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又名滕縣,地處北緯34°50′至35°17′,東經116°48′至117°23′,是山東棗莊市所轄的五區(qū)一市中的一個市,位于魯南地區(qū)。根據錢增怡等學者對山東方言的劃分①,滕州方言屬于西魯小區(qū),作為官話方言的一種,滕州方言既有北方官話的一般特點,但是在長期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中也形成了自身的特點。本文主要論述的是滕州方言中表示一類人的后綴,揭示有別于普通話的一些特點。通過調查,筆者發(fā)現(xiàn)滕州方言有一系列表示一類人的后綴,與普通話在構詞上大體相同,卻又有自己的特點。由這些后綴構成的表示一類人的詞語,多含有貶義色彩。
詞綴作為一種形態(tài)標志,是現(xiàn)代漢語重要的語法單位,主要有前綴和后綴,也有極少數的中綴。與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相比,滕州方言中的后綴特別豐富,使用頻率高,構詞能力強,不僅可以構成大量的名詞,而且還可以構成大量的動詞、形容詞等,如兼類后綴“巴”②,可以構成名詞“憨巴”、動詞“砸巴”、形容詞“干巴”等。
在滕州方言中,表示一類人的后綴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頭
在滕州方言中,由后綴“頭”構成的名詞多是雙音節(jié)和三音節(jié)的,表示一類人,這些詞語多含有貶義色彩。例如,肉頭(不開明、不會變通的人)、刺頭(難與相處、管理的人)、敗壞頭(不懂得珍惜并隨意毀壞和揮霍的人)、絕戶頭(無兒無女的人,還用來形容沒有人情味的人)、二婚頭(再嫁的女性)、擰筋頭(形容非常固執(zhí)的人)等等。上述詞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一個人;也有例外,如死對頭(形容無法調和的兩個人)等。
2.貨
在滕州方言中,由后綴“貨”構成的名詞多用來表示一類人,把人當作“東西、貨物”看待,這些詞語含有貶義。例如,老貨(詈詞,用于老年人,多是一種罵人、詼諧的說法,表示輕蔑、厭惡,相當于“老東西”)、騷貨(表示比較風騷的一類人,多指女性,帶有性別歧視)、憨貨或者傻貨(表示不聰明,甚至缺心眼的一類人)等等。但是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還需要具體分析,例如,在農村可以聽到同齡的中老年婦女之間相互調侃的稱呼“老貨”,這種情況一般表示兩人的關系非同一般。
3.種
在滕州方言中,后綴“種”往往跟在形容詞的后面構成名詞,指具有某種特征的人,帶有討厭、憎惡的感情色彩。例如,憨種(不聰明、不靈氣的人)、雜種(粗魯的罵人話,清趙冀《陔馀叢考·雜種畜生王八》:“俗罵人曰雜種,曰畜生,曰王八?!保?、七葉子種(形容傻乎乎、缺少心眼的人)、擰種(非常固執(zhí)的人)等等。
4.的
后綴“的”(念成[ti],輕聲)相當于普通話中的結構助詞“的”,具有“的”的語法功能。在滕州方言中,許多從事某種職業(yè)的人沒有相應的專有名詞來表示,常用“的”字詞組來表示從事某種職業(yè)的人或具有某種特征的一類人。例如,干工的(工人)、種地的(農民)、畫畫的(畫家)、玩把戲的(雜技演員)、要飯的(乞丐)、短路的(攔路搶劫的人)等等。
5.子
在滕州方言中,后綴“子”構成的表示一類人的詞語多是雙音節(jié)或者多音節(jié)的,雙音節(jié)詞語前面往往可以受“二”修飾,多含貶義。例如,黃子(相當于“他真不是個東西”中的“東西”)、販子(通過販賣東西從中牟利的人)、混子(多指混天聊日、沒有追求的人)、小子(多指男性)、身子(指懷有身孕的女性)、能豆子(泛指愛顯擺自己的人)、二愣子(指魯莽之人)、二流子(游手好閑、不務正業(yè)之人)、半吊子(指辦事不利索之人)等等。雙音節(jié)的詞語往往都可以變成多音節(jié)的,如“二道販子”“二混子”“二小子”“雙身子”等。有的說法既有雙音節(jié)的形式,也有多音節(jié)的形式,例如“貓子”“漁貓子”都是指“漁民”,以捕魚為生的人,或者是在漁民家庭中長大的一類人,如同貓一樣,多具有貶義色彩。還有一些說法是不定型的,如形容經常醉酒之人,既可以說成是“酒暈子”,也可以說成是“酒罐子”,這往往與說話人的習慣選擇有關。
由后綴“巴”構成的一些詞再加上后綴“子”,就變成了指人的名詞,“巴子”在山東有些地區(qū)(如壽光)在口語中是專指“沒有見過世面的鄉(xiāng)下人”,多以貶義出現(xiàn),并逐漸發(fā)展成為詈語;在滕州方言中,“巴子”則獨立出來,附在某些單音節(jié)動詞或者形容詞的后面,一般是指某些方面有缺陷的人。例如,瘸巴子(瘸腿的人)、結巴子(口吃的人)、啞巴子(不能說話的人)、憨巴子(頭腦不聰明的人、傻子)等等。
