時,也會出現(xiàn)打人的現(xiàn)象。
家長此時不妨試著和孩子說說道理,用好的詞匯去正確引導,盡量童趣些,比如和他說:“寶貝,你不能看那么久的,你看媽媽要去上班,下班了也要回家的,巧虎也會上班呀。上過班也要下班的呀,要不然她媽媽多擔心她呀,等她明天上班時我們再看吧!”或者試著教一教寶寶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又或者找一個寶寶感興趣的東西去讓他轉(zhuǎn)移注意力。
另外,在下次再看前,不妨未個約法三章:“寶寶,巧虎上班了,可以看了,但是要記住放一集后,它就要下班了?!庇眠@樣的方法,讓孩子形成規(guī)律,記住自己只能看一集。如果寶寶在看完一集后,要求再看一集時,不能答應(yīng),要知道有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還會更多。但如果寶寶做到了,可以給他一些小獎勵,但也不能過于頻繁,過多則會適得其反。
孩子缺少童年玩伴,怎么辦
小明今年6歲了,家里玩具一大堆,
可最近孩子總是提不起玩的興趣。直到昨天,家里來了小客人,孩子高興得不得了,把玩具箱拉出來,和小伙伴一起玩得樂翻了天。等小伙伴走了,孩子一邊整理一邊說“又沒人陪我玩了”。孩子缺少玩伴,我該怎么辦?(明明媽媽)
1.爸爸媽媽做好玩伴
為人父母者不要認為給孩子買了大堆的玩具,就可以放手不管。無論工作有多忙,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和他一起做游戲,感受他的快樂,分享玩的方法和樂趣,做他最好的玩伴。
2.鼓勵孩子踴躍參加集體活動
可以讓孩子去參加社會上組織的各類親子活動,參加幼兒園開展的元旦活動、國慶活動,參加少年宮組織的表演活動、DIY活動等。在集體這種廣闊的人際氛圍內(nèi),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勇氣,增進幼兒與他人交往的經(jīng)驗,使幼兒變得自信、大方、合群。
3.尋找童年時期伙伴
家長要為孩子擴大交往范圍,家長可以為孩子尋找童年的玩伴。家長可以給孩子建立一個“玩伴圈”,幾個家長建立聯(lián)系群,經(jīng)常串門,不定期地相約出去游玩。這樣不僅給孩子找了童年的玩伴,還給孩子的學習帶來了很多的好處。
說服教育不管用,我該怎么辦
兒子上中班了,我一直堅持說服教育為主,但變得越來越不管用了。有時對于他的不是,我還沒開始說教,他搶在我前面就把我要說的話背完了,弄得我哭笑不得。我該怎么辦呢?(果兒媽媽)
說服教育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善惡,提高道德水平的一種方法。無論何種教育方法中都離不開說服教育,因此,說服教育是一種很重要的教育方法,也是現(xiàn)在家庭中父母常用的教育方法。
果兒對于媽媽以往的說教內(nèi)容都會背了,說明他沒有真正理解自己錯了。果兒媽媽可能對說服教育的方法有待重新認識,孩子犯錯后,必須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以后必須改正這樣的錯誤等。平時孩子如果發(fā)生相同的錯誤,父母只是相同內(nèi)容的說教方法,會使孩子厭煩、反感,甚至模仿。孩子的年齡尚小,自我控制力較差,說服教育后允許孩子有一個改正的過程,需要父母學會等待,耐心再耐心。
中班孩子規(guī)則意識剛剛萌芽,是非觀念還比較模糊。果兒媽媽還可以適當運用其他一些教育方法,比如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給孩子正確的示范;通過一些故事、兒歌等加強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多鼓勵、表揚,少指責、批評,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