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第一次旅行,去的地方與旅行方式都驚險莫名,比如黑金之國、月球探險、紅??歹忯~、海盜失寶之地……當(dāng)然,這些地方其實都只出現(xiàn)在《丁丁歷險記》中?;蛟S對于當(dāng)時只有5歲的我而言,能夠到如今都記憶深刻,只能說明這次“旅行”非常的成功與難忘。作為丁丁之父,比利時人埃爾熱創(chuàng)作《丁丁歷險記》令人稱奇的地方,就是他基本上沒有跨出過布魯塞爾,卻能把世界各地的景物和風(fēng)土人情描繪得如臨其境。5歲的我便跟著連環(huán)畫中的丁丁,一整個夏天都忙著在各地“旅行”。
連環(huán)畫里,丁丁什么交通工具都會開,包括駕駛火箭。漫畫里的各式汽車也令人目不暇接,埃爾熱讓丁丁開著不同汽車在世界各地奔馳,全因為他的身邊有汽車世界博物館。博物館是1880年比利時紀(jì)念建國50周年興建的,旁邊還有皇家軍事博物館和軍事歷史與皇家藝術(shù)歷史博物館。當(dāng)年埃爾熱就是泡在幾個博物館里“周游了世界”,把需要的汽車畫進了漫畫里,并豐富了遐想空間,讓所有想象都躍然紙上,并讓更多人從他的書中通過閱讀而與丁丁一道參加了豐富多彩的旅行。
“紙上談兵”的近義詞是“華而不實”,足見這在紙面上談?wù)摯蛘?,完全是空談理論,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更難以簡單地把空談變作現(xiàn)實。而“紙上旅行”,卻是一件傳統(tǒng)旅行之外務(wù)實又美妙的事情。紙上旅行,其實就是指那種實地親臨旅行之外的其他旅行方式,比如用眼睛看,用心閱讀和體會。報紙、雜志、畫冊、書籍、微博,這些可閱讀的旅行讓我們身臨其境般擁有了更簡單的快樂與憧憬。
很多人都將環(huán)游世界作為理想,但這句理想宣言的前綴總是“如果有機會的話”、“不用為生活奔波了以后”、“等老了退休了”……真正能灑脫地說到又做到的人沒幾個,在眼花繚亂的現(xiàn)實生活中,環(huán)游世界的理想顯得過分飄緲與不切實際,而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了解世界的方式,則是通過閱讀。哪怕像LP(Lonely Planet)的“父母”——托尼和莫琳夫婦,雖然他們創(chuàng)建了被全世界的旅行者奉為“旅行圣經(jīng)”的《Lonely Planet》系列旅行指南書,但顯然他們夫婦也不敢妄稱已經(jīng)環(huán)游過世界,然而全世界的人絲毫不懷疑,他們?yōu)槲覀儙淼摹凹埳下眯小?,讓我們有機會用閱讀來環(huán)游世界。如果你沒有足夠多的時間、足夠多的金錢、足夠多的信心去感受更多期待前往而未能前往之地,那么用視覺與想象勾勒出的紙上旅行也未嘗不可。盡管這話說起來顯得有點兒矯情,但卻是很多人的真實處境,也正因為這真實的期盼難以企及,所以更依賴紙上旅行幫我們圓夢。畢竟旅行的意義除了身體力行的接觸新鮮美好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感知與共融。
然而紙上旅行的美妙旅程遠(yuǎn)非只是閱讀,還有記錄與分享。而我們,也希望能在紙上旅行中國更多人的汽車旅行夢。車展未到,而幾代人的汽車記憶隨著即將發(fā)布的新車重新被刻畫在紙上;地道的成都人張偉用手繪旅行的方式,將他所摯愛的城市用畫筆畫出,市井民生一派融融;開著雷諾緯度暢行西安的編輯吳坤,一邊囫圇吞咽著灌湯包一邊讓我們從文字中品出西安古城的新味道;遠(yuǎn)赴瑞典與極光不期而遇的喜悅,繚繞在紙張的香氣中;九曲黃河只行一段,磅礴氣勢便涌上畫中。
總有美妙,在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