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邕寧壯族“八音”分析與研究

    2012-04-29 07:46:38王鑫安
    科技資訊 2012年19期
    關鍵詞:八音壯族樂隊

    王鑫安

    摘 要:邕寧壯族八音是壯族南路八音的典型代表,與北路八音遙相呼應,它們共同組成了獨具特色的壯族八音。文章從邕寧壯族八音的歷史淵源、組織形式、活動場合與社會功能、表演形式及音樂特征等多個側面對其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究,為壯族南、北路八音的比較研究以及深入挖掘壯族音樂文化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邕寧壯族八音研究

    中圖分類號:J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a)-0247-02

    八音一詞最早出自上古時代,泛指音樂,至西周,人們把各種樂器按制作材質(zhì)不同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是為“八音”,又稱“八音分類法”。此外,當前遺存且廣泛流行于民間的一種器樂合奏形式也稱為“八音”,這兩種八音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聯(lián)系,學界目前還沒有得出確切考證結論。本文所述“八音”是這種民間器樂合奏形式。

    邕寧位于廣西南寧東南部,2005年南寧市撤銷邕寧縣,成立南寧市邕寧區(qū),下轄蒲廟鎮(zhèn)、新江鎮(zhèn)、那樓鎮(zhèn)、百濟鄉(xiāng)、中和鄉(xiāng)5個鄉(xiāng)鎮(zhèn),總人口約32.39萬人,壯族占其總人口的94.59%。[1]邕寧八音是廣西壯族南路“八音”的典型代表,也是廣西民間吹打樂的一個縮影,特別是申報成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后,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民間藝人的積極推動下,正煥發(fā)出新的勃勃生機。

    1歷史源流之謎

    邕寧八音乃至壯族八音的起源至今仍是個迷,目前學界有兩種說法比較常見,一說是引用南宋周去非撰的《嶺外代答》卷七·樂器門“平南樂”的記載:“廣西諸郡人多能合樂,城郭村落,祭祀、婚嫁、喪葬,無一不用樂。雖耕田,亦必口樂相之,蓋日聞鼓笛聲也。每歲秋成,眾招樂師教習子弟,聽其音韻,鄙野無足聽,唯潯州平南縣,系古龔州,有舊教坊樂,甚整。異時有以教坊得官,亂離至平南,教土人合樂,至今能傳其聲。”[2]認為南宋時期從漢族地區(qū)傳入的“鼓笛之聲”是壯族八音的濫觴;另一說是根據(jù)八音藝人的回憶,認為壯族“八音”形成于清代,盛于清末民初。民初,蒲廟那路一帶,在農(nóng)村舉辦婚嫁、祝壽、新居落成、迎賓等喜慶活動時,大家都請“八音班”吹奏,因此,壯族八音就十分盛行,1915年左右,在蒲廟那路,以黃大紀等人為主的壯族七人八音班就很馳名(現(xiàn)還遺有該班直徑近一米的大鈸和一面16斤的大銅鑼)[3],壯族八音起源于清代這一說法,盧克剛教授在其《廣西少數(shù)民族“八音”考》中也從南路“八音”的主奏樂器嗩吶傳入廣西的時間推理上得到了一定的理論支持。然而,無論哪種說法,目前都沒有確鑿證據(jù)給予強有力地支持,因此,壯族“八音”的起源仍需繼續(xù)研究。

    2邕寧壯族八音的組織形式

    2.1 樂隊人員構成

    筆者在田野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最早的邕寧八音樂隊主要由男性構成,而如今的人員構成十分豐富,男女老少皆有,特別最近幾年很紅火的女子八音隊更是異軍突起,大有后來者居上之勢。以筆者調(diào)查的那路女子八音隊和新江娘子齊鳴八音隊為例,兩支女子八音隊,各有40多人的規(guī)模,隊員大多是農(nóng)村婦女和小商人,最初的男隊員已所剩無幾,且主要從事教習、組織排練、管理宣傳等工作。這兩支女子八音隊在第一、二屆邕寧壯族八音文化藝術節(jié)比賽中,連續(xù)兩年分獲一二名的好成績,并多次應邀參加區(qū)內(nèi)外各種慶典活動,隨著知名度的不斷攀升,中央電視臺、廣西電視臺等分別對她們作了專題報道,她們演出的范圍也從廣西擴大到全國。此外,那路村還有“小學生女子八音隊”,全部由2到4年級的少先隊員組成,在各種比賽和演出活動中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2.2 樂隊編制

