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芳
(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廣東廣州 510091)
商務英語寫作合作學習任務設計與實踐
趙翠芳
(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廣東廣州 510091)
作為當前國外第二語言教學法主流的一部分,合作學習理論和任務型教學法均強調語言學習中的社會性和互動性。在我國外語教學中綜合運用這兩種教學思想設計學習活動有利于營造以學生為中心的合作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執(zhí)行語言交際任務的過程中鞏固語言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綜合應用能力。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任務設計、任務實施及效果評價三方面介紹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在商務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合作學習;任務型教學法;商務英語;教學設計
進入20世紀以來,由于受不同時期的社會需求以及心理學和語言理論的影響,國外第二語言教學法先后出現(xiàn)了口語法 (The Oral App roach)、聽說法 (The Audio-lingual Approach)和交際法 (The Communicative App roach)等主要流派①。發(fā)展至今,合作學習 (Cooperative Learning,簡稱CL)和任務型教學法 (Task-based Learning,簡稱TBL)已成為當前語言教學法主流學派。
合作學習理論在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并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斯萊文 (Slavin,1980)及明尼蘇達大學合作學習中心的約翰遜兄弟 (Johnson&Johnson,1994)。雖然“合作學習”的概念至今還沒有統(tǒng)一的界定,但從該理論早期倡導者的典型定義表述中可以認識到,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習者和教師互動為主要取向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何高大,2002:77)②。任務型教學法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末,是在交際語言教學法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pp roach)基礎上的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至90年代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語言實踐教學理論。該教學策略的顯著特點是“做中得學”(learning by doing),具體來說,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是圍繞一個目標和基于幾項任務完成,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并能加以應用,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現(xiàn)代教育理念。
剖析任務型教學法與合作學習理論所產生的歷史背景及其基本觀點可見,這兩種教學理念具有內在聯(lián)系,將兩者相結合能夠對我國的外語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
作為促進 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的有效途徑,任務型教學法是“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啟示下提出的外語學習途徑”(何安平,2002:107)③?!叭蝿铡边@一概念有多種定義,Nunan(1989)④及 Richards,Platt和 Platt (2000)⑤等學者從交際教學法的角度將第二語言教學中的任務看作是運用目的語進行交際的課堂活動,其目的不僅是練習語言,更是促進教學中的交際??梢?合理的學習任務設計有利于在社會情境中實現(xiàn)語言習得過程中的輸入(input)⑥和輸出 (output)⑦,從而促進語言習得效果。而建立于建構主義理論等認知心理學和教育社會學基礎上的合作學習理論也被認為能夠在高度互動的支持情境中使語言得到最大的練習機會。它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組織教學,以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某項學習活動為主要形式,旨在促進學習者的認知和語言技能發(fā)展。實際上,在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為最終目標的二語和外語教學中,學習活動本身就應該是任務型的。因此,鑒于任務型教學法與合作學習理論均強調語言學習中的社會性和互動性,在我國外語教學中設計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有助于同時實現(xiàn)認知領域和情感領域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的鞏固及交際能力的發(fā)展。
從國內文獻來看,自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外語教學界開始重視長期以來被忽略的師生間及學生間的互動,陸續(xù)出現(xiàn)了聚焦任務型教學和合作學習理論的實證研究 (如,劉春燕、鐘志賢,2004;汪清、謝元花,2011;王穗萍、楊潔,1997;張曉蘭,2006),分別驗證了這兩種教學理念對非英語專業(yè)和英語專業(yè)外語教學的積極影響,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但遺憾的是涉及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尚未形成規(guī)模。
商務英語屬應用語言學范疇,是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⑧⑨,在國外學術界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在我國,隨著經濟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商務英語不斷發(fā)展壯大,已廣泛應用于經貿、金融、運輸、保險、管理等商務活動。成功的商務英語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某一活動領域的常用詞匯和專業(yè)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筆者相信,將任務型教學法和合作學習理論相結合引入商務英語教學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在小組活動中提高合作意識、英語應用能力和商務交際能力。
基于任務型教學法和合作學習理論在外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筆者一直嘗試以英國語言學家Willis(1996)的任務型教學模式設計小組合作學習任務。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任務設計、任務實施和效果評價三方面介紹基于任務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在商務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筆者所教授的商務英語寫作課程教學對象為廣播電視大學成招??粕?英語語言基礎較薄弱,均有工作經驗但只有少數人有商務工作背景。課程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習有關商務活動的實用語言材料,使學生了解主要的商務函件類型,掌握商務英語寫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畢業(yè)后成為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涉外商務工作者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學內容包含商務人士在日常業(yè)務中經常接觸到的各類書面文件,如:各種題材的商業(yè)信函、傳真、便箋、電子郵件、業(yè)務報告及通告等。教師在教學中以集中講授為基礎幫助學生熟悉商務函件的常用表達式、寫作模式和文體特點,這成為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準備。
