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膠東“餑餑”的民俗功能

      2012-04-29 00:44:03鞠虹
      尋根 2012年4期
      關(guān)鍵詞:上梁餑餑膠東

      鞠虹

      膠東半島位于山東省膠萊谷底以東,包括山東省的煙臺、威海、青島等22縣市。中國的北方地區(qū)盛產(chǎn)小麥,面食是人們?nèi)粘I钪械闹饕称?,饅頭即是其中之一。不同地方的人們對饅頭的稱謂不同,如在山西、陜西、河南等地叫“饃”,膠東地區(qū)叫“餑餑”,等等。

      饅頭的歷史可謂悠久。在我國,早期的面食統(tǒng)稱為“餅”?!赌印じ罚骸耙娙酥黠?,則還然而竊之?!边@是目前可見的對于“餅”的最早記載。那時的餅,沒有經(jīng)過發(fā)酵階段,相當(dāng)于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死面”。面食發(fā)酵技術(shù)的掌握,當(dāng)在魏晉時期?!赌淆R書》里說,西晉元康九年(299年),規(guī)定太廟祭祀用“面起餅”。宋程大昌在《演繁錄》中解釋說,面起餅是“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顯然,這“面起餅”就是今人所說的饅頭。綻開了十字裂紋的蒸餅,就是今人所說的“開花饅頭”了。由此可見,饅頭用于祭祀,早在西晉時期就開始了。隨著時光的流逝,饅頭逐漸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禮俗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具有膠東特色的“餑餑”自然也在當(dāng)?shù)孛袼字邪l(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以膠東地區(qū)餑餑的民俗功能為例,作一簡述。

      歲時節(jié)令

      春節(ji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過年時,家家都要蒸大棗餑餑,用于年三十那天接神上供,供奉祖先、菩薩、天地眾神,一般五個大棗餑餑疊放,下面三個,上面兩個,初三撤供。此外,還要蒸各種造型的小餑餑,擺放在屋內(nèi)的不同地方。如“圣蟲”餑餑,要放在面缸里,寓意連年有余。膠東地區(qū)所謂“圣蟲”,或稱“神蟲”,是人們想象出來的吉祥物。其造型有兩種:一類似盤起來的蛇,另一類似直體的刺猬?,F(xiàn)在年輕人不知道圣蟲,也有叫作小刺猬的。刺猬也是一種吉祥物,民間認(rèn)為它是財富的象征。福山、牟平等地就將圣蟲做成公、母刺猬狀,口含紅棗,放在米面缸、錢柜、衣櫥里,祈求財物增多,使用不盡?!柏i頭”餑餑放在鍋臺上,寓意吉祥富足?!昂J”餑餑放在窗臺上,寓意家宅平安,人畜兩旺。民間視葫蘆為求吉護(hù)身、避邪祛祟的吉祥物。俗信葫蘆可盡收天地間的邪氣。正月十五日也要供奉大棗餑餑和圣蟲餑餑。

      春龍節(jié),俗稱“二月二”。這個節(jié)日有兩層意思,一為蟲類蟄伏復(fù)蘇,適宜耕作;一為引龍吸水,祈求雨足年豐。乳山地區(qū)早餐要食春節(jié)間特留的面食——“圣雞”,寓除害之意,此俗在民間沿襲至今。威海等地早起蒸糕,以祝春龍起蟄。海陽等地用白面或豆面做成小龍,放在糧囤或面缸里,祝愿糧面用之不盡。

      乞巧節(jié),又稱“七夕節(jié)”“女兒節(jié)”“七月七”,這一天,人們要用模子磕“巧果”。面模圖形是百姓喜聞樂見、最大眾化的內(nèi)容和形式,通過面形來寄寓祈吉呈祥、福善嘉慶之愿望和理想,達(dá)到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目的。例如面模中的“磬”,本身可兆祥瑞,表示普天同慶之意;“犀角”,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艾葉”,有仙有靈;“蝙蝠”,成了運(yùn)氣、幸福、吉祥的象征;“雙魚”,夫妻情意綿綿,恩愛同心;“二龍戲珠”,是天下太平的征兆,也預(yù)示著年年吉祥如意;“太極圖形”,智慧之活水,滋養(yǎng)之慧命,自強(qiáng)不息,德業(yè)日新;“法螺”,表示大法之雄猛;“石榴”,榴開百子,世世代代;“葫蘆”,充溢靈氣,起避邪之用。巧果之間墊上彩紙,用長線穿成串兒,尾部再綴一小撮花布當(dāng)裝飾,掛在孩子們的脖子上,又好吃又好玩。有的還把成串的巧果掛在家里墻上乞巧或當(dāng)裝飾品。萊州地區(qū)用以乞巧的“巧餅子”較為獨(dú)特,是用發(fā)面染色做成的。七月初六開始供奉,七月七撤供;七月十四日再供上,意為送巧姐姐。當(dāng)?shù)匚闯黾薜墓媚镆┙憬?、姐夫,即織女牛郎;七月七婆家要做巧餅送給新娶進(jìn)門的兒媳婦,也有的送十個大餑餑、面魚兒、包子。在萊州朱橋等地,一個面魚兒要由紅、黑、綠等七種可食用顏色的面團(tuán)兒組成,意寓“七夕”。

