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有朋友請書法家吳雪君題寫“快樂”二字。
他先以篆書寫了一遍。鐵線篆,筆道很細(xì),曲折宛轉(zhuǎn),古樸大方。朋友看著很好。他卻搖了搖頭,將宣紙揉成了一團(tuán)。
后來,他以隸書再寫了一遍。粗放的筆道,很大氣。朋友看著也很好。他卻又揉成一團(tuán),扔到地上去了。
他以楷書寫了一遍。方正穩(wěn)妥,不溫不火的字,想來掛在墻上,會讓人心平氣和。他停下筆,端詳起來。這回該滿意了吧?
過了一會兒,他又在這張紙的空白處,寫草書“快樂”,把紙寫滿了。
換了一張新宣紙,他用大筆蘸濃墨,寫了行書的“快樂”二字。
他這才放下筆,說:“就是它了。”
朋友問他:“剛才那幾個不都很好嗎?”
“好是好,但篆書的快樂太纖巧,隸書的快樂太張揚(yáng),楷書的快樂太拘泥,草書的快樂太飄忽,感覺都配不上‘快樂’二字。你看,這行書,用大筆蘸濃墨寫的,既沉實(shí)厚重,又如行云流水一樣流暢、自然,這才是真正的快樂。”
素材解讀
每個人的快樂觀不盡相同,書法家吳雪君放棄了隸書的張揚(yáng)、楷書的拘泥、草書的飄忽,獨(dú)愛沉實(shí)厚重又流暢自然的行書體書法作品,這不只是一個書法追求的問題,從中演繹出了他的快樂觀
沉實(shí)厚重不事張揚(yáng)。一個人生活得快樂與否,其實(shí)與客觀外界沒有必然聯(lián)系,因?yàn)榭鞓放c否往往是一個人的心態(tài),正如書法家吳雪君題寫“快樂”二字時,他覺得只有行書的沉實(shí)厚重與流暢自然才是快樂一樣。也許有人就認(rèn)為纖巧的篆書就是快樂,張揚(yáng)的隸書就是快樂,拘泥的楷書就是快樂,飄忽的草書就是快樂,生活是紛繁復(fù)雜的,可以說時時處處都需要我們?nèi)ケ孀R、去選擇,就如書法家一次又一次地拋棄已成作品,最終選擇了行書來書寫“快樂”一樣。選擇的標(biāo)準(zhǔn)是什么?首先應(yīng)該是適用自己的,自己感覺滿意的就是最好的。
運(yùn)用角度:快樂觀 心態(tài) 拋棄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