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芬平
摘 要:《電工學》是一門技術基礎課,教學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本文以分析學生心理為出發(fā)點,從開講設計和氛圍營造、強化實踐和考核評價等方面討論了提高其教學質量的方法。
關鍵詞:學生心理教學氛圍實踐驗證考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a)-0169-02
在技工教育教學中,《電工學》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和實用性都有很強的技術基礎課,主要研究電與磁的基本理論。通過學生應獲得電氣專業(yè)課程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習后續(xù)課程打好基礎。在技工教育教學實踐中,由于知識教學抽象,學生較難接受。怎樣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呢?這首先需要我們研究學生心理,使課堂教學能適應和促進學生的心理發(fā)展。
1設計精巧開講,克服畏難心理。
課堂教學開講的方法盡管豐富多彩,然而目的卻只有一個,就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引起興趣。出色的開講藝術,猶如說書的開頭、評彈的開篇、戲劇的序幕,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安定學生的情緒,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牽動他們的情思,調動他們思維的積極性?!峨姽W》不僅在每一章之間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而且在每一節(jié)的內容上也有較強的聯(lián)系性。除了傳統(tǒng)的對上節(jié)內容的復習提問以外,我們可以利用各種新穎有趣的方法進行開講。例如,如在講“復雜直流電路”時,我先用示教板演示兩個簡單的直流電路,讓學生從直觀上看到電流、電壓、電阻,三者之間符合歐姆定律,然后將兩個簡單電路組成復雜電路,讓學生發(fā)現(xiàn)這時回路中的電流、電壓、電阻三者之間已經不符合簡單電路的計算規(guī)律,不能運用歐姆定律和電阻串、并聯(lián)的知識,進行計算。我們必須引入新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不僅保證了每節(jié)內容之間的系統(tǒng)性和連續(xù)性,同時也讓學生很快被吸引,進入聽講狀態(tài)?;蚬膭顚W生自己動手按課堂內容做出電路,用他們自己的作品演示開始新課的講解,增加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克服畏難心理。
2營造求知氛圍,激發(fā)求知欲望
首先,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情境,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內容安排,而且要重視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的設計。課堂提問是開啟學生思維、傳授知識、控制教學流程、進行課堂反饋的重要手段,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成敗。問題教學法作為一種常用的、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有著深刻的心理學基礎的。提問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設疑問難在于引起思考。思考,這是學生智力發(fā)展的起點,也是推動他們積極學習一種力量。課堂教學如果能千方百計地使學生的腦了真正轉動起來,使他們處處、時時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那就會取得極大的成功。提問要顧及學生的心理特征、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因此,提問要難易適度,問題要明確集中,切忌過多或過少,過多,學生沒有回旋余地,對所學知識難以參與的機會,從而產生厭倦情緒。要設計好提問,需要教師課前深入鉆研教材,研究學生心理,尋找教材的知識點與學生興趣點的結合點。設計問題要包含矛盾,心理學研究證明,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生,他們平時都有一種相對的心理平衡狀態(tài),如果學生原有知識經驗與新接受的信息不相適應時,學生原有的心理平衡就被打破,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力求統(tǒng)一矛盾,使心理狀態(tài)趨于平衡的內在要求,也就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學生就有了探求新知的情感沖力,就會自覺地去探求未知。例如,學習變壓器的構造及工作原理時,通過實物以及學生自述其所知的變壓器用途,設問題:(1)變壓器主要的結構有哪些?(2)變壓器是如何實現(xiàn)變壓的?(3)變壓器在實現(xiàn)變壓的過程中物理量有哪些變化?問題由易到難,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課堂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產生學習興趣。如果課前設計好的提問,提問時學生的情緒反應不佳,就要及時調整、切莫死板。
