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佳
蝴蝶效應來源于美國氣象學家洛侖茲在上世紀60年代初的發(fā)現(xiàn),在《混沌學傳奇》與《分形論——奇異性探索》等書中皆有這樣的描述:“1961年冬季的一天,洛侖茲(E.Lorenz)在計算機上進行關(guān)于天氣預報的計算。為了考察一個很長的序列,他走了一條捷徑,沒有令計算機從頭運行,而是從中途開始。他把上次的輸出直接打入作為計算的初值,然后他穿過大廳下樓,去喝咖啡。一小時后,他回來時發(fā)生了出乎意料的事,他發(fā)現(xiàn)天氣變化同上一次的模式迅速偏離,在短時間內(nèi),相似性完全消失了。進一步的計算表明,輸入的細微差異可能很快成為輸出的巨大差別。在氣象預報中,稱為‘蝴蝶效應?!薄奥鍋銎?979年12月29日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演講:‘可預言性: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會在德克薩斯引起龍卷風嗎?”
某地上空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動翅膀而擾動了空氣,長時間后可能導致遙遠的彼地發(fā)生一場暴風雨,以此比喻長時期大范圍天氣預報往往因一點點微小的因素造成難以預測的嚴重后果,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運動,引起其身邊的空氣系統(tǒng)發(fā)生變化,并引起微弱氣流的產(chǎn)生,而微弱氣流的產(chǎn)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tǒng)產(chǎn)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引起其他系統(tǒng)的極大變化。
“蝴蝶效應”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引導、調(diào)節(jié),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chǎn)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是不是每個人生命中都有類似的“蝴蝶效應”?
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或許會改變?nèi)说囊簧?,這絕不是夸大其辭,可以作為佐證的事例隨手便能拈來。美國福特公司名揚天下,不僅使美國汽車產(chǎn)業(yè)在世界占據(jù)鰲頭,而且改變了整個美國的國民經(jīng)濟狀況,誰又能想到該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福特當初進入公司的“敲門磚”竟是“撿廢紙”這個簡單的動作。
福特的收獲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他下意識的動作出自一種習慣,而習慣的養(yǎng)成來源于他的積極態(tài)度,這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士所說的:“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弊鳛殪`魂的工程師更能品味這些話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因素左右了我們的未來?老師們,你是一只有影響力的蝴蝶嗎?
二
有位學生在習作上寫道:“……我曾經(jīng)自信地認為自己會驕傲地飛翔,可是我現(xiàn)在覺得周圍好黑好冷,迷惘、惶恐,我翅膀可能已經(jīng)折斷了……老師,您是唯一讓我感到溫暖的人,我能再飛嗎?”我的心一下子顫動起來,沒想到一個看似冷漠孤僻的孩子內(nèi)心是如此敏感、脆弱、無助,更沒想到我平時對學生寬容的微笑、鼓勵的話語、愛憐地摸摸生病的他們的額頭等本無意識的習慣性的舉動會溫暖一個快要迷路喪失希望的孩子,我是一只有影響力的蝴蝶嗎?我相信我會使她振作起來的。于是我在她習作本上寫道:“老師相信你會飛起來的,因為天使屬于天堂,現(xiàn)在的磨礪會使你真正成長起來!”隨后,我更加關(guān)心她了,她一有小小的進步就予以肯定,以增加她的自信,這個孩子之后的寫作語言活潑了很多。如果不是我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習慣性的動作,一種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和真誠對學生的關(guān)心,她會怎樣呢?她會一直消沉下去嗎?這件事給我很大的觸動。對于學校這個集體來說,學生個人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可能很小,但是對于一個家庭個體來說,孩子則會對之產(chǎn)生決定性的影響,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就是他們所有的希望,一個孩子的“失敗”就會使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陷入絕望之中,也就是一個家庭的失敗,這只蝴蝶會對他的家庭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一位良師可能會讓某個孩子發(fā)出生命中意想不到的光芒,能帶給老師的遠遠不止于一點點喜悅和表面上的報酬,有責任感的教師絕不能放松對每一個學生的關(guān)注,因為你也是一只有著巨大影響力的蝴蝶。
