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麗
【摘要】新課程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讓學生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上必須懂得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感悟,從而達到自我提升。一堂扎實有效的語文課,必須是學生用自己的已知和方法去掌握基礎知識,領悟文本內涵,感受人物品質。因此,課堂朗讀、想象、練筆三方面都可以讓學生放手一搏,體現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原則,這樣的語文教學中,學生才能學得有效、學得快樂。
【關鍵詞】放手朗讀 放手想象 放手練筆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044-01
要想讓學生能夠很好地發(fā)揮出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學習的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善于放手,引導學生自己去主動地學習,自己去領悟,這樣才能夠做好自我的提高。一堂精彩、生動的語文課,應該是學生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去進一步夯實基礎知識,深刻掌握知識精髓,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的過程。
一、放手朗讀,學得靈動。
陶行知先生說:“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睆哪壳暗膶嶋H情況來看,語文課往往是處于紙上談兵、膚淺的情況,效果不是很好。作為閱讀教學的基礎,朗讀訓練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感情朗讀,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為全面掌握課文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
《白鷺》是一篇極其優(yōu)美的散文詩。在教學中,有結合白鷺組圖的誦讀,有再現生活中的白鷺的品讀,有體現白鷺無窮韻味的想象讀等等,帶領學生以讀悟情,以讀生思。經過學生自己的朗讀體會,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鮮活的語言,學生口念心誦,感受著清新活潑的文字,想象著美好的圖景,品味著作者的意趣。通過不斷的朗讀,使學生能夠進一步領悟文章的真諦,感受到語言的美感,在學生的想象中出現一幅立體的美景。對課文能夠有更加深刻的印象,這樣全身心的投入,一遍又一遍的吟誦,白鷺之美盡在心中。
朗讀即出聲地、響亮地讀,是小學生完成閱讀教學任務的一項重要基本功,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進行的基本訓練之一。語文教學強調“以讀為主”,是以現今語文課堂教學的發(fā)展趨勢。通過朗讀,既可以讓學生“讀入”(讀出意、讀出形、讀出味、讀出情、讀出神),又可以讓學生“讀出”(將文本語言內化為學生自身的語言)。
朗讀應該是非常靈動的,不被課本所束縛的,是能靈越于紙上,如同有生命一般的。所以說,賦予藝術生命于課文,就是再創(chuàng)造課文藝術。簡而言之,朗讀就是一個過程,一個感受美、發(fā)現美的過程??偟膩碚f,朗讀,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讀,能夠調動起學生活躍的感官,能夠使學生在多個方面全面深入的感受課文的美感。從而有了聞其聲,臨其境的感受。從而使學生能夠有了更加真實的感受,使學生的情感能夠更加真切,并且達到和作者感受合二為一的境界,產生的共鳴更加強烈,在美的意境中,默默地化為整體的感受,使情操更加優(yōu)美,精神世界更加豐富,心靈也更加的空靈,最終使行為更加優(yōu)雅。
二、放手想象,學有其樂。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教育是一項培養(yǎng)人才的活動,況且當前需要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所以培養(yǎng)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就更顯重要了。
黒格爾曾說過:“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彼哉f,作為科學的一部分,語文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工具,可以通過語文教育來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提高其想象能力,這樣就為創(chuàng)新學生的思維提供了一個關鍵的方式。具有美感的語言是進行語文美德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他可以進一步的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提升精神境界,還可以在課堂上啟發(fā)學生以課文進行進一步求美、求真的新境界。例如,《白鷺》一課是文質兼美的散文,不僅語言優(yōu)美,而且還能抓住教材的閃光處讓學生進行隨意想象,天馬行空,展現學生驚人的想象力。
三、放手練筆,學貴有效。
古時,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庇纱丝闯?,讀寫結合的重要性由來已久。讀是寫的前提,寫是讀的結果。在“放手”教學法中,“寫”特指的是課內小練筆。閱讀教學中的課內小練筆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重要方式。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寫的訓練,必須給予學生充分思維的時間和空間,必須創(chuàng)設學生易于練筆的情境。
教師通過抓住課文內容中的擴散點、閃光點,讓學生以此為素材進行課內小練筆,這樣就可以為學生練習語文寫作提供比較好的內容,能夠讓學生說出內容,說好內容,有內容可寫,同時可以通過練筆進一步的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
課內隨機進行的小練筆,常見的有以下形式:
(1)活化形象。抓住所給的圖片或抽象的詞句,積極地教育引導學生去想象,利用練筆把語文課文變成實實在在的鮮活形象,從而讓學生對課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2)填補空白。課文的作者往往使用空白的形式,把一些想象的空間留給學生。所以,在進行課堂授課時,要引導學生自己對這些空白進行補充,從而能夠更加全面的理解內容,以文入景。所以練筆是補充空白的有力措施。
(3)凸現思想。因為課文的主題思想在語文文字的描述中時隱時現,在全面理解掌握的基礎上,采取及時的加工、整理,能夠使主體思想更加突出。
(4)彰顯情感?!扒閯印惫倘皇恰稗o發(fā)”的先決條件,所以在寫作時兩者往往是在一起的,互相為因果關系的。所以,可以通過對課文為素材的持續(xù)練筆,使文章所蘊含的感情表達出來。
(5)轉換語言。可以采取讓學生堅持對文章的內容持續(xù)進行改造和加工,形成另外一篇完整文章,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使學生對語言運用的更加熟練,提升了整體語言使用能力和水平。
然而,由于在課堂上為學生留下的時間不是很多,但是語文學習的內容大部分在課外。所以要積極地利用課堂練筆的機會,不斷的教育學生形成讀書要動筆的好習慣,這樣語文教學的效果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睂處焷碚f,“放手”或許只不過是 “舉手之勞”;但是,針對學生而言, “放手”就表示他們能夠為個性學習找到有效的突破口。當然,“放手”絕不等于“放羊”。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語文課堂上,應該能夠找準關鍵點,順利切入,善于放手,能夠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打造一條燦爛的星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