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
最近有媒體報道,13種有毒日常生活用品危害女性健康。一向被認為可清新空氣的空氣清新劑也上了黑名單。
僅能遮掩異味
很多家庭都用過空氣清新劑,尤其是在很多家庭的衛(wèi)生間里,空氣清新劑、芳香劑等成了居家必備品。在空氣清新劑的使用上,很多人認為只要使用空氣清新劑,家里的空氣就干凈了。
環(huán)保專家董金獅指出,空氣清新劑是由乙醚、香精等各種化學成分合成的,它的作用是通過散發(fā)香氣來遮掩異味,而不是與空氣中導致異味的氣體發(fā)生反應,也就是說,空氣清新劑并不能清除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它只是靠混淆人的嗅覺來淡化異味。
導致空氣污染
董金獅指出,很多空氣清新劑不僅不能凈化空氣,其本身也是空氣污染源。
空氣清新劑里含有化學制劑,這些物質產生的氣體本身就是空氣污染物,反而加劇了室內空氣的污染程度,長期使用對人體會產生不良刺激。劣質芳香劑還會對人的神經系統(tǒng)產生危害,香味的化學成分可以通過口、鼻以及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并可以通過血液循環(huán)到達全身各部位。敏感人群極易引發(fā)頭痛(特別是偏頭痛)、打噴嚏、流眼淚、呼吸困難、頭暈、喉嚨痛、胸悶、活動過度等癥狀。
不如開窗通風
董金獅指出,不建議將空氣清新劑作為日常消毒的措施,應該使用一些自然的方法來清新空氣,如開窗通風、養(yǎng)盆栽植物或擺放柚子皮。
他還提醒,要真正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去除污染源、異味源頭才是根本策略。
另外,在車上放空氣清新劑也大可不必。一般早晨上車后可以先將車窗打開10分鐘。駕駛時也可以將開窗與開空調交替,隔一段時間就打開窗戶換氣。
夏季謹防食物中毒/李學萍
夏季溫度、濕度適宜,是細菌最為活躍的季節(jié),食物若放置不當或時間過久,極易被細菌污染。因此,食物中毒事件多發(fā)生于夏季。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食物中毒。
1.沙門菌屬食物中毒
這種食物中毒多見于肉類食物,少數可見于蛋類、奶類。肉類污染的原因多為屠宰帶有沙門菌的病畜,或者屠宰后,肉、內臟被帶有沙門菌的容器所污染;蛋類可因家禽帶菌而被污染;奶類污染則由帶菌的牛羊而來。該菌存活期長,但是不耐高溫,100qc時可被殺滅,70℃時5分鐘可被滅活。
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這類食物中毒主要見于海產品,海產品帶菌率可高達90%以上?;【且环N嗜鹽的菌種,在無鹽的環(huán)境中不能生長,而且抵抗力弱,90%時1分鐘或者56℃時5分鐘即可被殺滅,并且對醋酸敏感,在1%的食醋中5分鐘內即可被殺滅。
3.葡萄球菌腸毒素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是自然界分布最普遍的菌類之一,健康人帶菌可達20%~30%。在濕度、溫度適中時,蛋白質及淀粉含量較多的食物能產生腸毒素。因此,這種食物中毒多見于奶油類、蛋制品類,例如奶油蛋糕、冰激凌等。該菌的特點是極耐熱,100℃下2小時都不能被完全殺滅。
4.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但是,食物中毒主要來源于日常的腌制和發(fā)酵食物中的肉毒毒素。因為腌制或者發(fā)酵食物均在密閉容器中進行,這是肉毒梭菌最易生長繁殖及產生毒素的環(huán)境。肉毒梭菌致病性在于其產生的神經麻痹毒素,即肉毒毒素。但是,肉毒毒素不耐熱,100℃下10~20分鐘即可完全被破壞。確保食物中的細菌全部被殺滅,關鍵是加熱要徹底。一般來說,烹調肉塊不宜太大、太厚,海產品不宜生食,最好高溫煮熟后再食用。
如果發(fā)生食物中毒,應及時采取催吐的方法:立即取10克食鹽和100毫升溫水,比例為1:10,溶化后一次性喝下,如果沒有嘔吐,可以多喝幾次,促使患者迅速嘔吐。也可用生姜50克,切碎后放入100毫升水中喝下,比例為1:2。還有更為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按壓舌根部催吐,然后立即送往醫(yī)院。
為了您的健康,夏季的飲食一定要注意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