Willis(1996)曾將語言教學任務分為六種類型:列舉型 (listing)、整理性 (ordering;sorting;classifying)、比較型 (comparing;matching)、解決問題型 (problem solving)、分享個人經驗型 (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和項目型(p roject)⑩。它們遵從學生真實的認知過程,體現(xiàn)了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根據課程特點及學生當前的英語水平,筆者設計了比較型和解決問題型雙重任務,從學生的商務信函習作中挑選出若干,隱去姓名后供分組學生討論、評改。每組分配有兩篇題材相同的習作 (一篇較好,一篇較差),小組之間的信函互不相同。各組的任務就是從格式、拼寫、詞匯、語法、標點符號、文體、語氣和表達效果等諸方面對比兩封信函,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并提出修改建議。
為了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jiān)督,本課程的學習評估分形成性考核評分 (30%)和期末終結考試成績 (70%)兩部分,而前者就包含了對學生開展此項小組活動的評價,分小組討論和小組書面報告 (中英文皆可,500字左右,含組員討論過程表現(xiàn)、信函評價意見和改進建議等方面內容)兩方面考察。小組討論情況分別按組員個體積極、不積極和未參加三個層次分別打分,小組書面報告得分即為各成員共同得分,評分各占本項考核的30%和70%。因此,每位成員的得分既有賴于個人的積極參與,又取決于小組團隊合作質量。
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的實施過程如下:
首先,準備階段。教師公布小組任務的要求和評分標準,以便學生有的放矢地開展活動。為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教師請學生自由組合成立4-5人的學習小組,對于未能成功找到小組的學生,教師基于成員性格特征及英語水平互補的原則將其分配至某一組。隨后,教師以兩名學生的查詢信 (Enquiries)習作為例進行示范分析,演示在小組討論時可能用到的表達“同意/不同意”、“批評/贊揚”、“建議”等語言交際功能的英語詞匯和表達式,并對信函提出修改建議。最后,教師為各組分發(fā)討論信函,并建議各組自行確定分工。
其次,活動階段。學生在課堂上開展分組討論,各組由一人負責記錄。討論期間教師監(jiān)督各組討論情況并提供必要指導,從中發(fā)現(xiàn),各組基本能堅持用英語進行討論,不少學生表現(xiàn)出較強的語言交際能力,例如表達自己的觀點后主動征詢其他組員意見,或意見不同時采用“I see what you mean,but...”等體現(xiàn)語用策略的表達式。
第三,總結階段。為進一步了解討論效果,教師隨機選取若干小組作口頭匯報,之后由教師作總體評價。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書面報告由各組在課外完成,可由一人執(zhí)筆,但需經每位組員審閱通過方可定稿提交,教師逐一審閱各組書面報告并評定成績。
從最近一學期的教學行動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除兩組外其他各組的書面報告均由組員集體完成;所有小組對信函理解透徹,能夠從多方面對比兩封信函的內容、形式和表達效果,評論公正,比較到位。學生一致認為小組信函評改活動不僅鍛煉了團隊合作能力,而且從同學的信函習作中反思了自己的不足或進步,對商務英語寫作知識和技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總結而言,筆者認為在商務英語寫作課程教學中開展基于信函評改任務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有以下四方面的成效:
(1)充分調動了學生對課程學習及小組活動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建立了民主的師生關系,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2)提高了學生運用所學的商務英語寫作知識進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生從他人的信函寫作失誤中反思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及時調控學習目標和策略;
(4)操練了學生用英語進行溝通的能力,如:同意/不同意、贊揚、批評和鼓勵等商務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言語行為。
雖然任務型教學法和合作學習理論各有其優(yōu)勢,但在我國由于受到語言環(huán)境、教學條件、師資素質等因素的制約,在實施過程中尚存在不少問題,如:在我國英語作為外語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學目標與國外第二語言教學不盡相同,學生普遍缺乏商務工作背景,任務的真實性和難度設計不易把握;合作學習主要用于分組學習,但并非所有的教學任務都適合開展小組活動,集中講授、個別學習和競爭學習仍具有合作學習不能替代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因此,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根據教學諸要素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探索這兩種教學理論的課堂應用價值,努力實現(xiàn)其本土化,為我國商務英語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開展更廣泛深入的研究。
注 釋:
①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192-209.
②何高大.現(xiàn)代教育技術環(huán)境下的外語合作學習研究[J].外語教學,2002,(6):76-81.
③何安平.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英語課程改革 [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07.
④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10
⑤Richards,J.C.,Platt,J.,&Platt,H.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69.
⑥Krashen,S.Principles and p 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⑦Swain,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M].Row ly,MA:Newbury House,1985.
⑧Ellis,M.&Johnson,C.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3-14.
⑨王興孫.對國際商務英語學科發(fā)展的探討 [J].國際商務研究,1997(1):24-28.
⑩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 London:Longman,1996.
[1]劉春燕,鐘志賢.基于信息技術的任務型外語學習環(huán)境設計 [J].電化教育研究,2004,(7).
[2]汪清,謝元花.外語環(huán)境下任務類型、水平配對與意義協(xié)商研究 [J].現(xiàn)代外語,2011,(1).
[3]王穗萍,楊潔.洋為中用——合作學習法的移植應用 [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7,(5).
[4]張曉蘭.合作學習在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中運用的實驗研究 [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3).
[5]Johnson,D.W.&Johnson,R.T.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competitive,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M].(4th ed.).Needham Heights,19941.
[6]Slavin,R.E.Cooperative Learning[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0,(50).
H319.3
B
1008-7508(2012)05-0012-03
廣東廣播電視大2011年教學資源建設項目“《商務英語寫作》網絡課程”,項目編號:ZY2011006。課題負責人:周茹燕;課題組成員:張錦文、張清富、趙翠芳、黃海波、王雪飛、譚冬柳、鄭伊華。
2012-03-21
趙翠芳 (1977~),女,山東莒南人,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外語系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商務英語、遠程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