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劍玲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時期。他們的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對較差,情緒的變化較大,但是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因此,在低年級體育技能教學中,我們應(yīng)針對孩子求新、求異、求變的心理,努力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shè)“四境”,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活動,學會一些簡單的身體基本活動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實用性技能,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為今后學習各種體育運動的技術(shù)和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礎(chǔ)。
一、巧設(shè)“導”境——讓學生樂學
低年級的學生很容易興奮,但是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較短,因此,可以創(chuàng)設(shè)一種有效的教學情境和氛圍,采用多種形式導入課的主題和主要內(nèi)容的教學,引發(fā)學生的運動情趣,讓學生盡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
1.形象生動的語言導入——導入語是一場戲的開場白,能起到先聲奪人、引人入勝的效果。特別是對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結(jié)合課的內(nèi)容,用巧設(shè)問題情境、講故事、猜謎語等形式,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如在一年級“前滾翻成坐撐”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先用語言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故事情境:“孩子們,冬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忙著準備糧食過冬,今天我們要來幫助小刺猬搬運一些過冬的小果子。知道小刺猬是怎樣搬運果子的嗎?”孩子們一聽,立刻精神抖擻,七嘴八舌,個別興奮的孩子甚至已經(jīng)開始在地上打滾了。于是,教師因勢利導:“要幫小刺猬,首先我們得學會他們的本領(lǐng),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小刺猬的本領(lǐng)——前滾翻,好嗎?”這種故事提問式的導入語設(shè)計,成功地激發(fā)起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使孩子立刻就對即將學習的本領(lǐng)和技能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躍躍欲試。
2.變化多樣的器材設(shè)置導入——整潔舒適的場地、變化多樣的圖形、擺放自如的器材,均能使學生感到新鮮、興奮,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動作技能是一件非??鞓返氖虑椤H缭凇案鞣N方式的走”這一動作的學習中,教師利用學生上課坐的小凳子做器材,通過語言的提示與引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主體作用,利用凳子的不同擺放方法,擺成了獨木橋(將凳子連續(xù)拼成一排),學習在窄道上行走的本領(lǐng);擺成了小樹林(將凳子間隔一定的距離擺放成一排),學習在障礙物中穿梭行走;提起小凳子,學習負重走;兩人一組抬起小凳子,學習與同伴一起的合作走等等這種利用器材、場地的巧妙變化,將技能動作的學習層層導入,讓學生在“魔術(shù)”般的情境中,不知不覺、輕輕松松地學習了本領(lǐng),掌握了動作與技能。
3.活潑有趣的準備游戲?qū)搿螒蚴堑湍昙壓⒆拥淖類?,而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緊扣“題意”的準備性游戲,往往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新鮮感,也會讓學生對接下來的動作技能的學習充滿了期待。如在重點學習“前滾翻低頭團身”動作時,教師在準備活動部分安排了一個“狐貍與刺猬”的游戲。刺猬為了不被狐貍抓到,可以用“低頭、團身、抱膝”的方式作自我保護,并等待同伴的救護。孩子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不僅輕松地掌握與明白了什么是“低頭、團身、抱膝”,也為接下來學習前滾翻做好了重點動作的鋪墊,并讓學生明白了這樣的動作還可以用來自我保護,真可謂教師教得自然、順暢,學生學得輕松、明白。
二、預設(shè)“探”境——讓學生善學
低年級的學生好提問,凡事多愛問一個為什么。所以,在低年級的教學中,“被問”是經(jīng)常的、頻繁的。特別是在學生學習新的動作技能時,看到別的孩子動作做得比自己好時,總愛問:老師,為什么我總是扔不遠?為什么我老是翻不過去?為什么……這種迫切地想學又學不會的心情溢于言表。作為老師,首先應(yīng)該肯定孩子的善問,同時,還要預設(shè)問題,啟發(fā)學生用心思考,善于學習。如在二年級的“障礙跑”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學會用跑過、跳過、跨過、鉆過、繞過等方法過障礙,教師要求學生用1個鉆圈架、3塊小墊子做器材,小組合作設(shè)置障礙,并嘗試練習。通過練習學生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老師,為什么有的同學過障礙很快,而且不犯規(guī),而我們組過障礙很慢,而且還經(jīng)常犯規(guī)?”發(fā)現(xiàn)了問題,說明學生在思考,只是苦于找不到答案。