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凡
主食篇
谷類食品包括大米、面粉等食物。在我國居民的膳食中,約有60%~70%的熱能和60%的蛋白質(zhì)來自谷類,是膳食中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提供一定量的無機鹽。因此,谷類食品能給寶寶提供每日基礎(chǔ)的營養(yǎng)。
注:帶*標記的表示此類食物有過敏風(fēng)險,需要注意。按月齡劃分的表格中,“○”表示可以喂;“△”表示需要注意;“╳”表示不能喂。
米類
大米
大米是寶寶米粉的重要原料,寶寶出生后5~6個月,最好喂寶寶強化鐵的米粉。寶寶7~8個月的時候,可以將大米熬成粥喂給他吃。寶寶9~11個月的時候,可以大米做成軟一點的軟飯喂給他吃。從12個月開始,可以逐漸給寶寶喂米飯了。
糙米
相比大米而言,糙米在加工去殼后仍保留些許外層組織,如皮層、糊粉層和胚芽,因此營養(yǎng)價值較高。但糙米難以煮軟,而且即使做成粥,顆粒也很難煮爛,因此不適合作為輔食。不妨等寶寶12個月后,可以和大人一樣吃飯的時候,再讓他嘗試。
小米
寶寶7~8個月的時候,可以開始喝一些小米熬制的米湯,12個月以后,就可以喝小米熬成的粥了。但要注意,小米熱量高,不適宜寶寶天天食用,更不適宜胖寶寶食用。
糯米
有的媽媽喜歡用糯米給寶寶做成年糕吃,年糕的黏性很好,粘在喉嚨里有引起窒息的危險,因此不建議給3歲以下的寶寶食用。
面食
當(dāng)寶寶適應(yīng)米粉后可試著添加面食,如七八個月喂饅頭、餅干,9~12個月做些軟面條、餛飩、水餃等。近年來,更多的家長將眼光投向了面包、通心粉等西式食品,接受這些食品對于寶寶來說,也是有一定限制的。
兒童掛面
兒童掛面煮軟后,切成合適的長短,再喂給寶寶吃。需要注意的是,選購的時候要仔細看清成分表,選擇不含鹽的兒童掛面。1歲以后,可以食用低鹽成分的兒童掛面。
意式細面條
作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西式面條代表,意式細面條比較筋道,在嘴里嚼爛要花很長時間,所以雖然寶寶出生后9個月就可以喂給他吃,但應(yīng)該放在湯里,或者與黏糊的材料一起煮,以便于寶寶食用。
意大利通心粉
寶寶出生7個月后就可以吃通心粉了。不要放鹽,充分煮軟后,根據(jù)寶寶的月齡,切成合適的大小,再喂給他吃。
Tip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意式面類在包裝上都按品種標注了煮制的時間,過長或過短都會影響其口感。
烏冬面
作為日式面食的代表,烏冬面口感介于切面和米粉之間,制作時對其粗細和長短都有規(guī)定,口感偏軟??梢栽趯殞氶_始吃輔食時就喂給他吃。煮軟后,根據(jù)寶寶的月齡,搗爛或切成合適的長短,再喂給寶寶吃。
其他
饅頭
饅頭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面食,但傳統(tǒng)的大饅頭對寶寶來說相對硬一些,所以,應(yīng)該給寶寶單獨制作松軟的小饅頭。此外,1歲內(nèi)的寶寶吞咽咀嚼功能并不完善,吃饅頭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從旁看護。
餛飩菜肉包水餃
家中自己制作的包子可以在寶寶出生后10個月嘗試喂給他吃。市售的糖包因糖分高,所以應(yīng)該12個月以后再讓寶寶吃。同樣,餛飩、水餃也可以在此期間讓寶寶慢慢嘗試,但都要以自己制作為佳。
面包
原味低糖面包的白色部分(外面一圈棕色部分有苦味)可以用來熬粥,喂給寶寶吃。寶寶七八個月以后,為了便于他自己用手拿著吃,可以把面包切成小棍狀給他。
土豆
切碎搗爛后,在開始喂輔食的初期就可以喂給寶寶吃。12個月以后也可作為寶寶的零食。
地瓜
切碎搗爛后,在開始喂輔食的中期就可以喂給寶寶吃,如果出現(xiàn)腹瀉,則應(yīng)立即停止食用。12個月以后也可作為寶寶的零食,且對緩解寶寶的便秘效果很好。
芋頭
切碎搗爛后,在開始喂輔食的后期就可以嘗試喂給寶寶吃。但要密切注意觀察,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yīng),如出現(xiàn)嘔吐、腹瀉、皮疹等過敏現(xiàn)象,要立即停止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