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 嵇明海
“20秒鐘耐久跑讓時讓距跑教學法”是以學生個性發(fā)展為基礎,把競爭作為手段,關注學生能力和興趣差異,以提高全體學生能力為最終目標。為讓學生達到預定的耐久跑教學目標,制定了無論誰都有可能制勝的創(chuàng)新競賽規(guī)則,使所有上課學生都能積極參加到耐久跑教學競賽中,在參賽體驗中品嘗到耐久跑的樂趣,從而使不同水平學生都能達到目標,獲得成功喜悅。
一、本案例操作過程
本單元共為6課時,本課為第4課時,上課類型為復習課。
1.本課引入
1)教師提問:耐久跑技術三點基本要求是什么;你們在初三第一學期結束時男生1000米、女生500米的最好成績是多少。
2)教師提問:男生根據(jù)S=1000米/t×20秒計算出你20秒鐘能跑多少米(女生省略)。注上述公式:t為總的耐久跑時間單位為秒,如男生1000米跑240秒,按上述公式計算為:t為240秒,計算出S=83.20米。
3)學生通過計算答出第一組男生1000米跑255秒,平均20秒能跑78.40米;第二組男生1000米跑250秒,平均20秒能跑80米;第三組男生1000米跑245秒,平均20秒能跑81.60米;第四組的男生1000米跑240秒,平均20秒能跑83.20米。
2.練習場地與器材
1)本案例耐久跑練習場地見圖1,練習時分為4個小組在4個出發(fā)點出發(fā),第一,78.40米;第二,158.40米;第三,240米;第四,323米,每兩條起跑線相距大約85米左右,根據(jù)畫好的場地和定好的每組學生1000米起跑位置,定點定時出發(fā)(開始時留有一定余地為好)。
2)需要器材:標志物4個。哨子一只、秒表4只。
3,教學方法
1)組織教學方法(圖1)計時員、發(fā)令員,由四個小組長擔任。小組長每人拿一塊秒表。
2)教師精練提示“20秒鐘耐久跑讓時讓距跑順序教學”方法。①提示耐久跑技術要求。第一,合理分配體力;第二,掌握跑的節(jié)奏,中速跑進,決不忽快忽慢;第三,注意跑與呼吸配合。②布置改進耐久跑練習方法,分4個小組站在不同起跑線上(圖1);③教師發(fā)出各小組出發(fā)時間信號,各小組在組長帶領下,按教師發(fā)出信號出發(fā)。通過前3節(jié)課的練習按耐久跑基礎成績,分成4個小組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出發(fā);④出發(fā)順序:第一個出發(fā)的是第一組,耐久跑基礎成績排在第四;第二個出發(fā)的是第二組,耐久跑基礎成績排在第三;第三個出發(fā)的是第三組,耐久跑基礎成績排在第二;第四個出發(fā)的是第一小組,耐久跑基礎成績排在第一。⑤出發(fā)時間順序:間隔時間為第一組出發(fā)時間為0秒,第二組出發(fā)時間為10秒;第三組出發(fā)時間15秒,第四組出發(fā)時間20秒。各小組成員在組長帶領下,努力完成1000米耐久跑任務,由小組長記錄本組每名學生的具體成績(注女生800米跑同男生1000米的練習方法,本文省略)。
3)教師引導與指導,不斷提示學生認真練習,提倡團隊協(xié)作精神相互幫助鼓勵,共同完成本小組教學目標,切記不要獨立一人完成,形成比學、比練、會練、會評的耐久跑練習氖圍。
4)教師不斷運用激勵語言,教學口訣、動作要領,使學生學會耐久跑基礎知識、技能,高興愿意跑,規(guī)范快樂跑。
5)評價方法:①全班練習結束,學生根據(jù)本節(jié)課練習結果確定下節(jié)課練習起跑的位置,讓跑的距離與跑的時間,依據(jù)到達終點線先后順序,再確定下一次練習出發(fā)的順序與時間,是第一、第二個出發(fā),還是第三、第四個出發(fā)。決定出發(fā)順序時間和讓的距離要使每個小組的每個人選擇都要具有挑戰(zhàn)性。②評價中既注意對全體學生評價,又要注意小組之間評價,還要重視個人練習中評價,以完成整體教學目標評價。
二、本案例反思
1.“20秒鐘耐久跑讓時讓距跑教學法”在注重耐久跑技術要求的同時,改革了教學方法,打破了傳授性訓練式教學的陳舊落后的教學方法,非常適合初中學生的教學練,更是初中耐久跑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具有廣泛的推廣價值。
2.體育小組長作用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小組長能帶領全組學生互幫互學共同練習,效果很實用,學生達標率高。
3.場地器材布置新穎、美觀、實用性強,有利于學生學習模仿,更有助于教師指導幫助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