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唐刺史考全編》輯補

      2012-02-15 20:03:05客洪剛東北師范大學(xué)馬克思主義學(xué)院長春130024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2年1期
      關(guān)鍵詞:全編府君刺史

      ●客洪剛(東北師范大學(xué) 馬克思主義學(xué)院,長春 130024)

      《唐刺史考全編》(以下簡稱《全編》)對有唐一代三百多州郡刺史及其任職狀況等進(jìn)行了詳盡的排比與考訂,對從事唐代文史研究頗有助益,受到傅璇琮、卞孝萱等多位學(xué)者贊賞和推崇。[1]1-22隨著相關(guān)唐代的各種墓志、碑刻的刊載,一些學(xué)者據(jù)之對《全編》進(jìn)行了一定的補校。近年,又有一些唐代墓志、碑刻得以整理、刊布,其中有可以增補《全編》者?,F(xiàn)僅就所收集的部分墓志,加以整理,按原書凡例與編次,對《全編》略加輯補,續(xù)貂之作,敬請指正。

      1 京畿道 卷五 岐州(馮翊郡) 王志遠(yuǎn) 武德七年前

      《大唐故朝散大夫行雍州華原縣令楊府君夫人太原王氏(容)墓志銘并序》 (開元三年十月廿五日)

      “夫人諱容……皇朝金紫光祿大夫、使持節(jié)岐州刺史、寧交嶲三州都督志遠(yuǎn)之女也。”[2]122

      《全編》交州卷著錄王志遠(yuǎn),時為武德七年,岐州、寧州、巂州卷未著錄王志遠(yuǎn)。據(jù)是志,王志遠(yuǎn)刺岐州、寧州當(dāng)在武德七年前,刺巂州約在武德末、貞觀初。

      2 關(guān)內(nèi)道 卷一一 寧州(彭原郡) 王志遠(yuǎn) 武德七年前

      所據(jù)同1。

      3 隴右道 卷三○ 蘭州(金城郡) 吉謙 約高宗時

      《周故靈武軍副使吉公(琯)志文》 (長安二年

      “公諱琯,……祖謙,唐河蘭譙三州諸軍事、三州刺史、右驍衛(wèi)將軍、永寧子。父哲,唐歸忠易三州諸軍事、三州刺史、汾川男?!盵2]90

      《全編》河州、蘭州、譙郡卷未著錄吉謙,歸州、忠州、易州卷已著錄吉哲,且均定為武后時。據(jù)此志,可推知吉謙刺河、蘭、譙三州約在高宗時。

      4 隴右道 卷三三 河州(安鄉(xiāng)郡)吉謙 約高宗時

      所據(jù)同3。

      5 河南道 卷五八 虢州(弘家郡)宋君明 武后時?

      《唐故余杭郡於潛縣尉宋君(裕)墓志銘并序》(天寶二年十二月七日)

      “祖君明,皇朝銀青光祿大夫、虢州刺史、右衛(wèi)大將軍,封高陽郡公,食邑二千五百戶?!感h(yuǎn),皇朝進(jìn)士擢第,歷侍御史、左司員外郎、京兆少尹、絳州刺史?!盵2]190-191

      《全編》虢州卷未著錄宋君明,絳州卷著錄宋宣遠(yuǎn),且出刺時間確定為約開元中。據(jù)是志,宋君明刺虢約在武后時。

      6 隴右道 卷六三 亳州(譙郡) 吉謙 約高宗時

      所據(jù)同3。

      7 河南道 卷七一 密州(高密郡) 程潛 大中三年(849年)

      《唐故太原府陽曲縣令盧府君(重)墓志銘并序》(大中三年九月十日)

      《全編》密州卷未著錄程潛,據(jù)是志,撰志人撰寫此志時署“使持節(jié)密州諸軍事守密州刺史賜緋魚袋程潛撰”[2]378-379,則大中三年時程潛當(dāng)在密州任上。

      8 河?xùn)|道 卷九一 代州(雁門郡) 張從質(zhì) 高宗、武后時?

