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清
【摘 要】在教學上,如何提高教學質(zhì)量,如何做才能有利于學生整體水平的發(fā)展,是現(xiàn)在教學的關注點。那如何提高農(nóng)村初中學生的英語整體水平呢?本人結合自己的實踐,談三方面粗淺的看法:①努力控制學生的兩極分化;②教師要強化學生的“情感意識”;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
【關鍵詞】整體;情感意識
本人在農(nóng)村初中執(zhí)教英語已有10年有余,教過第一期新課程中的全部課程和第二期新課程七、八年級的課程。雖沒有什么經(jīng)驗可言,但在與學生的朝夕相處中,就如何提高農(nóng)村初中學生英語整體水平,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撰寫了其中的一些做法與體會。在此我結合自己的實踐,談一些粗淺的看法,與同行共同探討。
一、努力控制學生的兩極分化
初中學生英語成績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尤其是農(nóng)村學生,所處信息閉塞,不能及時獲取外界的最新信息,對英語不夠重視,兩極分化嚴重,面臨實際情況,本人認為要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應十分重視其起始教學,設法讓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初中英語是一門全新的起始學科,雖然在小學階段,學生已經(jīng)接觸了基礎的英語,就初中英語知識而言,大家都位于同一起跑線上。由于其年齡特征和起初的教學內(nèi)容簡單,學生學習興趣大,勁頭足,但這種興趣是短暫的,不穩(wěn)定的,所以教師在知識傳授的同時,須十分重視英語的起始教育,把握機遇,想方設法延長學生的興趣并使其轉化為動力。
本人在起始課中,向學生廣泛介紹英語的重要性: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人用英語交際;大部分商業(yè)信件都是用英文寫的;四分之三的書報用英文編排的;一半的電話用英語打的。從這些數(shù)據(jù)來強調(diào)英語作為世界上的第一大語種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地位,甚至還對學生說英語在我國改革開放中的重要作用,在周圍日常生活中也廣泛存在,并告誡學生心中必須明白我們?yōu)槭裁匆獙W英語,而且還必須要好好學。只要把英語學好,以后自己就可以看懂用英文寫的各種雜志,可以更好地操作計算機,可以同外國人經(jīng)商,可以獲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比如,中國申辦奧運需要英語,舉辦奧運會迎接全世界的朋友更需要英語,讓學生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要求學生留意收集英語信息,并相互交流,這一舉措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較好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表演內(nèi)容,積極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講英語,組織學生表演不同的角色,使學生養(yǎng)成學習英語的好習慣。對小學期間英語基礎不扎實的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指導學生接受好的學習方法,使他們樹立信心,盡可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來縮小與尖子生之間的差距,減小學生的兩極分化。
其次,因材施教和及時進行課外輔導是保持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基本策略。由于學生學習習慣、意志毅力、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學生的英語成績必然會有分化,但要減小差距,務必要保持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英語教師對此負有重要的責任。面對這種情況,本人重視因材施教的策略,確定了對后進生的教學目標,從基礎著手,如識記重點單詞、句子,朗讀表演對話、課文,鼓勵他們回答課堂上的一些簡單問題、基本問題,并努力完成中等難度的題目。
二、教師要強化學生的“情感意識”
提高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效益是教師課堂教學的追求,而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的核心是怎么看待每個學生,是否相信他們的學習潛能,是否尊重他們的人格,是否設法幫助他們發(fā)揮潛能和個性。贊可夫曾經(jīng)說過:“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毙睦韺W的研究也表明,學生的情感易于被激發(fā)。學生的認識活動一旦有情感參與,他們認識世界就更生動,更豐富,更深刻。所以在外語學習中,情感意識在英語課堂中顯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像2003年突如其來的SARS為例,在上課的時候,首先關注學生的身體狀況,看是否有學生因病而缺席的,或者精神狀態(tài)不佳的,要仔細詢問,了解清楚,叮囑大家注意身體。就是這些看上去極為簡單的問話,既可以讓學生感到親切,也起到了語言交流的作用。例如,教師(T)問:“How are you doing?”,“You look so tired. Did you go to bed very late last night?”,“If you have a fever , please tell me.” ,“ Take care of yourself.”學生(S)答:“I feel terrible.”,“I have a headache.”,“I watched a football match on TV last night. My favorite team won.”,“I am sorry, I am afraid I must go to have a rest.”等等。在這些簡單的對話當中,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講授者,而是一個交流者,師生是良好的交流伙伴。教師不可以板著面孔,不停地挑剔學生的語言錯誤,而是應該不斷地以微笑、點頭來鼓勵學生,使對話交流得以持續(xù)地進行下去。而且,教師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有話可說,可以進行誘導性的提問。尤其對于一些英語基礎不太好的學生,他們更需要教師的重視,更需要恢復自信心,這樣一來,他們對自己的學習就會越來越有興趣。興趣與成績成正比,他們的學習興趣越濃,所學的知識也就越多,學習的動力就越強烈。最終,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有效地發(fā)揮,教學活動自然向預定目標前進。
三、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
新課程能否順利推行,一要看新課程的內(nèi)容是否適合學生學習,即要有好的內(nèi)容來吸引學生;二要看教師是否能勝任新課程,即要有好的教師來教學生。身為英語教師,我們應首先承擔起自己的重任——用多姿多彩的課堂來吸引、感染學生,向學生展示英語教育應有的魅力,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異,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我們教師自身應不斷“充電”才能有足夠的能量釋放給學生,才能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教師可以通過自學、函授等多途徑來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教師還應經(jīng)常通過各種渠道以口頭和書面無記名的形式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來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案;經(jīng)常與同行進行交流,實行經(jīng)驗共享;向校教務處或中心學校教務處建議聘請同行專家作講授、指導;教研室“送教下鄉(xiāng)”的活動來本校來開展。這樣教師可以靠自己淵博的知識、豐富的經(jīng)驗和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來吸引學生、影響學生,使學生由喜歡老師到喜歡課程,這種現(xiàn)象可以說在學校里是常有的。因此,教師就需要通過努力學習來提高自己,使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榜樣,進而使學生喜歡自己、喜歡英語課。
總之,要提高農(nóng)村初中學生的整體水平,不是一日之功,教師必須付出大量的心血。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照顧和幫助他們,要耐心細致地進行有效的學習方法的指導。我們英語老師做到與班主任、各學科老師、家長等各方面密切配合,齊抓共管,我敢肯定地說,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一定會是輝煌的、可喜的。
參考文獻:
[1]邵瑞珍.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皮連生.教學心理學[M].上海:華東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