由后綴“子”構成的詞語,還有一類是專門表示親屬稱謂的,如妗子(舅媽)、嫂子(哥哥的妻子、哥們的妻子或對中老年女性長者的尊稱,如“老嫂子”,和“老姐姐”類似)、舅子(妻子的兄弟,又包括大舅子、二舅子等和小舅子,一般是妻子兄弟之間的排序來稱呼)和姑子(丈夫的姐妹,包括大姑子、小姑子等)、小叔子(丈夫的弟弟)和大伯子(丈夫的哥哥)、老頭子和老媽子(老年夫妻之間的稱呼;或者是子女對父母的稱呼,多是貶義的,現(xiàn)在還多成為一種子女對父母的時尚愛稱)、小子(男孩)和妮子(女孩)等等,由此可見,滕州方言中帶后綴“子”的稱謂往往是成對出現(xiàn)的。
后綴“子”除了表示一類人之外,在滕州方言中,還有其他特殊用法。在普通話中,很多名詞都是不帶后綴“子”的;在滕州方言中,這些名詞卻往往帶有后綴“子”。例如,外孫子(外孫)、臉面子(臉面)、圍脖子(圍巾)、手捏子(手絹)等等。
6.熊
在滕州方言中,由后綴“熊”構成的詞語往往是一個詈語。例如,壞熊(品質惡劣的人,或者使壞的人)、憨熊(不聰明、傻里傻氣的人;多用來形容人呆、笨、傻)、潮熊(小氣之人)、妖邪(yé)熊(令人無可奈何的可氣的行為或反常之人)等等。
“熊”除了作為后綴表示一類人之外,還可以用在詞語前,起修飾限制作用。例如,熊樣(窩囊、孬種、無能或者討人厭的樣子,一般指沒本事受人欺負者)等。由“熊”構成的一些詞語,如“憨熊”“熊樣”“熊憨熊”等等,在滕州方言中,往往活躍在年青人群里,成為其口頭禪;多是朋友間、同輩間開玩笑或長輩呵斥晚輩的用語。
在滕州方言中,“熊”還有動詞用法,表示訓斥或者責備,往往用在被動句中?!靶堋焙罂梢詭зe語,例如“熊人”。
7.包、家、巴、蛋、人、鬼
滕州方言中還有一些表示一類人的后綴,如“包、家、巴、蛋、人、鬼”等。例如,瞎包(主要用來形容人不地道)和燒包(愛炫耀之人)、女孩子家(女孩)和男孩子家(男孩)、瘸巴(腿有殘疾者)和傻巴(傻子,不聰明者)、勝人蛋(過于聰明者,來自于歇后語“曲阜的山楂”)和憨蛋(形容憨厚或傻氣)、惡影人(令人討厭的人)和待見人(長得可愛、討人喜歡的人)、短命鬼(一般是預測或者咒罵會短命的一類人)和懶鬼(比較懶散的一類人)等等。
滕州方言后綴構成的表示一類人的詞語,有些是與普通話相同的,這與滕州方言隸屬北方官話有關,如“騷貨”“死對頭”“呆子”“啞巴”等。有些詞語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有的和山東其他地區(qū)的方言用法是相似的,但在一些細節(jié)方面有所差別,例如“潮巴”這個詞語在山東泰安等地區(qū)常被人們使用,但是在滕州方言中卻沒有出現(xiàn)。這些詞語多用來表示某一類人,帶有貶義色彩。在某些特殊的場合和人群中,一些詞語的感情色彩也會發(fā)生變化。例如,長輩稱晚輩為“擰種”,通常含有無可奈何的愛憐之情?!昂┬堋比绻趹偃酥g使用,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感情的方式。有些詞語始終帶有濃重的貶義色彩,例如“絕戶頭”“二婚頭”“二流子”等,一般場合下人們是不隨便使用這些稱呼的,類似詞語往往會傷害對方的感情。
注釋:
①錢增怡等學者把山東方言分為兩個大區(qū):西區(qū)和東區(qū);四個小區(qū):
西齊區(qū)、西魯區(qū)、東濰區(qū)和東萊區(qū)。
②后綴“巴”在東北、河北、山東等地區(qū)的口語中使用比較頻繁,
一般出現(xiàn)在單音節(jié)名詞、形容詞和動詞的后面,具有造形和造詞的功能。
參考文獻:
[1]王希文.棗莊方言志[M].棗莊:棗莊地方史志編撰委員會辦公室,1986.
[2]邢福義,汪國勝.現(xiàn)代漢語[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王希文.棗莊方言的語法特點[J].棗莊師專學報,1989,(1).
[4]孫敏敏.淺談棗莊方言詞綴[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8,(6).
[5]單長梅.山東單縣方言詞綴分析[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2006,(12).
[6]徐復霞.濟寧方言語法特點撮要[J].濟寧師專學報,2002,(1).
[7]王希文.棗莊方言語法特點續(xù)稿[J].棗莊師專學報,1990,(3).
[8]王希文.棗莊方言的語法特點[J].棗莊師專學報,1989,(1).
(李丹丹武漢 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