      人生儀禮

      婚嫁、誕生等人生禮儀,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交織在一起的。在這些特別的日子里,人們總要遵循祖輩的傳統(tǒng),為自己或他人的人生畫上絢爛的一筆,膠東地區(qū)的人們自然不會忘記用餑餑送上自己的美好祝福。

      萊州地區(qū)的婚禮習(xí)俗中,男女訂婚要互送巧餑餑。男方給女方送二十個面桃,女方留下十個,然后回贈男方龍鳳、鴛鴦、金魚、獅子、佛手、蝴蝶等四對、六對、八對、十對不等,插滿了燙面做成的小型面花,稱“棗花”,亦有早立子之意。結(jié)婚時,親戚朋友要送喜餑餑,以示祝賀,喜餑餑一般是十二個到十六個,上面插滿了鴛鴦戲水、喜鵲鬧梅、八仙慶壽、比翼雙燕等。結(jié)婚時娘家要做一對小豬,象征肥豬拱門;一對鴛鴦,象征著恩恩愛愛、白頭偕老。鴛鴦用紅線系在一起放在臉盆里,寓意終生相隨。在新娘乘坐的花轎里,娘家陪送嫁妝的箱柜里,都要放上各類小花餑餑。不少地方在新人人洞房時除拋花生、栗子、核桃之類果物以外,還將做成各種動物形狀的面花藏在被褥、箱櫥嫁妝內(nèi),夜晚人們前來賀喜“鬧洞房”,讓小孩四處尋找,以示吉利。福山地區(qū)的新郎去岳父家迎娶新娘,要帶八個大餑餑和一只雞,每個餑餑上都要放一張紅色剪紙,為喜餑餑,俗諺曰:“八個餑餑一只雞,磕頭作揖去娶妻?!睏?、福山、牟平等地的閨女出嫁,母親要做一個石榴與桃形或者雙魚形的花餑餑隨女帶走,俗稱“臉盆花”,上面插滿了鴛鴦戲水、龍鳳呈祥等面花,寓意家庭富貴、白頭偕老。

      在萊州地區(qū),孩子出生十二天后,要到外婆家去住,滿月后再回奶奶家,同時還要帶回吉祥的花餑餑。其中就有柿子和鐘,取諧音“中試”,即科舉高中。柿子上面再加一個黃色,取意“黃袍加身,頭戴官帽”,即長大后當(dāng)大官。如果是女孩,則做成四季花:春天生的抱牡丹,夏天生的抱荷花,秋天生的抱菊花,冬天生的抱梅花。還要用面做成小燕子,同小女孩一起帶回奶奶家,是希望小女孩將來能像燕子一樣靈巧可愛。孩子出生后的第一百天是“百歲”。外婆蒸餑餑送給外孫叫“送百歲”,主要是面虎、桂花等,期盼外孫健康成長。有的外婆家要送一百個小花餑餑,寓意長命百歲。萊州還有的地方要做一二百個小面花,放在柳條斗里,用紅布封口,中午時,家人要爬上院墻撒餑餑,婦女兒童哄搶,親戚鄰里共同慶賀。

