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勁帆,覃富景,馮 潔,賴茂祥
(1.廣西醫(yī)科大學藥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1;2.廣西中醫(yī)藥研究院,廣西 南寧 530022)
兩面針為廣西特色大宗中藥材之一,為蕓香科花椒屬植物兩面針 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被廣泛應用于中醫(yī)處方、中成藥及精細化工產(chǎn)品中,為數(shù)十種中成藥的原料藥材,歷代本草及中國藥典均有收載,具有行氣止痛、活血散瘀、祛風通絡之功效[1],主要用于氣滯血瘀引起的跌撲損傷、風濕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傷、外治湯火燙傷等,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其還有抗腫瘤作用[2-4]。關于兩面針藥材揮發(fā)油化學成分分析的研究已有文獻報道[5]。筆者應用二氧化碳超臨界流體萃取(SFE-CO2)兩面針根揮發(fā)油,并應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GC-MS)技術對揮發(fā)油化學成分進行分析,鑒定其化學成分結(jié)構,報道如下。
HL-(2+1)L/50Mpa-UBQ型超臨界流體二氧化碳萃取儀(杭州華黎泵業(yè)有限公司);Tracems 2000型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美國Finnigan公司)。兩面針根于2010年10月采自廣西南寧市邕寧縣,自然涼干后再經(jīng)微波烘干,粉碎過篩,生藥標本由廣西醫(yī)科大學馮潔副教授鑒定為蕓香科(Rutaceae)花椒屬植物兩面針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植物的根,憑證樣本存放于廣西醫(yī)科大學藥學院。
采用SFE-CO2技術,萃取釜壓力25 MPa,溫度47℃,分離釜1壓力7 MPa,分離釜2壓力5 MPa,釜1和釜2溫度均為室溫,萃取時間 3.5 h(靜態(tài)時間 1 h,動態(tài)時間 2.5 h),流速 20 L/h。用無水硫酸鈉干燥后得淡黃色油狀物,備用。
色譜柱為 DB-5 MS石英毛細管色譜柱(30 m×0.25 mm,0.25 μm);氣化溫度270℃;程序升溫初始溫度為60℃,維持2 min,以10℃ /min升溫速率升至120℃,再以5℃ /min升至180℃,接著以3℃ /min升至180℃,維持10 min;載氣為高純氦氣,流量為1.0 mL/min。取2.1項制得的淡黃色油狀物,用氯仿溶解,制成 5.0 g/L 的溶液,0.45 μL 微孔濾膜過濾,進樣量為0.8 μL,分流比 40 ∶1,溶劑延遲時間 2 min,EI電離源 70 eV,離子源溫度200℃,加速電壓200 eV,掃描質(zhì)量范圍 m/z 35~650。對總離子流圖中各峰經(jīng)質(zhì)譜掃描后得到質(zhì)譜圖,通過Xcalibur工作站NIST標準圖庫進行檢索,確認各化合物;通過Xcalibur工作站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按峰面積歸一化法計算各化合物在揮發(fā)油中的相對百分含量。
結(jié)果從兩面針根的揮發(fā)油中檢出34個化合物,GC-MS圖見圖1;鑒定了其中23個化合物的結(jié)構,占揮發(fā)油總量的95.12%,見表1。
圖1 兩面針根揮發(fā)油的GC-MS總離子流圖
表1 兩面針根揮發(fā)油化學成分及其含量
應用GC-MS聯(lián)用法分析兩面針根化學成分,結(jié)果表明其主要化學成分為萜類,其中蓽澄茄烯醇相對含量高達49.96%,其次是亞麻油酸和油酸,含量分別為14.34%和10.16%。橙花叔醇有不尋常的鮮蘋果香,可賦有趣的、持久的花香氣味,有一定的協(xié)調(diào)性能和定香作用;亞麻油酸為人體必需脂肪酸,在降低血液膽固醇和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清除人體過氧化物、增強免疫力、預防糖尿病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生理意義[6];油酸同樣為人體所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多種生物活性,可以減少小鼠胰島細胞CCKAR mRNA的表達以及降低胰島素的分泌量[7]。文獻[5]中,斯杷土烯醇[(-)-spathulenol]的含量最高,達 55.21% ,其次為異斯杷土烯醇(isospathulenol,6.35%)和異香樹素環(huán)氧化物(isoaromadendrine epoxide,3.88%)。本研究報道的 SFE-CO2法萃取兩面針根揮發(fā)油的主要成分與文獻[5]的主要成分有別,可能是與產(chǎn)地、采收期、提取方法等因素有關。
[1]覃蘭芳,賴茂祥,梁 威.RP-HPLC法測定不同產(chǎn)地兩面針中氯化兩面針堿含量[J].廣西科學,2006,13(4):297-299.
[2]劉麗敏,劉華鋼,羅 丹.氯化兩面針堿體外和體內(nèi)的抗腫瘤作用[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09,23(3):214-218.
[3]徐 強,李朝旭,葉招明.氯化兩面針堿對人骨肉瘤細胞的誘導凋亡作用及其機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1(2):361-364.
[4]李丹妮,劉華鋼,劉麗敏.氯化兩面針堿誘導人肝癌細胞SMMC-7721凋亡及機制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8,24(5):23-25.
[5]李啟發(fā),王曉玲,官艷麗,等.兩面針藥材揮發(fā)油的GC-MS分析[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06,18(suppl):69-71.
[6]安建平,牛一川.亞麻籽粒中主要脂肪酸和蛋白質(zhì)積累過程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2004,24(7):1 308-1 311.
[7]魏立民,陳樹春.游離脂肪酸對胰島細胞膽囊收縮素受體mRNA表達的影響[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0,6(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