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辰 馬繼光
鼻尖皮膚缺損因涉及面部美容問題所以治療起來比較棘手。目前的治療方法多選用皮瓣。本文報道1例鼻尖血管瘤切除術后鼻尖缺損鼻唇溝皮下蒂皮瓣修復病例,分析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患者女性,49歲,因“鼻尖植皮術后外形不滿意12年”就診。12年前行鼻尖血管瘤切除術及鼻尖游離植皮術。查體:植皮區(qū)位于鼻尖中部偏右,面積約2.5cm×2.0cm,顏色較周圍皮膚深,與周圍正常組織界限清晰。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排除手術禁忌。
2手術方法及結果
該病例手術均在局部浸潤麻醉下完成,分鼻唇溝皮下蒂島狀皮瓣Ⅰ期修復術及Ⅱ期斷蒂皮瓣舒平術。
2.1 鼻唇溝皮下蒂島狀皮瓣修復術:沿右側鼻唇溝縱向設計皮下蒂及鼻唇溝皮瓣。以右側內眥部和鼻根間為蒂的基底。先在蒂部皮膚切口上,切開皮膚全層至皮下,向兩側作銳性剝離掀起皮瓣,顯露皮下蒂,按皮瓣的寬度切開蒂部及皮瓣達深筋膜,將皮瓣及蒂部掀起。自蒂部近側端向鼻端缺損處分離皮下隧道,將皮瓣通過隧道轉移至鼻端缺損處,與缺損部四周皮緣縫合,供區(qū)直接縫合。術后創(chuàng)面甲級愈合,供區(qū)未形成繼發(fā)性缺損。術后1月復診,皮瓣成活良好,但右側鼻唇溝形態(tài)欠佳(如圖1)。
2.2 島狀皮瓣斷蒂舒平術:Ⅰ期術后30天行斷蒂手術,將鼻唇溝皮瓣蒂部向右側鼻唇溝處轉移, 恢復原解剖位置。術后1周,雙側鼻唇溝基本對稱。術后1周復診鼻外形輪廓及視覺效果較好,獲得滿意的面部形態(tài)及美學效果(如圖2)。
3討論
鼻唇溝皮瓣色澤、質地與受區(qū)一致,皮瓣轉移操作簡單,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小范圍組織缺損的修復[1]。該區(qū)域任意皮瓣主要借助于鼻唇溝區(qū)域豐富的真皮下血管成活,任意皮瓣的長寬比例可達4:l[2]。皮下蒂增加了皮瓣的自由度,沿伸了皮瓣修復的范圍。術后供區(qū)瘢痕隱存于鼻唇溝內,對外觀影響不明顯。手術操作需注意以下問題:①供區(qū)面積應比受區(qū)面積稍大,有足夠的長度和寬度,以確保無張力縫合。蒂的寬度需與皮瓣的最大寬度一致,以保證足夠的血供;②皮瓣應為全厚皮瓣,保留完整的真皮下血管網,越近皮瓣蒂部皮瓣的厚度應越厚[3];③隧道要足夠寬松,以免影響皮瓣血供,影響皮瓣成活率。
總之,皮下蒂鼻唇溝皮瓣具有操作簡單、實用、易掌握、成活率高、并發(fā)癥少、臨床效果滿意的優(yōu)點,故在鼻尖缺損修復中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周柯,范飛.面動脈逆行島狀頰肌粘膜瓣及額部擴張皮瓣全鼻再造6例效果觀察[J].重慶醫(yī)學,2006,35(18):1692.
[2]貢振揚,王延生,紀宏志,等.用鼻唇溝皮瓣修復鼻部缺損[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4,21(8):696-697.
[3]王鴻,廖天安,蔣封運,等.鼻唇溝皮瓣在鼻唇缺損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22(7):8788.
[收稿日期]2012-04-05[修回日期]2012-06-23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