      居住習(xí)俗

      在鄉(xiāng)間,蓋房是件大事,而給房子上大梁是重中之重,之所以重要,主要是給屋神安位,保佑家人幸福,家宅平安。在膠東,上梁前東家會告訴其親戚朋友來參加上梁儀式。凡屬東家自己的親戚朋友,有的幫助做十個大供養(yǎng)餑餑,有的幫助做酒菜,等等。東家自己用面做一對大神蟲、四個小神蟲和一對大老虎。天不亮,東家要自己偷偷爬上房梁,將四個小神蟲放在房子四個馬頭上,以圖吉利。將一對大老虎(東雄西雌)即鎮(zhèn)宅虎擺在正間兩旁的蜂窩里或門框上。上梁過程的高潮即繞梁和拋梁,繞梁就是向梁奠酒,拋梁就是向人們拋小餑餑等面食。這個過程意為用酒和面食、銅錢之類祭祀屋神,并借以向來參加典禮的人們?nèi)龈!?/p>

      龍口地區(qū)在上梁前,把親友贈送的面制蹲獅、臥虎、金龍等分別置于進(jìn)間門兩旁和屋頂四角之上,表示獅虎把門,金龍繞梁。大梁安好之后,木匠和瓦匠師傅各拿一個勾斗,斗里放小餑餑、花生、糖塊、栗子、棗等。上梁小餑餑的數(shù)量,跟主家年長者的歲數(shù)相等。這些東西由工匠師傅往下撒,而參加儀式的人們則紛紛來搶,當(dāng)戶主接下空斗之后,上梁儀式就結(jié)束了。萊州地區(qū)上梁時,梁頭由房主的兒子扛,親鄰幫扶,走在前面;后面依次是親戚抬一個面塑大神蟲,兩只面塑豬,還有一窩面塑燕子,最后是兒媳婦抱一對面塑大魚。先將大神蟲擺在正間門以上的檐墻上,再將豬擺到門兩旁,魚擺在圣蟲的旁邊,意為富貴大吉、肥豬拱門、六畜興旺、連年有余。當(dāng)梁固定好后,撒小餑餑和糖果等,人們競相爭搶。面做的燕窩放在中間的脊印上,一窩有兩個大燕和五個小燕,形態(tài)生動,彩畫逼真。小餑餑多是用果模磕出的,也有用手捏的小件花樣,如桃子、元寶之類,略加色彩點(diǎn)染。餑餑的數(shù)量必須是家人歲數(shù)的總和,或者多幾個。如果三世同堂,上有老、下有小,一般要蒸二百個左右。從前上梁時要燒香燒紙拜五屋神,現(xiàn)在都大放鞭炮,燒紙拜神的比較少,更為注重的是擺放上梁花餑餑,對餑餑的花色品種和個頭大小、數(shù)量多少等十分講究。

      漁家風(fēng)俗

      膠東半島三面環(huán)海,沿海的漁家承襲了祖輩出海打魚時立下的規(guī)矩和傳統(tǒng),求的就是一個“海上平安,滿載而歸”。山東沿海漁區(qū)有諺語云:“谷雨一到,百魚上岸?!惫扔暌贿^,游往深海和南方海域過冬避寒的對蝦、黃魚、帶魚等,又先后回到渤海、黃海覓食和產(chǎn)卵,這就帶來了捕魚的黃金季節(jié)。谷雨節(jié)前幾天,漁村的人們便忙著殺雞宰鴨,買肉打酒。谷雨節(jié)的清晨,丈夫一進(jìn)屋,妻子便會出其不意地把節(jié)前用白面蒸成的白兔塞進(jìn)他的懷里。原來這是當(dāng)?shù)氐囊环N古俗,意為“打個兔子腰別住”,寓示讓丈夫懷揣象征吉祥、幸福的白兔,祝福親人出海平安,捕魚豐收。

      春季打風(fēng)網(wǎng)(捕黃花魚)獲得豐收,返航臨近家鄉(xiāng)時,大桅頂上掛大吊子;特大豐收則大桅、小桅一起掛吊子,俗謂“掛雙吊”。萊州地方的規(guī)矩是,得魚數(shù)千斤在后座上插兩旗,得魚過萬斤才掛吊子。掛起吊子后,船老大令大師傅發(fā)面(取“發(fā)”意)蒸一鍋餑餑。岸上的人看到船上掛吊子,船主和漁民家人都擁到岸邊迎接,船近海岸,青年們紛紛跳入水中游泳上船,爭吃發(fā)財餑餑。

