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林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起作文,教師搖頭,學生嘆氣,把作文視為語文學習中的“攔路虎”,即使是作文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也寧愿多做些基礎知識題,也不愿做作文,這種狀況著實令人擔憂。下面,我對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作文教學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高中生作文寫作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知識面狹窄,不貼近實際生活,寫作材料胡編亂造
相當部分的學生經(jīng)常閱讀的課外讀物是卡通漫畫小冊子,這類讀物的語言及內(nèi)容都比較幼稚簡單,對于提高高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不大。卡通漫畫書中的語言,很多都很不規(guī)范,對學生語言學習有一定的負面影響。課外閱讀活動中,真正能在閱讀中認真欣賞品味的人寥寥無幾。
2.缺少創(chuàng)作素材,學生沒有意識采用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中心思想,流水賬式的文章居多
由于課業(yè)負擔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們現(xiàn)在的高中學生普遍存在知識面狹窄的現(xiàn)象,許多學生整日奔波于家和學校兩點一線之間,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課內(nèi)知識的學習上,對于與課內(nèi)知識無關的事一問三不知,寫出來的文章“套文”的現(xiàn)象非常明顯,或“千人一腔”,或脫離生活,內(nèi)容蒼白乏味。他們?nèi)狈Φ氖谴罅康恼n外知識和生活實踐的經(jīng)驗積累。
3.作文不善于構思
結構是文章的骨架,它是為文章主旨表述需要而服務的。初中階段,學生基本掌握了總分式,總分總式,分總式的結構方式,這為學生寫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畢竟寫作沒定式之規(guī),學生難免犯糊涂,不能將材料和主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也不能將材料有序地排列組合在一起。師生要知道,文章結構脈絡是作者思路的外化形式,文章的結構合理才符合文章構成的發(fā)展規(guī)律。
二、結合高中作文教學實踐,我對提高高中生作文寫作能力的幾點探索
1.以生為本,將作文教學融入生活中,激發(fā)寫作興趣
生活猶如源泉,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寫作文的興趣。當學生對某一件事產(chǎn)生興趣之后,他就會懷著愉快的心情去嘗試挖掘生活中有趣味有價值的寫作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要激發(fā)學生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喚起寫作欲望。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的時候,特別是初中階段的學生,更是喜怒無常,但自我意識又強,不愿意向他人傾訴。抓住學生的這一個性,我經(jīng)常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借助課內(nèi)優(yōu)秀文章的教學創(chuàng)設作文情境,鼓勵學生通過口頭或隨筆的方式,大膽傾訴。比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車站送別場面時,作者對父親的“背影”作了具體的描繪。父親胖胖的身軀,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蹣跚,艱難地爬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這個鏡頭表現(xiàn)了父愛子之情,使兒子感動得流下眼淚。讀罷學生也是熱淚盈眶。有此我抓住這一情境,讓學生當堂練筆,抓住自己的父親關心自己一細節(jié)來刻畫。學生頓時有話要訴,有事要寫。
2.對學生賞識,有“閃光點”就及時、積極鼓勵
教師要幫學生從心理上消除這種畏難情緒。讓學生正視寫作,明白寫作其實并不是很難。尤其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應盡量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用委婉的話指出不足之處。同樣,在作文中,有些學生的習作并不見佳,但在用詞、組句等方面有一點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我們也應多給予贊美,激發(fā)其寫作的興趣。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中的亮點,甚至有時候我們要用放大鏡去尋找學生寫作中的一點點閃光之處,并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改變評語的傳統(tǒng)說法,觸摸學生的心靈。給每個學生的作文本上我都給寫上一段鼓勵性的語言。這種做法很是見效,學生很受鼓舞。比如書寫有進步的學生,我也會及時表揚激勵“和上次相比,有了質(zhì)的飛躍,加油,望一如既往!”,作文稍有進步的學生,我會告訴她“你很有文采,再接再厲,不久的將來,相信你會成為一個作家,或者“欣喜看到你的進步,有你這樣的學生是我的驕傲”……有時候,對他們的評價確實有些高了些,但我心里明白,像他們這類作文成績較差的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渴望這樣的肯定,需要這樣的激勵。
3.延伸課外,建立開放式作文素材庫
定格“生活小鏡頭”。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如果把它們記錄下來,也許就是以后作文時一個很好的素材,不然就是過往煙云,等到作文時,哪怕你搜遍記憶的角落,也想不起任何一點有關的內(nèi)容。因此,“生活小鏡頭”這本記錄本就孕育而聲了,讓學生把從報紙上、電視上看到的重大的、有意義的新聞記錄下來?!吧钚$R頭”就成了同學們作文內(nèi)容的源頭、活水。
4.實行“二次改”的作文評價模式,注重提倡讓學生參與處理作文
具體做法是,專設一節(jié)評議課,每四人為一小組,教師明確修改、評議的具體項目及要求,首先個人評,再小組議,再互相傳閱原稿及評議意見,最后由小組長集中大家智慧,完成定稿。同時,日常作文嘗試采用了“作文積分制”。我預先制定好一張作文成績積分表,并按一定的要求進行加分、扣分。如書寫較好的,加1~5分;字數(shù)在600字以上,加5分;優(yōu)秀作文加5分;沒有交作文扣3分,遲交作文扣2分等等。月末、期末統(tǒng)計起來分類獎勵。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不交遲交作文的現(xiàn)象沒有了,書寫潦草的現(xiàn)象也減少了,作文中的不良習慣得到了較好控制。
總之,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作者用心靈去體悟世界,讀者也必須用心靈去感悟。往往“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才能體會匠心獨運,工夫在言外之處。所以,要提高寫作能力,必須進行實實在在的語言教育,教育學生通過反復吟詠、仔細咀嚼、認真品評,把握語言的穿透力,領會文字背后的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