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靜??h醫(yī)院(301600)元鳳霞
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處妊娠(cesareansection pregnancy,CSP)是指孕囊、絨毛或胚胎著床于原剖宮產瘢痕處異位妊娠,是剖宮產一種少見而危險的遠期并發(fā)癥。隨著剖宮產率增加,再次妊娠于剖宮產子宮切口處的情況日趨增多[1]。病因尚不明確,文獻中稱可能與子宮切口愈合不良有關,也可能與孕卵或滋養(yǎng)細胞通過微觀可見的裂隙,種植在有缺陷的瘢痕處,此處肌層薄弱,在妊娠過程中容易導致陰道大出血[2],可危及婦女健康甚至生命。本文對我院收治的36例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處妊娠的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供研究參考。
1.1 一般資料 我院自2007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處妊娠者36例,均有1次以上剖宮產史,均為早孕;剖宮產距發(fā)病間隔最短8個月,最長9年,平均為4.8年。
1.2 診斷 停經史36例(100.0%),停經時間最短為36天,最長為120天,平均為55天;子宮增大21例(58.3%),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15例(41.7%),5例出現大出血(13.9%),1例無陰道流血(2.9%);婦科檢查:子宮如孕40~90天大小,宮頸未見變形。
1.3 檢查 36例患者均行超聲檢查,24例超聲提示孕囊位于子宮前壁下段肌層內,周圍血流信號強烈,考慮為CSP,屬于胚囊型,其中5例提示子宮切口肌層變薄或連續(xù)性中斷,肌層最薄處厚度平均(3.2±0.8)mm;另外7例患者診斷為宮內早孕,行人工流產或藥物不全流產后復查超聲子宮前壁下段不均回聲,有血流信號,屬不均質團塊型。血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檢查;456 mIu/ml~>100000mIu/ml,其中>100000mIu/ml者17例,<2000 mIu/ml者10例,2000~5000 HCG<2000 mIu/ml者9例。
1.4 治療 ①HCG<2000 mIu/ml的10例患者采用常規(guī)MTX保守藥物治療加刮宮術,即給予甲氨喋呤1mg/kg,肌內注射Qod×4次,亞葉酸鈣0.1mg/kg,肌內注射Qod×4次,用藥的同時給予預防感染、止血藥物治療?;颊叩腍CG值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在B超的監(jiān)護下行刮宮術,術中出血量<80mL。②HCG值介于2000~5000 mIu/ml的9例患者采用超聲引導下抽吸妊娠囊液并MTX孕囊內注射后24~48小時刮宮術,術中出血量<120mL。但2例患者術中大出血急診介入治療。③HCG>100000mIu/ml的17例,有3例患者誤行人工流產術致大出血急診子宮動脈栓塞治療成功,余14例患者常規(guī)行雙側子宮動脈栓塞+MTX灌注,即兩側子宮動脈甲氨喋呤各50mg灌注,術后24~48小時B超監(jiān)護下刮宮術,術中出血<100mL。
3 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H C G<2000mIu/ml的10例患者采用MTX保守藥物治療加刮宮術,均獲成功。H C G 2000~5000mIu/ml的9例行B超引導下局部抽吸妊娠囊液,并在病灶局部注入MTX24~48小時后清宮成功7例,2例因在清宮術中大出血,均急診行子宮動脈栓塞治療成功;HCG>100000mIu/ml的17例有3例患者因人工流產術致大出血急診子宮動脈栓塞治療成功,余14例患者行雙側子宮動脈栓塞+MTX灌注+刮宮術成功。
3.1 病因 其發(fā)病機理可能與局部解剖或理化因子的改變有關,但也有可能與孕卵游走過快或發(fā)育遲緩降至子宮峽部著床有關,在刮宮術或自然流產時絨毛得不到完全的剝離,使得子宮下段肌纖維缺乏,從而導致肌肉不能自由有效地收縮,也使得血竇開放不能自行控制,導致術后大出血。
3.2 臨床特點 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處妊娠患者的臨床表現無特異性,在妊娠早期其臨床表現與自然流產相似,常表現為短暫停經后出現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易誤診為先兆流產,不全流產等,但少數僅有停經而無陰道出血。
3.3 超聲檢查 可明確孕囊與宮腔及剖宮產切口的關系,是診斷本病的關鍵。唐愛君等研究顯示[3],1次及>1次B超檢查有助于CSP患者的早期診斷,超聲可清楚顯示:子宮峽部增大,瘢痕部位有混合性包塊或妊娠囊并凸向子宮前壁,呈浸潤性生長,周圍血流信號豐富;妊娠囊和膀胱之間有一層薄的子宮肌層,其他部分肌層回聲尚均勻;子宮縱切面可直接顯示孕囊與子宮剖宮產切口的關系及周邊血流,為診斷切口處妊娠提供可靠依據,因此,應該常規(guī)超聲檢查[3],提高診斷準確率,減少誤診。
3.4 治療 治療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處妊娠以排出妊娠物,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為目標,但目前尚處于探索性階段,有以下方法可以使用:①藥物治療+刮宮術;②子宮動脈栓塞+藥物治療+刮宮術;③腹腔鏡或開腹瘢痕處組織切除術+瘢痕修補術;④子宮切除術。在治療過程中發(fā)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時,子宮切除術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但會導致患者失去生育能力。因此,多數做法是一旦確診CSP,應盡早終止妊娠[4],保留生育功能。金力等分析了北京協和醫(yī)院15例CSP[5]及1998年以來美國Mt孕婦收集的有關CSP病報道29篇,共46例,認為CSP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而對其治療采用子宮動脈栓塞為首選[6][7][8],單用甲氨喋呤藥物治療可有效終止妊娠[9],但有子宮破裂的潛在危險。其他報道甲氨喋呤單藥治療子宮切除率也較高,有一定的失敗率,且有子宮破裂的風險。有條件的醫(yī)院可以積極的引進子宮動脈栓塞+刮宮術,此方法可以降低患者陰道大出血的風險,同時也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我院14例常規(guī)子宮動脈栓塞+藥物治療+刮宮術均獲成功,故可在臨床治療首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