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菲
人撰寫了書,書又重塑了人。
吸引我們的,往往是白紙黑字所了然的油墨香,再配上一杯清茗,信可樂也。圖書館往往掛有“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標語,此話不假。若是多啃幾本書,方仲永又何至于落了個“泯然眾人”的下場?若是早幾年讀書,呂蒙又怎會受“吳下阿蒙”之諷?若是多讀些書,拿破侖又怎會在滑鐵盧之?dāng)『笈踔秾O子兵法》的譯文長吁短嘆?書于人,不可不讀也。
讀書,讓生命多了幾多力量。齊白石揮毫潑墨之余,曾感嘆“詩書寂寞友,草莽患難友,筆硯生死友”。書充盈了大腦,滋養(yǎng)了心靈,填滿了寂寥,點染了生命的軌跡。一書在手,不單單是排遣寂寞,也是讓你的精神家園永不廢棄。朝著前方,腳走得太快,靈魂迷失方向之時,一書在手,迷路的羔羊興許能早點回家。
讀書,讀書,要讀有字句之書,更要讀無字句之書?!芭c有肝膽人共事,于無字句處讀書。”無字句之書比有字句之書更需要去讀,也更耐讀。千萬條生命的軌跡串連成世間最深沉之書——青史。歷史是一部舊書,泛黃的紙頁上布滿滄桑。“讀史使人明智”,參透過往是為了更好地感悟另一本書——人生。誰的生命不是一本書?有血淚史,有成功篇,誰又能真正讀透這本世間最玄妙的無字句之書?每個人,抑或,沒人。
讀有字句之書也好,讀無字句之書也罷,讓生命的路線走得更無憾便是讀各類書能帶給我們的心靈百味湯。在史鐵生的心里,地壇就是一本書,他在那里參透了生死,找到了依托。看風(fēng)的寂舞,聽蓮花的開落,若能借著讀世界之書讀透生命的始終,也可算是參透了人生的意義。
回想起讀過的那些年,見過的那些人,走過的那點光明,頓時覺得十七年的生命就在白底黑字的墨香中起起伏伏,一份淡淡的充實環(huán)繞著心房。我無愧于啃書啃到深夜、揮毫揮到天明的日子,在書堆里,我看到了屬于自己的足跡,生命更多了幾多力量!
記得剛觸碰《白雪烏鴉》時,扉頁上那句不起眼的話語瞬間撞入眼簾,照亮全身:
“每個靈魂,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堂?!?/p>
這應(yīng)該就是讀書帶給全人類最耀眼的霞光。
【評析】
文質(zhì)兼美是這篇文章突出的特點。文章哲理性很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首段“書又重塑了人”一句開篇明義,立意高遠,點明“讀書的力量”所在;接著以仲永、呂蒙、拿破侖和齊白石等人為例,告訴人們讀書可以“讓生命多了幾多力量”;第三段從人生的角度告訴人們“無字句之書”同樣給人力量,同樣需要讀透;結(jié)尾則是用自己十七年來的讀書體驗,告訴人們讀書可以幫助找到自身的靈魂(隱含“讀書的力量”)。文章出色的構(gòu)思,有效的材料,再加上有力的議論,透露出大氣與深刻。其次,小作者能靈活自如地引用、化用古今佳句鑲嵌到自己的作文中,如“詩書寂寞友”“于無字句處讀書”等,使文章意蘊豐富,文采斐然。結(jié)尾“每個靈魂,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堂”的感慨更見小作者的深厚功力,其視聽之廣博、積累之豐富、感悟之機敏,表現(xiàn)出的文學(xué)底蘊也正是“讀書的力量”的另一呈現(xiàn)吧。建議賦分:63分。
新高考·語文學(xué)習(xí)(高一高二)2012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