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楓 朱鳳娟
四月的江南,春風和煦。
杭城,一幢普通的公寓。
受本刊劉楓社長的囑托,我們輕輕叩開一位老人的家門。老人用和藹的微笑迎接匆匆的我們。明媚的光線灑在她身側,勾勒出歷經歲月滄桑卻依舊清雅高潔的面容,透著一種隱隱然的氣質,寧靜、謙和、幽雅、篤定,淡淡如云絮,靜靜如止水。傳奇如她,一個世紀的故事……
“木蘭”心結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秉S慕蘭小時候非常喜歡這首《木蘭辭》,在她看來,花木蘭十二年戎馬生涯,沒讓人發(fā)現(xiàn)女兒身,不是智勇雙全嗎?一顆“木蘭心結”早已埋在她內心深處,以致日后參加革命,便將原先的名字改為“慕蘭”。
瀏陽河是黃慕蘭生命中最初的河流。人文薈萃的瀏陽縣,當年出過英雄譚嗣同?!吧傩√们扒趩栕郑老⊙瞿较荣t?!边@是她在自傳中描寫自己年少時的詞句。三年級以前,黃慕蘭在家附近火官廟前的小學校上學。后來進了西城迎佛寺內讀高小。這是所女校,名譽校長是譚嗣同的夫人,她聘請了幾位從日本留學回來的女教師,思想進步,以畢生致力于女子教育事業(yè)和爭取婦女的平等自由權利為榮。
1919年的春天,黃慕蘭被父親送往長沙周南女校上學。學校是進步教育家朱劍凡夫婦創(chuàng)辦的,曾培養(yǎng)出許多杰出人才,其中如向警予、蔡暢等,都是中國婦女革命運動的先驅。當是時,一面是熱血沸騰、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的五四運動,一面是周南女校開明、先進、民主的女學教育,為年少的黃慕蘭打開了一扇通往今后廣闊世界的大門。
“飲水思源,如果沒有朱校長當年對我們的教育,沒有在周南女校參加五四運動的洗禮,后來我就不會自覺參加北伐大革命,投入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中去?!?/p>
在老人家里,我們看到了一本英文版的書籍,是在斯坦福大學進修的中國學者王政女士為在我國召開世界婦女大會撰寫的,介紹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那些20世紀的杰出女性中有著名律師、醫(yī)生、科學家,還有像黃老這樣的女革命者。這是最早真實報道黃慕蘭的書籍。
在那個時代,每一個小小的、看起來毫不重要的片刻的決定,都可能是一輩子命運的轉折點。
1926年的春天,急于擺脫包辦婚姻的黃慕蘭從鐵路工會的傳單上得知,漢口英美煙草公司的女工正在舉行大罷工。在父親的默許下,她帶了點錢,從武昌渡過長江,投入到支援女工的罷工斗爭中去了。這一渡,也完成了她從一個傳統(tǒng)家庭婦女到先進的婦女革命運動者的轉變,從此開啟了漫長而跌宕的革命生涯。那一年她19歲。
沒過多久,經同志介紹,黃慕蘭加入共青團,當了武漢特別市黨部婦女部秘書。1926年11月,她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毅然剪成短發(fā),投奔到宋慶齡、何香凝領導的轟轟烈烈的婦女運動中。
1927年國共分裂后,黃慕蘭奉命轉入地下工作,潛伏生涯也從此開始。在江西,黃慕蘭的工作是省委秘書和機要交通。當時身懷六甲的她,向省委書記陳潭秋學會了在書上用米湯密寫文件、去旅館對暗號接頭、在碼頭等待交通船。1928年12月,黃慕蘭接組織調令,前往上海任中央委員會機要秘書,同時兼任機要交通員,經常與各省的同志接頭?!霸诖蟪鞘欣镒鳇h的地下交通工作的,大多以女性為主,因為她們便于利用各種社會關系,化裝成各種身份的婦女,適應各種各樣的變化,不大容易引起敵人的注意。”黃慕蘭在其自傳中回憶。
“騎士”形象
黃慕蘭天生麗質,長得漂亮,而且秀外慧中,能力強,有魄力。令人稱奇的是,黃慕蘭還被幾位大文豪作為原型寫進作品:茅盾寫《蝕》借鑒過她,郭沫若更是把她化身為長篇小說《騎士》中的女主人公金佩秋。而事實上,她就是這樣一位地下奇兵。
1931年,黨在上海的地下工作遭到很大破壞,許多地下黨員被捕。組織看重黃慕蘭的活動能力和社會關系,經周恩來批準,任命她為中國人民革命互濟總會的營救部長,與剛剛接任中央特科工作的潘漢年單線聯(lián)系。