于是,教師讓小組與小組之間交換場地進行練習,并留心觀察跑得特別快、特別好的小組的同學。經(jīng)過相互學習與觀摩討論,學生又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似的告訴我:“老師,我發(fā)現(xiàn),應(yīng)該先放鉆圈架,然后再爬,會快一點?!庇谑?,在教師的提示與這位學生的新發(fā)現(xiàn)中,每組同學一起動手,將障礙物重新設(shè)置,并總結(jié)出用“鉆過——爬過——跳(跨)過——繞過”的順序進行練習,是最合理也是最節(jié)省時間的。然而,同樣的障礙設(shè)置,在比賽中還是出現(xiàn)了明顯的差異,有的小組在鉆圈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器材移動位置的現(xiàn)象。于是,教師用語言啟發(fā)學生:想一想,鉆圈時,怎樣的姿勢最安全又節(jié)省時間?于是學生又通過不同的方法對比嘗試練習發(fā)現(xiàn):高個子學生采用側(cè)身低姿“橫爬”的方法要比正面從頭到腳依次鉆過的方法更便捷。于是,同學們紛紛效仿,練得不亦樂乎?!皩W習并體會過障礙的不同方法”的技能目標,就在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求方法、解決問題、學會方法的過程中達成了。
三、創(chuàng)設(shè)“話(畫)”境——讓學生會學
平常的課堂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說出一個動作術(shù)語或名稱,學生往往會很茫然地看著老師,并一再表示這個動作沒有學過。然而當教師做出這個動作的示范時,學生就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的?。∫虼?,在技能教學中,除了要教會學生掌握技能動作以外,還要試著讓學生知道動作的術(shù)語與相關(guān)的一些知識要求。那么對于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怎樣讓他們開心地記住這些動作的名稱與方法呢?我覺得可以利用下雨天室內(nèi)課的時間來完成這個“溫故而知新”的任務(wù),可以通過“我說你做”的游戲來進行。即教師用形象的語言或兒歌、口訣來描述一個動作的方法或姿勢,學生做出相應(yīng)的動作,如教師說:“小青蛙,呱呱呱,兩腿一蹬跳起來,輕輕落在荷葉上。” 學生立即做出“立定跳遠”的動作。也可以通過“我做你說”的游戲來進行,即教師做一個動作,讓學生來說出這個動作的名稱,甚至是動作的要求與方法。這兩個游戲可以采用知識搶答賽的方法來進行,還可以開展組與組之間的積分對抗賽,并請學生代表來當評委,教師做到不扼殺“搶說”的,不指責“誤說”的,不放棄“不說”的。這種類似于電視里搶答賽的互動學習方式,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技能的積極性,學生們?nèi)巳藚⑴c、敢說敢做、會做能說。往往是老師一做出動作,學生就立刻在大腦中搜索這個動作的名稱和方法,而且這種現(xiàn)象還會遷移到平常的學習中。每每學一個新的動作或技能,學生就會條件反射似的問我:“老師,這個動作叫什么?你能再說一遍嗎?”
此外,還可以通過“畫一畫”的游戲來進行。低年級的孩子愛動手,所以可以利用室內(nèi)課的時間讓學生將學過的動作畫在紙上,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將他們心目中的體育課描繪在圖畫上。雖然孩子們畫面上的體育課還不是很生動,布局也不夠飽滿,甚至寫出來的動作術(shù)語還夾雜著拼音和洋文,偶爾還有幾個錯別字,但是這種“畫境”的創(chuàng)設(shè),對于學生學習體育技能無疑是有效的。如今,只要教師說出一個動作的名稱,學生們頓時眉飛色舞,樂不可支地做出各種相應(yīng)的動作,并聲情并茂、連做帶比劃、用低年級孩子特有的神情告訴你:老師,我已經(jīng)學會了。
四、營造“贊”境——讓學生想學
愛聽表揚,喜歡得到老師的稱贊,這是低年級孩子的一個共性,也是他們充滿童真的表現(xiàn)。因此,在技能學習中,教師看到學生的進步與努力時,要毫不吝嗇地豎起自己的大拇指,并且真誠地、適度地給予評價:“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這么快就學會了動作!”“你的動作真有創(chuàng)意!老師也想來學一學!”這些肯定的語言、鼓勵的手勢、贊美的表情,可以極大地增強孩子對教師的親近感與信任感,也增強了學生學習動作技能的信心。即使孩子在學習技能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畏難情緒或動作找不著“北”的情況,作為教師,也不要批評、諷刺學生,而要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喻”出孩子動作的錯誤,“贊”出孩子的“創(chuàng)意”,讓學生放下包袱、放開手腳,將學習動作技能變成一種樂趣,變“要我學”為“我也想學”。如二年級學生在學習“雙腳連續(xù)跳過低障礙物”的動作時,教師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小青蛙連續(xù)跳荷葉的情境。針對個別學生在跳躍中出現(xiàn)的“落地重,沒有屈膝緩沖”的錯誤動作,教師馬上評價:“孩子們,你們的膽子可真大,居然把大象伯伯也請來跳荷葉了。要當心,別掉進池塘里哦!”一個“大象伯伯”的比喻,立刻讓孩子們哈哈大笑起來,在笑聲中,學生明白了要“輕巧落地、屈膝緩沖”的道理。又如,針對學生在連續(xù)跳躍中雙腳沒有同時落地的偷懶現(xiàn)象,教師用幽默的語言“贊嘆”道:“孩子們,我們青蛙部隊的吸引力可真大,居然招了許多‘小馬兒來參加比賽?!辈⒆龀鰟偛藕⒆觽兊囊槐囊惶膭幼?。于是,那些“小馬兒”立刻警覺起來,兩只“蹄子”也不敢再一前一后落地,生怕再次露了自己的“馬腳”。這種積極、幽默、充滿鼓勵的“贊嘆”,讓學生放松了緊張、焦慮的心情,保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了一種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在這樣的一種充滿“導境”“探境”“話(畫)境”“贊境”的體育課堂中,我想每個孩子都是有收獲的,他們抑或是收獲了體育的技能技巧,抑或是收獲了一份學習的快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