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江(重慶市黔江中心醫(yī)院 409000)
腹部手術或其他部位的大手術,由于腹膜和胃腸直接受手術刺激,引起交感神經(jīng)興奮、胃腸運動抑制,即使不進飲食,術后仍可發(fā)生腹脹。近年來,在這方面的研究也不少,主要集中在手術后、化療后、綜合護理等方面[1-3],術后腹脹在臨床上表現(xiàn)越來越多,筆者在臨床上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治療術后腹脹療效明顯,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6月重慶市黔江中心醫(yī)院普外科住院患者12例,經(jīng)主管醫(yī)生及科室上級醫(yī)生同意后請本科會診,男8例,女4例,年齡38~56歲,平均47歲;病程2~5 d。臨床表現(xiàn)為腹脹、腹痛、動則氣喘、納差、消瘦、神疲、大便不下等。均經(jīng)全面檢查排除其他器質性疾病患者。腹脹的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
1.2 治療方法 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5]。成分為黨參20 g,茯苓15 g,白術15 g,甘草5 g,黃芪40 g,木香12 g,砂仁10 g,三棱10 g,香附12 g,每日1劑,水煎服,浸泡10min后再煎,早中晚各溫服1次,每次服30 mL,療程為1周,治療后評定療效。治療期間忌辛辣肥甘寒涼飲食。
1.3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治愈:腹脹腹痛消失,臨床體征消失;好轉:腹脹腹痛減輕;未愈:癥狀無明顯改變。
痊愈6例,好轉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1.6%。病案舉例,黃某某,男,54歲,因闌尾炎在本院普外科住院。入院后經(jīng)完善各項檢查后行闌尾切除術,術中及術后順利,患者安全返回病房。次日肛門排氣,醫(yī)囑給予流質飲食及其他對癥治療,術后第3天患者開始出現(xiàn)腹痛、腹脹、動則氣喘、大便未解,給予熱敷及對癥治療,上述癥狀無明顯改善,遂請本科會診。望患者消瘦、精神疲憊,問診腹痛、納差、大便未解,查腹脹、腹部膨隆,腹部皮膚光亮如鏡,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診斷為氣虛氣滯。給予上方治療,兩劑后腹痛、腹脹明顯減輕,解大便1次,繼續(xù)服用上方3劑后,腹痛、腹脹消失,飲食正常,精神歡愉出院。
腹脹是由于胃腸道內(nèi)存在過量的氣體,以腹部脹大、皮色蒼黃、甚至脈絡暴露、腹皮繃急如鼓為特征。中醫(yī)認為腹脹是證名,出自《靈樞·水脹》篇,即腹部脹大或脹滿不適??梢允且环N主觀上的感覺,感到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脹滿,通常伴有相關的癥狀,如嘔吐、腹瀉、噯氣等;也可以是一種客觀上的檢查所見,發(fā)現(xiàn)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膨隆。腹脹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癥狀,引起腹脹的原因主要見于胃腸道脹氣、各種原因所致的腹水、腹腔腫瘤等。一般說來胃腸氣脹均有腹部膨隆,局限于上腹部的膨隆多見于胃或橫結腸積氣所致,小腸積氣腹部膨隆可局限于中腹部,也可為全腹部膨隆,結腸積氣腹部膨隆可局限于下腹部或左下腹部?;颊咭蚋共渴中g后正氣耗傷,加之臥床少動,氣虛而致氣滯,腹脹。《諸病源候論·腹脹候》:“腹脹者,由陽氣外虛、陰氣內(nèi)積故也。陽氣外虛受風冷邪氣,風冷,陰氣也。冷積于府臟之間不散,與脾氣相壅,虛則脹,故腹?jié)M而氣微喘”。治療故宜益氣消脹。方中黨參、黃芪相須為君,補氣固本,為君藥。茯苓、白術、木香、砂仁為臣,健脾理氣消脹,佐以三棱、香附理氣,甘草和中緩急、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起到益氣消脹和中緩急的作用。
[1]洪琴,陳麗笙,林嵐.香砂六君子湯在腹腔鏡婦科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中的應用[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1,30(24):25-26.
[2]馮華越,趙權.加味香砂六君子湯治療化療致胃腸道反應療效觀察[J].廣西醫(yī)學,2011,33(9):1241-1242.
[3]陳冬梅,李結媛,張大偉,等.不同處理方法對腹部術后腹脹的療效觀察[J].嶺南現(xiàn)代臨床外科,2011,11(5):396-397.
[4]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7-18.
[5]許濟群.方劑學[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