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細玉 宋巧娜
[摘要]《倉儲與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專業(yè)的重要核心課程之一。針對目前獨立學院《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該課程實施行為導向教學法的策略。
[關鍵詞]獨立學院倉儲與配送行為導向教學法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3.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2)07-0092-02
《倉儲與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專業(yè)的重要核心課程,也是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目前在該課程教學中,仍然存在重理論,輕實踐或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等問題。因此,如何遵循“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為企業(yè)一線培養(yǎng)物流運作管理人員”的辦學方針,實現以倉儲配送崗位需求為起點,以工作行為為導向,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重點的教學目標是值得討論的。
一、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內涵
行為導向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考慮某類職業(yè)所在的崗位群中的各種角色及各角色要完成的任務,對其角色的行為、角色行動所需要的環(huán)境條件及角色扮演者的內在調節(jié)機制進行科學設計,并進行有效實施和評價的教學活動過程。在行為導向教學中,教師首先向學生介紹崗位群及相關角色,并根據角色特點和職場實際情況向學生提供相關的任務信息,學生為了完成角色所要完成的任務,通過現實中可運用的各種學習方式進行主動學習,在此基礎上對要完成的任務活動進行計劃制定,并組織實施,最終教師對其任務完成過程和結果進行檢查和評價。行為導向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職業(yè)行為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其課程設計原則是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在教學組織中不但要考慮不同學生個體的興趣愛好,而且要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依據實際工作行為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全程參與。行為導向教學的基本內涵是通過行為引導教學過程,學生通過主動與全面的學習達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統(tǒng)一。
行為導向教學必須遵循教學活動規(guī)律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規(guī)律。要體現現代教育的理念,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主動完成知識的獲取、能力的提升、品德素養(yǎng)的形成等,促進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和諧發(fā)展。行為導向教學法主要體現在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性、學習過程中的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的互動性與合作性、教學過程與實際工作過程的統(tǒng)一性、教學效果考核的科學性與全面性等多個方面。
二、目前獨立學院《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獨立學院主要承擔著基層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任務,有別于一本和二本的人才培養(yǎng)。但是目前大部分獨立學院的教學仍然采用一本、二本院校的教學模式,《倉儲與配送管理》的教學也不例外。教學中存在著普遍的偏重理論知識教學,忽視實踐教學,不利于學生就業(yè)能力提升;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課程考核方式單一,無法激發(fā)教學創(chuàng)新與提升教學效果等問題。
三、《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實施行為導向教學法的策略
(一)重新確立《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學習目標
獨立學院應該根據人才市場目前及未來對應用型倉儲與配送管理人才的要求,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確立《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學習目標。通過調研可知,《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的學習目標主要包括知識領域目標和能力領域目標。知識領域目標是通過對《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和認識到倉儲與配送管理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理解和掌握現代倉儲與配送的相關理論,熟練掌握現代倉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能力領域目標主要包括專業(yè)能力、方法與工具的運用能力和社會能力等。對學生以上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孤立的進行,而是需要與學生知識學習掌握同時交叉進行,并緊密結合起來,不能把兩者截然分開。
(二)明確《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內容
在行為導向教學思想的指導下,《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內容應按職業(yè)所在崗位群的角色行動體系來進行課程組織。根據目前企業(yè)倉儲與配送管理的工作流程、崗位設計及崗位要求,《倉儲與配送管理》中所涉及的技術知識和工作過程知識是與物流活動最緊密聯系的。因此,《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內容應分為如下幾個部分:一是倉儲及倉儲經營管理。該部分內容主要包括倉儲的功能、倉儲成本控制與管理、特殊貨物的倉儲管理等。二是倉庫和倉庫設備管理。該部分內容主要包括倉庫類型的劃分與選擇、倉庫的結構設計與布局、倉庫中所需的設備選擇與管理。三是倉庫保管作業(yè)過程。該部分內容主要包括商品入庫、商品的保管、商品的出庫、商品的裝卸搬運等。四是配送管理。該部分內容主要包括配送模式的選擇、配送中心的基本作業(yè)與管理、配送中心的布局等。五是倉儲與配送商務管理。該部分的內容主要包括經營決策、市場開拓、商機的把握與選擇、合同的訂立。
(三)探索《倉儲與配送管理》課堂教學新方法
在《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中,應根據課程學習目標和課程教學內容,把課程教學過程分為理論知識講授、知識自學、參觀訪問、企業(yè)實踐等方式,整個教學過程要求學生動手、動腦相結合,根據角色任務要求,以角色驅動來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要扮演指導者的角色,不再是主導角色和傳授的角色。
(四)創(chuàng)新《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考核方式,促進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實施
在《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成績的考核和評價方式方面,目前主要還是以卷面考試+平時課堂表現為主。該考核方式和評價方法存在較多弊端,非常不利于應用型人才能力的培養(yǎng),容易導致學生高分低能的情況發(fā)生,因而很難正確評價一個學生實際所具備的能力水平,在當前還容易助長學生“上課抄筆記、下課背筆記”這種死記硬背書本知識的錯誤學習方法的蔓延,阻礙行為導向教學改革的實施,最終培養(yǎng)的人才也很難符合人才市場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趙志群.關于行為導向的教學[J].職教論壇,2008,(1):1-2.
陳冰梅.基于行為導向的教學設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2]陳牧.探析“行動導向”的《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改革[J].福建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7,(4):52-54.
[3]許曉春,林朝朋.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2):45-49.
[4]許燕妮.行為導向課程模式可行性研究[J].機械職業(yè)教育,2011,(11):15-16.
[5]熊菊紅,姚大偉.新加坡專業(yè)課程授課模式在《倉儲與配送》課程中的應用探索[J].物流技術,2011,(7):240-242.
[責任編輯: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