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新 李梅
【摘要】聾孩子由于失去了聽力,想學習英語,就要比正常人更難。在人們的想象中,他們英語課程的學習可能只限于書面語言或手語。如果脫離了書面語或手語表達,即便學習了英語可能也等于零—因為除了這兩種途徑之外可能沒辦法用英語來表達他們的意圖。因而如何探索一些合適便捷的方法來帶領他們把英語學成可以讀和說的語言來與人們交流,就更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聾生喪失聽力;獲取語言知識更難;探索多種有效途徑;讀說英語;可行有效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而使用這個工具最方便快捷的手段就是聽和說。常言說,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就說明耳聾學生由于全部或部分失去的聽力,喪失了更有效的接收外界信息的途徑。在人們的想象中,他們英語課程的學習可能只限于書面語言或手語。如果脫離了書面語或手語表達,即便學了英語可能也等于零—因為他們沒有辦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即便再教他們學習英文的手語(英語的手語與中國手語是不同的),又會再次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在教學中,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我感到,如果采取一定的手段,加上反復的練習,聾生完全可以把英語學成像健全人的漢語一樣不需紙筆、不需手勢而能夠“讀”和“說”的真正的語言雖然有些學生因某些原因發(fā)不出清晰的聲音,但你能夠通過看口形來懂得他的表達。
首先,教學實踐使我覺得聾生完全可以像學習漢語拼音一樣,學習讀寫英語音標的發(fā)音方法,通過學習掌握發(fā)音器官的發(fā)音位置及方法來學習音標,做到能夠讀、寫出這些音標。如果發(fā)音器官都已損壞,至少也可以掌握發(fā)音的口形及位置,從而建立音標與一定的口形或發(fā)音器官的發(fā)音位置之間的固定聯(lián)系。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能學會漢語拼音,同樣也能夠學會英語的音標。
其次,在學會了音標之后,就可以學習英文字母的發(fā)音。比如,學會了輔音∕ b ∕和元音∕ i: ∕, 就可以學習字母Bb,讀出它的發(fā)音∕ bi: ∕ 。用相同的辦法,所有字母的讀法寫法都可以學會。
第三,在學會了音標及字母之后,單詞的教學也就水到渠成。如,bed(床),就可以教學生分別讀出b-e-d, 然后讀∕ bed ∕ , 講解清楚哪個字母要發(fā)哪個音,了解它的漢語詞義,一個單詞也就學會了。
第四,句子教學。讀、說句子對聾生而言是一個相當艱難但又是經過訓練可以做到的過程。比如要學習Is this your sister? Yes, she is . 時,首先要將每個單詞的讀法都復習幾遍,牢記每個單詞的讀音,然后可以慢慢地將單詞一個一個地連起來讀,練習若干次后,你就可以聽到、看到他們所讀或說的、發(fā)音或口形基本正確的句子。這時你就可以體會到,聾生能夠讀、說可以讓你聽懂或看懂口形的漢語,經過反復訓練,一樣也可以讀、說英語。
第五,學會了讀、說的方法,采取多種方式反復練習更為重要。這一點我是這樣做的:①重視教師的示范作用。單詞、短語和句子,我都反復多次地教學生讀,會讀之后讓他們放下書本試著去說,有殘余聽力的學生會容易些,完全無聽力的,就尤其要注意觀察他們的口形及發(fā)音器官的發(fā)音位置,幫他們建立口形與語言單位的發(fā)音位置、方法的固定聯(lián)系。②帶學生多做看口練習。學完一定的內容之后,我都要針對不同的語言單位進行看口訓練,由我來讀單詞、短語或句子,讓學生來辨別,看老師讀的是哪一個,說出它們的漢語意思是什么,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掌握所學的內容。③讓學生來讀或說,由老師來辨別他們所讀說的內容是什么。這一點是很難的也是學生所膽怯、要多鼓勵學生敢于嘗試練習的。如果老師所辨認的與學生所讀說的內容不一致,就說明學生還沒有很好地掌握語言單位的正確讀法,老師可以再進行糾正,重新示范,反復練習,從而使學生又通過這種方法來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以便再加以練習。④常做“師問生答”的看口回答問題的練習。開始做這樣的練習時,沒有聽力的學生可能頭腦中一片混亂,這時可以先借助中國手指語的指式(由于漢語拼音的全部指式恰好可以借來做英文字母的表達方式又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所以我借用中國手指語的指式來表示英文字母,但讀英文字母的讀音—如借用手指語a的指式,而讀英文中/ei /的讀音)將每個單詞拼打出來,使學生一邊看老師口形,一邊借助手指語領會老師所說出的每個單詞及語句的意思,然后,學生也一邊用口語說,一邊用手指語輔助來回答老師的問題。經過反復的練習后,學生就可以逐漸脫離手指語,而只用口語來進行問答練習。⑤進行學生互看口形的練習。無論是單詞、短語還是句子,學生都可以分組練習互相看口,一個學生說,另一個學生來做看口辨別的練習,這樣也可以促進學生看口及記憶能力的提高。
總之,教學實踐證明,如果教會聾生把英語學成可以讀和說的語言,就能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決逐一使用手指語打出英語這種拼音文字所用的太多時間問題,使學習效率更高,同時也讓英語課能像語文課那樣用口語來比較迅速地交流,使他們所學到的英語真正成為一種便捷的口頭工具,不僅能讓他們用英語來與老師進行對話,切身體會英語的語感,在之后的英語學習中養(yǎng)成用非母語來思考問題、學習知識的思維習慣,還可以擺脫手語的束縛和局限,用學到的口語(能夠聽到或看到的)來與健全人正常、便捷地交談。我們學校今年夏天來過一位美國客人,我的學生就用口語來和這位美國客人做最基本的交流,讓我看到了我的教學是真正有實效的。事實證明,經過探索和努力,教聾生把英語學成可以讀和說的語言,是完全能夠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