      廟島天后宮七月七廟會期間,船家都要上供,祈求天后娘娘的保佑。各船都在船上制供,做三摞餑餑,一摞五個,餑餑上點(diǎn)紅點(diǎn);供菜五個;備香紙、鞭炮,用盤子端著供品進(jìn)廟。上供的人到了神像前,將供品擺在供桌上,燒紙、上香、磕頭;道士在旁敲磬、念經(jīng)。拜神之后,各取三摞餑餑最上面的一個,俗稱為“供頂”,留給看廟的道士,其余的則端回船上分食。也有許愿供豬的,供后,豬頭送給看廟的道士,其余帶回船上共食。長島各漁村過年時蒸的餑餑,除了用來擺供祭祖外,還要在來年出海時帶到船上“壓船”。

      結(jié)語

      餑餑可算是膠東飲食民俗中的一個民俗事象。任何民俗事象和民間文化作品都不是無謂地傳習(xí)的,它在所依存的民俗社會中總起著這種或那種實(shí)際的作用,滿足著社會的共同需要,也滿足著個人的心理需求。膠東餑餑與當(dāng)?shù)厝藗兊纳罹o緊交織在一起,在社會、文化的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功能:

      1.維系親族、友鄰間的和睦關(guān)系。如婚禮習(xí)俗中男女雙方家庭互送的巧餑餑,蓋房上梁時撒給鄰里哄搶的小餑餑,等等,這些餑餑本身就代表了對親友鄰里的祝福,成為維系人們和睦關(guān)系的紐帶。

      2.趨吉避兇,消災(zāi)祈福。如春節(jié)時擺放在屋內(nèi)各處的小花餑餑,上梁前擺在門旁和屋頂?shù)拇蠡G餑,漁家蒸的面兔,等等,這些餑餑有著固定的造型,擺放的時間、地點(diǎn)和方式也有固定的講究,它們承載的是人們的美好愿望和祝福,人們希望通過它們達(dá)到趨吉避兇的目的。

      3.娛樂功能。七夕節(jié)的巧果即是典型例證,把不同造型模子磕出的巧果穿成串兒,既能吃又能玩,還能當(dāng)裝飾品。上梁時對餑餑的哄搶,雖有祈福的意味,也不失為大家的一場嬉戲笑鬧。

      4.民間面塑藝術(shù)的傳承。膠東餑餑形態(tài)樸實(shí),造型多樣,色彩艷麗,制作過程無需圖紙,全憑制作者了然于胸、自由隨意的創(chuàng)作。造型較為簡單的餑餑,一般的家庭主婦都會做,而造型較為復(fù)雜的花餑餑,則要請那些精于此道的人制作了。這些人可稱得上是民間藝人,他們在餑餑的花色設(shè)計上既能承襲傳統(tǒng),又能有所創(chuàng)新,其“嫻熟的技巧使得設(shè)計和制作渾然一體,呈現(xiàn)一種水乳交融的狀態(tài),難分彼此”。餑餑的制作技巧并不是秘而不宣的,除了向家中的老輩學(xué)習(xí)外,還可以向那些精于此道的人學(xué)習(xí),這一面塑技藝也由此傳承下來。

      膠東餑餑體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難解難分,隨著祖祖輩輩的傳承,它的光彩必將繼續(xù)綻放下去。

      作者單位:東南大學(xué)

      猜你喜歡
      上梁餑餑膠東
      花餑餑“笑”了,年味濃了
      金橋(2022年3期)2022-03-29 01:16:26
      膠東面塑——花餑餑
      清宮餑餑桌
      紫禁城(2020年9期)2020-10-27 02:05:46
      南盤江特大橋拱上梁支架法施工技術(shù)
      誕生于抗戰(zhàn)時期的膠東育兒所
      文史春秋(2016年6期)2016-12-01 05:43:06
      “搶”喜糖
      膠東徐福文化旅游的開發(fā)利用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12期)2016-05-17 05:10:42
      Beams Up
      膠東沿海的“媽祖”遺產(chǎn)
      大眾考古(2015年12期)2015-06-26 08:53:16
      抓飯還是餑餑——饆饠考
      平陆县| 三明市| 象山县| 寻甸| 丰顺县| 易门县| 台北县| 怀集县| 土默特左旗| 安龙县| 海城市| 衡阳市| 黄陵县| 黑龙江省| 万宁市| 白朗县| 九龙城区| 西乌珠穆沁旗| 巫山县| 旺苍县| 都江堰市| 军事| 清水河县| 连江县| 专栏| 耿马| 乐东| 措勤县| 红原县| 西充县| 武宣县| 岑溪市| 武陟县| 德清县| 尚志市| 裕民县| 定边县| 苏州市| 门源| 会泽县|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