    邕寧壯族“八音”的樂隊由大、小嗩吶、鼓、鑼、镲、鈸、二胡、秦琴和壯族岳鼓等組成,為壯、漢樂器的結合?,F(xiàn)在的八音樂隊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八件樂器了,特別是近幾年,樂隊編制更趨向龐大,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嗩吶數(shù)量的增加。一個40人的八音樂隊,嗩吶就有30余支,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個嗩吶隊,再根據(jù)各樂隊具體情況加上鼓1面、鑼2面、镲2個、鈸2個等。表演時,鼓作為指揮者,嗩吶作為主奏樂器,鑼鼓齊鳴演奏起來頗具聲勢。二是樂器種類的增加。除增加嗩吶數(shù)量外,很多邕寧八音樂隊還根據(jù)各自實力,在樂隊中加入不同種類的樂器,如四人齊擂的大鼓、五孔笛(壯族樂器)、腰鼓、高胡等樂器,使得邕寧壯族八音的樂隊編制更加豐富,規(guī)模更加龐大,遠遠超過最初的八音班。因此,與其它地方的八音樂隊相比,邕寧八音的樂隊不僅規(guī)模大,而且樂器更趨向大型化。

    3邕寧壯族八音的活動場合及表現(xiàn)形式

    3.1 活動場合及功能

    邕寧壯族八音最初是為民間的婚喪嫁娶、祝壽、新居落成、迎賓等活動服務的,如今,雖然民間的民俗活動還有八音參加助興,但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政府重視程度及邕寧八音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參加重大慶典表演、進行政策宣傳與文化交流等已成為其新的活動陣地。筆者在采訪中得知, 2010年,僅那路村女子八音隊就參加各類演出22場,從參加“邕寧城區(qū)五周年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匯演”到“泛北部灣經(jīng)濟合作論壇迎賓演出”再到“邕寧區(qū)民族文化、孝道文化宣傳演出”都能看到其身影,現(xiàn)今的邕寧八音已大大拓寬了其活動范圍、功能和社會影響。

    3.2 表現(xiàn)形式

    壯族八音從演奏形式上,可分為行奏與坐奏兩種形式。行奏即一邊行進一邊演奏,主要用于迎娶新娘、舞獅、舞龍、送葬等禮儀活動,樂隊行進中圍繞鼓廂或鑼鼓車演奏(行奏)[4]。坐奏是八音樂隊圍坐在主人家的八仙桌周圍演奏,主要在祝壽、紅白喜事、祭祀、賀新居落成等儀式活動時運用。隨著近幾年邕寧八音社會演出活動日益增多,一種新的演奏形式便應運而生,即排列變換不同的隊列造型,以舞臺呈現(xiàn)的方式進行演奏。這種演奏形式的產(chǎn)生有其前提條件和物質(zhì)因素,主要是樂隊人數(shù)、編制的大幅增加和社會演出的需要,這種新形式,不僅能烘托氣氛,而且兼顧到觀賞性,這是邕寧八音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新現(xiàn)象,對其以后的發(fā)展需要繼續(xù)加以研究和關注。

    邕寧壯族八音從演奏風格來分,又分為文場和武場兩種形式。武場“八音”只用嗩吶,配以鑼、鼓、鈸等打擊樂器,氣氛熱烈歡騰;文場“八音”主要由絲竹樂器和輕型打擊樂器演奏,配以人聲清唱,風味輕盈飄逸,優(yōu)美動人。[5]文場演奏最初與粵劇、邕劇緊密相連,當?shù)厝罕娖刚垜虬酁樽邸⒒榧?、新居落成等演奏助興,如今隨著邕寧八音的發(fā)展,文場八音已不多見,多是武場八音演奏。

    4邕寧壯族八音的藝術特征

    4.1 演奏曲目

    由于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現(xiàn)代音樂文化的影響,邕寧壯族八音兼收并蓄外來音樂,其演奏曲目十分豐富,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tǒng)曲目,傳統(tǒng)曲目又分為廣東音樂和本土音樂,廣東音樂如《步步高》、《平湖秋月》、《旱天雷》等,本土音樂主要來自本土戲曲曲牌和當?shù)孛窀?如《迎賓曲》、《得勝令》、《酒歌》等。另一類是現(xiàn)代曲目,現(xiàn)代曲目主要是創(chuàng)作曲目和現(xiàn)代音樂改編曲,創(chuàng)作曲目主要由八音藝人或專業(yè)人士創(chuàng)作,如《那路新唱》、《山村小調(diào)》、《歡樂壯鄉(xiāng)》等,現(xiàn)代音樂改編曲有很多,主要是根據(jù)當下流行歌曲改編而成,如《大地飛歌》、《開門紅》、《美麗心情》等。從上可以看出,邕寧八音的演奏曲目正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與時俱進,其不僅僅局限于一些傳統(tǒng)曲目,而是不斷吸納新的音樂元素充實自己的曲目庫,努力跟上現(xiàn)代人的審美變化并滿足其需求,這是邕寧八音不斷發(fā)展壯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4.2 音樂特征

