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怡紅 遲金亭
(臨沂市中醫(yī)醫(yī)院·山東省 276002)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在美國,約1/3發(fā)生慢性腎衰竭的病人是糖尿病所致;我國隨著糖尿病發(fā)病率的不斷升高,DKD越來越成為我國ESRD的一個重要病因。糖尿病腎病早期表現(xiàn)為腎小球內高壓力、高灌注、高濾過,進而出現(xiàn),腎小球毛細血管袢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質增多,最后發(fā)生腎小球硬化;臨床上早期表現(xiàn)為腎小球濾過率(GFR)升高,隨后出現(xiàn)微量白蛋白尿,一旦出現(xiàn)顯性蛋白尿,病情多不斷進展,直至發(fā)展為腎衰竭[1]。由于DKD患者機體存在極其復雜的代謝紊亂,一旦發(fā)展到終末期腎病,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治療更加棘手,因此探討其發(fā)病機制,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成為當前醫(yī)學界十分緊迫的課題。
大多數(shù)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沒有腎臟癥狀,致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率相對較低,因此常常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所以如何進行早期診斷、積極控制病情和延緩腎衰竭進展是治療上的關鍵。作者根據臨床表現(xiàn)分為以下三期進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以起到執(zhí)簡奴繁的作用,收到較好的臨床療效。
糖尿病腎病早期:未病先防,預防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發(fā)展。GFR增加、腎單位肥大、腎臟體積增大和出現(xiàn)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DKD的特征性改變。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主要強調尿微量白蛋白的測定,發(fā)現(xiàn)尿白蛋白排除率(UAE)持續(xù)高于20~200ug/min或相當于30~300mg/24h范圍則被稱為微量白蛋白尿,檢測方法以放射免疫法為敏感。若患者出現(xiàn)微量白蛋白尿,需要在3~6月內重復檢查,在血糖血壓控制滿意、沒有感染、高蛋白飲食、劇烈運動情形下,如果3次檢查中2次陽性,則可確診,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成立,應給予積極的治療。
早期糖尿病腎病經過積極治療,蛋白尿可以明顯減少,甚至消失,腎小球高濾過狀態(tài)可明顯改善,因此在臨床上我們強調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及早診斷。如經診斷明確,可限制蛋白飲食0.8g/(kg.d),由于常規(guī)的檢查方法很難發(fā)現(xiàn)最初的腎損害和微量蛋白尿,所以嚴格控制血糖成為這一階段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療,其控制靶目標為HbAlC盡量在7.0%以下[2]。臨床研究證實,嚴格控制1型DKD患者高血糖水平的胰島素強化療法,對血糖波動大、不穩(wěn)定的1型DKD患者,應使用胰島素泵或胰島素注射,進行胰島素強化治療,可以明顯地降低包括DKD在內的微血管病變的發(fā)病率,臨床療效優(yōu)于常規(guī)的胰島素療法。對單純飲食可口服降糖藥物控制不好并已有腎功能不全的2型DKD患者,應盡早使用胰島素?;颊哐獕洪_始升高,血壓表現(xiàn)為夜間血壓過度降低,隨后晝夜血壓改變消失,在這一階段進行有效的中西醫(yī)干預治療,有希望逆轉病情,或防止向大量白蛋白尿發(fā)展及延緩其發(fā)展速度。中醫(yī)學認為,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大多表現(xiàn)為氣陰兩虛兼瘀血內阻,治療上宜采用益氣養(yǎng)陰為主佐以活血化瘀為法,方用生脈散合六味地黃湯加減,基本處方如下:
黃芪、益母草各30g,太子參、麥冬、生地黃、山藥、丹參各15g,山茱萸、杜仲12g,女貞子10g,五味子6g。
臨床腎病期:既病防變,預防進入腎衰期。這一期的特點是大量白蛋白尿,UAE>200ug/min或持續(xù)尿蛋白>0.5g/24h,為非選擇性蛋白尿。隨著大量蛋白尿的丟失可出現(xiàn)低蛋白血癥和水腫,血壓增高,尤其運動后可以明顯上升,本期病人的GFR不斷下降,平均每月下降約lml/min。本期僅靠正常的血糖水平已不能逆轉腎病的進展,嚴格控制血壓成為本期的治療重點。24小時尿蛋白<1g,血壓需控制在130/85mmHg以下;24小時尿蛋白>lg,需控制在125/75mmHg以下。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AngⅡ受體阻滯劑(ARB)能降低腎小球濾過率、,改善腎內血流動力學,抑制有害細胞因子的產生,抑制系膜細胞、成纖維細胞和巨噬細胞活性,改善濾過膜通透性、減少尿蛋白排出等藥理作用而成為DN患者的首選,即使血壓正常的情況下也可以產生腎臟保護功能,且不依賴于降壓后血流動力學的改善[3,4]。同時需嚴格執(zhí)行低蛋白飲食0.6g/(kg.d)+復方α-酮酸1片/(5kg,d)。中醫(yī)治療立足于本虛標實的病機,以扶正祛邪并舉,治療予補腎健脾活血法為主,水腫病人配合淡滲利水,尤其強調扶正治療,避免一味利尿,以免虛虛實實,難以奏效,方用《金匱》腎氣丸加減:
黃芪30g,熟地、山藥、白術、澤瀉、茯苓、丹參、淫羊藿各15g,山茱萸、桃仁各10g,淡附子6g,肉桂3g。
腎衰竭期:積極延緩腎衰竭的進展。腎衰竭期可由腎病綜合征發(fā)展而來,亦可直接由中度蛋白尿逐漸發(fā)展而來。糖尿病腎病一旦出現(xiàn)蛋白尿,則以不同的速度發(fā)展至氮質血癥和尿毒癥。GFR不斷下降,多 黃芪30g,山藥、白術、澤瀉、茯苓、淫羊藿各、半夏各15g,丹參12g,桃仁、紅花各10g,制附子、大黃6g,肉桂3g。 目前,單純西藥治療糖尿病腎病有一定的療效,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應,而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已有很好療效,西藥能有效控制血糖、血壓,彌補了中藥不能快速降糖降壓之不足,在常規(guī)控制飲食、運動、降糖、降壓、降脂的基礎上,配合中藥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較單純中藥或單純西藥治療均有優(yōu)勢,可控制病情及延緩腎衰竭進展,減少胰島索抵抗,減少胰島素用量和副作用,改善患者預后,其療效高,作用全面。 [1]王吉耀.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08:614. [2]Nosadini R,TonolO G.Relationsship between blood glucose control,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 Am Soc Nephrol,2004,15(suppl):S1-5. [3]KUriyama S,TOmOnari H,TOkUdOme G,et al.AntiprOteinUriC effeCtSofCOmbined antihypertenSiVetherapieSin patientS WithOVert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Hypertens Res,2002,25:849—855. [4]Lewis EJ,LewiS JB,et al.ACE inhibitors versus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in diabetic nephropathy:is there a winner? J Am Soc Nephrol,2004,15:1358-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