某個清晨,一位成績連續(xù)下滑的同學N的家長不出所料地來訪。我通過和家長的溝通才得知,學校幾次考試N都覺得不太理想,就一直對父母隱瞞考試成績,父親打電話給班主任才得知N這個初中時成績還可以的孩子考了班級倒數(shù)第二。N得知父母和老師通了電話,知道了自己的現(xiàn)在的狀況,一連好些天不和父母講話,家里氣氛很緊張,父母和他接觸都小心翼翼的,怕刺激了他。從這位家長焦急的神情中我感受到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和這位家長談了很久,指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對學生的影響,分析他的問題所在。我們針對他非常愛好體操的興趣,制訂了幫助他的計劃,如何兼顧興趣和學業(yè),如何提高效率,等等??紤]到N自尊心極強,我再三關(guān)照家長,這次的談話暫時別告訴他,怕他有思想負擔,會再消沉下去。戲劇性的是那天下午學校進行匯操比賽,我去給學生加油時發(fā)現(xiàn)N是班級的領(lǐng)操員,那個原本看來毛毛躁躁靦腆的男孩,此時在操場上眾人面前一臉的燦爛、自信,揚臂抬腿是那么矯健、輕盈,連評委都對這個男孩贊賞有加,他吸引了全場的目光。在他的出色帶領(lǐng)下,整個方陣朝氣蓬勃,出彩極了??粗菃渭兛鞓返哪槪腋锌季?。如果當初把他叫到辦公室當著眾人和家長的面訓斥他隱瞞成績,藏起試卷的話,那他絕不會那么自信快樂地領(lǐng)操起舞,不會跳得那么輕盈、積極。而現(xiàn)在班級因他而出彩,匯操因他而增色,體操的美因他而得到展現(xiàn)。在老師和同窗肯定的目光中他變得開朗多了,學習勁頭很足,成績進步很快……這只蝴蝶在某個特殊的時間和場合中,對整體局勢產(chǎn)生了極大的良性影響。
在教育界,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羅森塔爾效應”。這種效應所具有的激勵作用,給當前的教育以很大的啟示:有意識地運用各種心理效應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我們不僅要關(guān)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而且要關(guān)注學生的生活質(zhì)量,要把學生視為鮮活的生命體。因此我們要做到以人為本、關(guān)愛生命、著眼發(fā)展。
三
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求學前他智力平平,父母為他選修了文學和油畫,結(jié)果成績?nèi)嗟箶?shù)第一,父母大失所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茍,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良好素質(zhì),建議他選修化學。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點燃了,進步神速,終于獲得了成功,獲得了諾貝爾獎。這就是著名的“瓦拉赫效應”。
瓦拉赫的成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學生的智能發(fā)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了發(fā)揮自己智慧的最佳點,使智慧能得到充分發(fā)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在教學實踐中,一些學生可能在文化學科方面成績比較差,但他們可能在音樂、體育、美術(shù)方面可能具有驚人的潛能,我們不應該歧視他們,應該通過自己的觀察,發(fā)掘他們的閃光點,使他們健康成長。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薄恶R太福音》第二十章的這句名言廣為流傳,以至成為“馬太效應”的代表格言。好生好對待,“差生”差對待,是教育中的馬太效應。在教學中,馬太效應的消極作用在于:它會導致只重視和培養(yǎng)所謂的優(yōu)生,而放棄一部分學生。我們應該克服馬太效應,喚起學生自尊與自信。
由于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xiàn)象,稱為超限效應。這個效應提示我們,在批評或表揚學生時,應掌握一個“度”。不及“度”固然達不到既定目的,但“過度”又會產(chǎn)生超限效應,非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會出現(xiàn)一些反作用。只有避免超限效應,才能提高批評的效果。
有意識地利用和發(fā)揮各種教育心理效應的積極作用,克服其消極的一面,是新形勢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一條有效途徑。
民謠說: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只蹄鐵;壞了一只蹄鐵,折了一匹戰(zhàn)馬;折了一匹戰(zhàn)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zhàn)斗;輸了一場戰(zhàn)斗,亡了一個帝國。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事實上,被科學家用來形象說明混沌理論的“蝴蝶效應”,也存在于我們的人生歷程中:一次大膽的嘗試,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習慣性的動作,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和真誠的服務,都可以觸發(fā)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變化,它能帶來的遠遠不止于一點點喜悅和表面上的收獲。
如果一名教師以積極、認真、嚴謹?shù)膽B(tài)度投入工作,長期下去會成為一種習慣,潛移默化地形成一種性格,促使自身的進步。而言傳身教必然會對學生的興趣發(fā)展、學習態(tài)度等產(chǎn)生良性影響。如果教師能不斷充實上進、提升素養(yǎng),同事之間能團結(jié)互助合作,必然會對整個學校的和諧發(fā)展作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