    邕寧壯族八音目前正經(jīng)歷著許多變化,但總體而言,其音樂特征仍有規(guī)律可循。從旋律音調(diào)來說,邕寧八音曲調(diào)歡快熱烈而簡單質(zhì)樸,速度較快,節(jié)奏節(jié)拍多采用一板一眼(2/4拍子)的節(jié)拍形式,部分采用一板三眼(4/4拍子)節(jié)拍,也有時出現(xiàn)散板的自由節(jié)奏,如《黃瓜滴水》的中段,有板無眼(1/4拍子)的流水板節(jié)奏,如《六坡令》前段為一板三眼,中間部分轉為有板無眼的流水板,結尾又轉回為一板三眼,先后三次變換節(jié)拍,表現(xiàn)出其節(jié)奏豐富多樣。

    邕寧八音演奏的曲目一般短小精悍,無論是傳統(tǒng)曲目或是現(xiàn)代曲目,篇幅都比較小,傳統(tǒng)曲目大多屬于單曲牌體,現(xiàn)代曲目也都是曲式結構簡單規(guī)整,利于演奏的小曲子。從調(diào)式調(diào)性上看,傳統(tǒng)曲目主要采用五聲調(diào)式,有的是純粹采用官、商、角、徵、羽五正聲的五聲音階,而大多數(shù)則是在五正聲基礎上加入偏音變宮或清角的六聲音階,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加變宮的六聲音階,也有個別同時使用變宮和清角兩個偏音的七聲音階,變徵和清羽(閏)兩偏音則沒發(fā)現(xiàn)有使用?,F(xiàn)代曲目調(diào)式調(diào)性種類較多,有西洋大小調(diào),也有民族調(diào)式等,不再一一列舉。

    5結語

    邕寧壯族八音是伴隨著當?shù)孛袼自谟凭脷v史中生存下來的民間器樂樂種,與當?shù)厝藗兊纳罘绞?、審美習慣緊密相連,傳統(tǒng)的邕寧八音隨著外來文化的沖擊和人們審美習慣的改變而逐漸萎縮。在此情況下,一部分八音藝人把外來音樂加以有機借鑒和吸收,融合進傳統(tǒng)的邕寧八音中并對其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適應當今社會需要及人們的審美需求,從而煥發(fā)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特別是在邕寧八音正式申請成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后,各級政府對其重視程度越來越高,2010年,邕寧區(qū)政府設立了“邕寧八音節(jié)”,使其活動長期化,不僅為保護、發(fā)揚、創(chuàng)新邕寧八音提供了官方支持,也使其成為廣西南寧的一張文化名片,引來許多專家學者和大批游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邕寧壯族八音定能趁著這股東風不斷發(fā)揚光大,呈現(xiàn)出更好更新的面貌。

    參考文獻

    [1] 邕寧區(qū)政務信息網(wǎng)[EB/OL].http://www.yongning.gov.cn/contents/3/31452.html.

    [2]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M].人民音樂出版社:北京,1981.

    [3] 仲思東.“邕寧壯族八音”從壯鄉(xiāng)走向世界[N].南寧日報,2010-9-27(5).

    [4] [6][7]盧克剛.廣西少數(shù)民族“八音”考.藝術探索[J].2005,19(5).

    [5] 傳承百年的“壯族八音”[EB/OL].http://www.plcsky.com/yl/xqyz/185887.shtml.

    猜你喜歡
    八音壯族樂隊
    《八音的秘密》
    天天愛科學(2022年9期)2022-09-21 05:23:42
    壯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花的樂隊
    壯族民歌“喜”的情感表達
    花的樂隊
    “壯族三月三”來對山歌
    樂隊指揮
    鄉(xiāng)村八音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12
    布依八音坐唱
    “八音組合”赴黑龍江省演出拉開國內(nèi)巡演序幕
    音樂生活(2014年9期)2014-09-04 09:29:36
    南康市| 铜陵市| 新乡县| 嘉荫县| 崇义县| 耿马| 海林市| 柳江县| 伊宁市| 衡东县| 九江县| 岢岚县| 漾濞| 黄骅市| 云霄县| 恩平市| 枞阳县| 定兴县| 济南市| 宁津县| 丹阳市| 梁平县| 东光县| 玉龙| 汝阳县| 万州区| 益阳市| 大余县| 家居| 蛟河市| 锡林郭勒盟| 长子县| 礼泉县| 莱州市| 伊春市| 遂溪县| 营山县| 高尔夫| 石林| 广水市| 安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