為此,黃慕蘭奉命以脫黨的書香世家小姐的身份打入上流社會,結識了陳志皋。陳志皋是當時上海有名的律師,也是進步團體“世界與中國社”的成員,所以非常適合于開展黨的營救工作。陳志皋、黃慕蘭通過努力,成功營救了關向應。同時黃慕蘭還冒險獲取了向忠發(fā)叛變的消息,并及時報告中央,使上海地下黨領導機關避免了一次重大損失。
1931年12月,國民黨散布“伍豪(周恩來的筆名)等脫離共產黨啟事”。周恩來通過潘漢年找到黃慕蘭,說:“自從顧順章叛變后,敵人在四處造謠,說我已經叛變自首了。你能用什么巧妙而有效的方法替我辟謠,揭穿敵人這種卑鄙無恥的伎倆。”黃慕蘭凝神思索了一會兒,覺得周恩來的早期筆名“伍豪”為黨內外許多人所熟知,便馬上拿起筆來起草了一篇稿子:“陳志皋律師代表伍豪啟事:鄙人身體健康,希諸親友勿念……”周恩來看后很滿意,夸獎說:“你真是我們的女諸葛,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后來為了避免國民黨追查陳志皋,他難以解釋,經仔細商量決定找一個法國律師巴和,代表周少山登一個緊要啟事。在啟事中以周少山的名義聲明,自己曾用別名“伍豪”,與近日報載伍豪脫離共產黨無關。這個啟事既拆穿了伍豪叛變的謠言,又巧妙地躲過了敵人的追查。
黃慕蘭一生有過三次婚姻,第一、第二任丈夫宛希儼和賀昌相繼在革命戰(zhàn)爭中犧牲,第三次便是與陳志皋的結合。根據(jù)黨組織的指示,黃慕蘭和陳志皋一起依舊在黨的外圍開展一系列革命工作。
黃慕蘭踏進了當時金融界首屈一指的通易公司,以副總經理的職務掩護身份。她把很多黨的重要機密文件和文稿以及瞿秋白的書信、方志敏的日記,保存在“通易”的保管庫中,直到新中國成立才交給中宣部。同時,她依托公司,為黨所領導的抗日救亡和愛國民主運動提供了資金方面的保證和援助,起到了“地下金庫”的重要作用。她還與上海文化界進步人士一起秘密迎接從日本回國的郭沫若、與社會知名人士共同支持《每日譯報》、為《魯迅全集》出版提供無限透支的資助、為以于伶為首的上海劇藝社提供透支賬戶等……
“離騷”情懷
深夜,掩卷擱筆,《黃慕蘭自傳》扉頁上的兩行字愈發(fā)清晰:亦余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黃慕蘭畢生為革命付出,跌宕人生中始終抱有一種“熱愛祖國、熱愛黨,為真理不惜一切”的信仰和堅持。她這一生像極了深山里的一泓山泉,清澈而深邃。她將一生都獻給了祖國和人民,甚至不惜拋夫別子。
20世紀50年代,黃慕蘭遭受不公正對待,輾轉17年,內心充滿著期待平反恢復自由的樂觀精神。正如日后她在詩中寫道的:“凝眸微笑意真誠,歷盡艱危波折身。不屈不撓韌勁在,寧靜致遠自長齡?!?/p>
這是一種豁達的胸懷。20世紀80年代,黃慕蘭歷盡曲折,終于在鄧穎超同志的幫助下獲得了平反?!?984年8月24日,是我獲得平反以來最最難忘的紀念日。這一天,首都陽光燦爛,秋高氣爽,我久已渴望的佳音喜訊,終于來臨了?!蹦翘爨嚪f超在中南海西花廳接見了她。隨后,經組織的安排,她在上海市政府任參事一職。
黃慕蘭于1993年定居杭州。而事實上,1932年她曾有一年多時間在此避居。“的確,杭州西湖一年四季的風光景色,我倒是趁此難得的機會一一欣賞過了:春天,在白堤、蘇堤上瀏覽那一株楊柳一株桃的旖旎春光;夏天,清晨和蔣雪英兩個人劃著自備的小游船,泛舟于荷花中,喜聞被露水滋潤過的荷花清香……”如果不是生在烽火連年的戰(zhàn)爭年代,黃慕蘭本應是一位精通琴棋書畫的大家閨秀。
拜訪離開之前,我們在老人書桌上看到了一張她百歲時候的家庭合照,幾代同堂我們已經數(shù)不過來了,只知道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為老人的健康長壽,也為現(xiàn)世的安穩(wěn)靜好。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際云卷云舒。或許,這就是老人最好的晚年。□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選自《黃慕蘭自傳》《黃慕蘭詩詞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