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雅暖 尤小奇
摘要: 課程改革前,教學內容一般都是規(guī)定的,學生幾乎沒有選擇權,而且不管是否學過,都必須按部就班地學習。課程改革后,很多學習內容都是學生根據(jù)一定的要求選擇的,因此在模塊教學前,我們需要了解學生的一些情況,這對于模塊學習內容的構建、計劃的制訂及學習評價等方面都是必要的。
關鍵詞: 模塊教學學生情況了解組織教學
一、模塊教學前對學生情況進行了解的必要性
1.從模塊內容構建來看。在學生選擇了模塊具體的項目后,緊接著就要確定每一學時的具體學習內容,這是模塊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每一模塊學時具體學習內容的構建與課程改革前教學單元課時教學內容確定有一定的差異。教學單元課時內容是以某項教材技術環(huán)節(jié)來確定的。這樣的內容,不管學生是否掌握,都得按部就班地學習。體育課都是“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學生學的都是統(tǒng)一的內容。但新課程強調的是“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如在籃球模塊學習中,教師教學生運球,剛開始,所有學生都認真地學習和練習,幾分鐘以后有些學生就不愿意再練習了,而是拿著球或者投籃或者傳球,他們是偷懶還是調皮搗蛋呢?這時教師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學生就是平時籃球打得好的學生,他們不愿意進行運球練習是因為他們這項技術已經(jīng)掌握了,他們需要的是進一步的技術技能。又如在健美操模塊學習中,教師教學生健美操的7個基本步伐,有的學生初中的時候就已經(jīng)學過并且學得很好,他們是否再需要重新學習一遍呢?因此,在模塊學習中,這樣的教學內容需要調整。
《課程標準》提出一個模塊由某一運動項目中相對完整的若干內容組成,一般為18學時。[1]這18節(jié)課具有目標的順序性和漸進性,內容的相關性和連續(xù)性。[2]因此,教師根據(jù)內容標準,在模塊學習目標的引領下,依據(jù)學生的情況,通過對學習內容的深入分析,精心地選擇內容,使模塊充分體現(xiàn)課程價值,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
2.從模塊教學需要來看。體育與健康課程從實施角度來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教育活動,學生在體能和基本技能方面有著或大或小的差異。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條件和愛好在學校規(guī)定的范圍內選擇模塊學習內容,選擇同一個模塊的學生掌握這一個項目的技能水平肯定存在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組織和方式上有所創(chuàng)新。常用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分層次教學、同質分組教學、按興趣分組等等。教師憑什么來采取這些組織形式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模塊前對學生情況進行了解,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來組織教學,這樣有利于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所以在模塊教學前對學生情況進行了解是不可缺少的,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并根據(jù)學生各自不同的身體條件,運動能力和興趣愛好,合理確定學習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手段,使每一名學生都體驗到體育學習和活動的成功感,使所有學生都取得進步和發(fā)展。
二、模塊教學前一般需要了解學生那些內容
既然在模塊教學前對學生情況進行了解是必要的,那么一般需要了解哪些內容呢?運動技能、學習能力、學習經(jīng)驗、身體素質等,這些都是我們所需要了解的。因為學生的這些情況,對于模塊內容構建、計劃的制訂、模塊學習評價等方面來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是,體育與健康這門科目與其他學科相比有其特殊的一面,即以身體練習為主。這就要求我們在每一模塊學習時,對選擇同一項目的學生要進行分層教學或同質分組,我們認為這是必要的。實踐的證明也是這樣,即運動技能好的學生往往形成一個小組進行學習活動,運動技能差的學生往往等待幫助。課程改革后,對于分層教學這一問題,各個學校都會根據(jù)各自的實際情況進行解決。
在模塊教學前,我們的教學實踐往往以了解學生所選項目的技能水平為主,也就是說我們具體以運動技能水平來分層教學,并且考慮到學校資源情況與師資數(shù)量等。了解情況越多,分層越清晰越有利于教學,但對資源來說要求也越高,如體育場地器材、師資力量水平等。
三、模塊教學前對學生情況了解的途徑和方法
1.調查統(tǒng)計法。教師分項統(tǒng)計信息,找出層次,完成教學分組。教師可從對學生興趣和項目技術水平的調查等方面去對學生大體情況進行了解。了解學生所選項目的技能水平,我們是與選項一起進行的,如下表:
姓名?搖?搖年級?搖?搖班級?搖 ?搖
2.實踐觀察法。在模塊教學開始,教師提出一些簡單的學習目標,安排1-2節(jié)課時間讓學生自己活動練習,教師在課上觀察學生的活動情況,從總體上把握學生現(xiàn)在的技能水平。
教師可以把前面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對一些不切實際的情況進行微調。這樣不管是教師采取同質分組還是異質分組和友伴分組等教學方式,對學生情況就比較了解,就有利于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組織形式的確定。
參考文獻:
[1]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艷群,胡增犖.高中體育新課程的選項教學計劃(下)[J].體育教學,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