其次,充分多媒體進行模擬,為學生創(chuàng)設貼近真實、自然的學習情境,縮短了學生與認知材料之間的距離。例如:在磁與電磁章節(jié)的“楞次定律”教學中,研究金屬線圈中的磁通變化產生感應電流規(guī)律時,以多媒體動畫的形式“模擬”演示電流和磁場變化的全過程,使靜止變運動、使間斷變連續(xù),而且演示的速度可以任意控制。適時地放在投影儀上進行“模擬”實驗,就能在學生實驗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理解重點,順利地突破難點,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例如電源內部的電子和離子的移動過程;磁場的空間分布情況;電動勢、電壓、電位之間的關系;電容器的充電與放電的過程;電感的自感與互感;正弦交流電產生原理;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定子產生的旋轉磁場和轉子的感應電流,在旋轉磁場中受到的電磁力的作用后的旋轉等實驗,也可以采取模擬演示的方法,將抽象問題形象化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多媒體技術可以將這些實驗過程中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使學生理解了概念,掌握了電氣原理。特別在進行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定子旋轉磁場產生的動畫實驗中,能形象逼真地演示出來,使學生理解了旋轉磁場跟三相交流電相序和三相定子繞組的分布有關系。這種動畫式的模擬實驗形象逼真,直觀易懂,學生也樂于接受,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注重實踐驗證,強化理論知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學階段的學生熱情奔放,充滿對新世界、新事物的好奇,不畏艱難勇于探索。技校學生也當數(shù)此列。教育心理學也認為:應該重視活動性學習在學生學習中的地位?!峨姽W》的大多數(shù)理論知識,都可以用實踐去驗證。對于技校的學生,提高動手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學生樂于進行活動。充分利用教學實驗室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對學生提出實踐操作訓練作業(yè)的要求,不僅能提高學習的熱情,也能讓他們充分理解所學知識。如電流表、電壓表、萬用表的使用;日光燈電路、電動機控制電路的組裝等,都可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在實驗室獨立操作。也可在講完每一章內容后,讓學生在電工實驗室親自做一做學生實驗,來驗證所學的定律,公式的正確性。如基爾霍夫定律的驗證;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啟動的安裝等實驗,學生在實驗中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動手能力。特別讓學生完成三相交流星形連接負載的實驗中,使學生掌握了在三相對稱負載電路里,中性線電流為零,且中性線可以省去。在三相非對稱負載電路里,中性線電流不為零,且中性線不能省去,因此中性線上不能接熔斷器和開關,否則供電系統(tǒng)各相電壓相互干擾,使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這使學生在實驗中獲得很好的學習機會,在實驗操作中能獲得成就感。再如,布置學生作一個小型的風力發(fā)電機??梢杂矛F(xiàn)成的發(fā)電機零件組裝,也可用磁鐵、線圈等制作發(fā)電機,自制風輪,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去探索怎樣使用輪轉動得最快,怎樣檢測發(fā)電機的電流的大小等。最后在相同條件下對比的發(fā)電量大。這樣充分利用了他們好奇愛動的心理,又做到了理論實踐的完美結合。
4要有科學合理的考核模式
《電工學》教學過程中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能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暗示。積極暗示能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激發(fā)的學習興趣。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是考核內容。考核是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否達到教學目標,是否達到了教學大綱的要求,所以內容必須符合《電工學》的教學大綱,不能超出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范圍和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權威性。在滿足教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考核內容要結合《電工學》課程的特點,考查學生對《電工學》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是否已透徹理解和掌握,是否能熟練、靈活地運用《電工學》的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防止學生僅靠死記硬背來應付考試,防止學生讀死書、死讀書,防止學生只重視理論,輕視實踐??己藘热輵偈箤W生具備創(chuàng)造思維和工程實踐能力。
其次是《電工學》的考核方法。第一,考核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有閉卷、開卷、筆試、口試等多種形式,根據(jù)考試內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試形式,考試時間可長可短。例如:實踐能力考試就可以采取開卷形式,教師只提出設計性實驗題目、實驗目的和實驗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的《電工學》的理論知識,自己設計電路,選擇元器件,將設計方案交給教師審閱后,經教師批準再進行電路連接、檢測調試,最后寫出實驗報告。第二,加強平時測驗。以口試或閉卷筆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經常性和隨意性的測驗,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學生平時不認真學習,考試前突擊,還能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進,提高教學效果。
再次是課終考試。課終考核是對《電工學》教學效果總結性的檢測。課終考試應體現(xiàn)對學生能否透徹理解和掌握《電工學》理論知識,能否熟練運用《電工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所以,課終考試應該包括理論知識考試和實踐能力考試。傳統(tǒng)的考試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考查,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實踐能力考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