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國龍,肖巍巍
患者,男,22歲。2010-10來筆者所在體檢中心入職體檢,檢查時發(fā)現(xiàn)左腹股溝區(qū)有一包塊,大小約10 cm×6 cm×6 cm,質軟,移動可,觸痛明顯,局部皮膚紅腫、皮溫高。追問病史,訴左側陰囊空虛22年,3 d前無明顯誘因突然出現(xiàn)左側腹股溝區(qū)包塊并紅腫疼痛,腫物逐漸增大,無發(fā)熱。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左側陰囊內未見睪丸回聲,左側睪丸位于左側腹股溝區(qū),大小為4.0 cm×2.1 cm×2.8 cm,形態(tài)尚正常,包膜完整光滑,回聲不均勻,可見不規(guī)則片狀低回聲區(qū);其下方可見一大小為3.0 cm×2.3 cm×4.5 cm實性腫物,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界清,內部回聲不均勻;睪丸周圍可見少量液性暗區(qū),前后徑約13 cm;CDFI:睪丸及其下方腫物內未見明顯血流信號。右側睪丸未見明顯異常。超聲診斷:左側隱睪并扭轉。急診手術。術中所見:左側腹股溝區(qū)見一10 cm×6 cm×5 cm暗紅色腫物,內可見觸及睪丸,腫物周圍組織水腫,打開鞘膜囊,見有血性液體流出,暴露睪丸,見睪丸附睪發(fā)育差,顏色黒紫,睪丸及附睪順時針扭轉4圈,復位后血流無明顯改善,明確睪丸附睪已壞死,行左側隱睪切除術。病理診斷為“左側隱睪”缺血性壞死。
睪丸扭轉是陰囊急性腫痛病因之一,需急診手術以恢復血運。其原因可能有:①激烈運動:如騎車、跳舞、球類運動等,導致提睪肌痙攣、收縮,造成睪丸扭轉;②環(huán)境溫度變化:寒冷季節(jié)發(fā)病率偏高,可能與陰囊過度收縮有關;③安靜及睡眠中發(fā)病:睡姿迫使睪丸位置發(fā)生改變或可能是夜間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使提睪肌痙攣、收縮所致。睪丸扭轉并不少見,但隱睪扭轉少見。先天性解剖異常及畸形是隱睪扭轉的解剖基礎。臨床表現(xiàn)為腹股溝區(qū)疼痛性腫物,初為隱痛,很快轉為劇痛。部分患者有惡心、嘔吐,同時患側陰囊內未觸及睪丸。睪丸扭轉后,導致靜脈回流障礙,造成充血性水腫和缺血,繼之動脈血供完全阻斷,導致睪丸嚴重缺血、壞死。一般認為睪丸扭轉5 h內復位,睪丸存活率為83%,10 h內為70%,超過10 h僅為20%。故早期診斷、及時手術十分重要。
隱睪扭轉的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特點:①患側陰囊未見睪丸回聲;②隱睪位于腹股溝區(qū),體積相對腫大,急性期內部回聲正?;蛏詼p低,尚均勻;隨病情進展,睪丸回聲明顯減低伴不均質性改變,提示睪丸壞死;③隱睪下方可見不均質腫物,為扭轉增粗的精索;④CDFI:睪丸及其下方腫物內未見明顯血流信號;⑤隱睪周圍少量積液。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是診斷隱睪扭轉準確方法,檢查過程中,需注意雙側對比,同時,與腹股溝疝,淋巴結炎,隱睪附睪炎等相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