      《有唐故朝議郎廣州南海縣令南陽張府君(玉)墓志銘并序》 (元和六年十二月十一日)

      “府君諱玉,字伯雅,其先南陽人也。承榮錫氏,布在□諜,略而不書。曾王父諱從質(zhì)府君,終代州刺史。王父諱詵府君,終歸州刺史?!盵2]312-313

      《全編》代州卷未著錄張從質(zhì),歸州卷未著錄張詵,但臺州卷著錄有張詵,時在景云二年,未知是否為同一人,待考。據(jù)是志,張從質(zhì)刺代約在高宗、武后時,張詵刺歸約在天寶時。

      9 河北道 卷一○七 冀州(魏州、信都郡) 孟孝德 約武后時

      《大唐故京兆府倉曹參軍孟府君(曉)墓志銘并序》 (天寶元年十月二日)

      “高祖孝德,冀州刺史?!盵2]186

      《全編》冀州卷未著錄孟考德,據(jù)是志,孟孝德刺冀約在武后時。

      10 江南東道 卷一五一 福州(泉州、閩州、長樂郡)皇甫燠 咸通二年—咸通三年(861-862)

      《唐故福建都團(tuán)練觀察處置等使中大夫使持節(jié)福州諸軍事守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柱國安定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贈左散騎常侍安定皇甫公(燠)墓志銘并序》(咸通四年二月十六日)

      “維咸通四年歲次癸未正月甲子朔二十一日甲申,甌閩護(hù)戎以其帥皇甫公去月二十四日薨于位上聞,天子震悼,不視朝者一日……公諱燠……咸通二年,改福建都團(tuán)練觀察處置等使兼御史中丞,賜紫金魚袋。其明年,遘疾終于官舍,享年五十有九。贈左散騎常侍。”[2]408-410

      另,《唐故安定皇甫公(燠)夫人廣平郡君劉氏(舒光)墓志銘并序》 (咸通十二年十月三十日)

      “有唐咸通十二年,故福建觀察使兼御史中丞、贈左散騎常侍安定皇甫公諱燠,字廣煦,夫人劉氏遘疾,自鄂尋醫(yī),以閏八月十日捐館于襄陽私第,享年五十九。”[2]414-416

      《全編》福州卷未著錄皇甫燠,據(jù)上志,皇甫燠曾于咸通二年至三年任福建都團(tuán)練觀察處置等使兼御史中丞。然《唐方鎮(zhèn)年表》福建條[3]871及《全編》福州條[1]2168均載此時杜宣猷在任。細(xì)考上述二書所用史料,均主要依據(jù)《全唐文·王郎中傳》之“王棨……咸通三年鄭侍郎讜下進(jìn)士及第……成名歸覲,廉使杜公宣猷請署團(tuán)練巡官?!盵4]8603及《三山志》之“杜宣猷,咸通二年。”[5]252的記載,定杜宣猷于咸通二年至六年在福州任上?!度莆摹窞榍宕鷷r編纂,《三山志》為福州地方志,成書于南宋,與上述兩《墓志銘》相比時間靠后,且可靠性要遜于時人所撰碑志,關(guān)于皇甫燠任職福建都團(tuán)練觀察處置等使兼御史中丞事當(dāng)以此兩《墓志銘》為準(zhǔn),據(jù)此亦可校正《唐方鎮(zhèn)年表》及《全編》之訛誤。

      11 江南東道 卷一五三 泉州(豐州、武榮州、清源郡) 韋執(zhí)中 元和七年(812年)

      《唐故朝議郎泉州諸軍事守泉州刺史韋執(zhí)中故第三女靈志文》 (元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在室小妹三娘,質(zhì)性仁淑,孝敏天成。自閑女工,生知禮則。頃因疾患,遂至沉痾。……昨元和七年七月九日,因隨從叔父(韋執(zhí)中)赴任泉州,行至衢州龍丘縣,疾候轉(zhuǎn)加。良藥名醫(yī),卒無征效,豈不命耶!至其年十月廿九日,終于龍丘縣六度寺,春秋十七。其時且權(quán)厝于寺南園之地。昨自遭叔父兇禍,叔母兄弟等,扶護(hù)歸于東都。叔母憐念,悲于旅魂,遂令則以元和十一年二月廿四日,安厝于河南府洛陽縣平陰鄉(xiāng)王才村北邙原,祔于大塋,禮也?!盵2]323

      《全編》泉州卷著錄韋執(zhí)中,并推測其刺泉州在元和中,據(jù)此志可確知其于元和七年始刺泉州。

      12 江南西道 卷一五八 江州(潯陽郡)盧酆 玄宗、肅宗時?

      《唐故恭陵臺丞盧府君(瑀)墓志銘并序》 (貞元五年七月二十一日卒)①原注:據(jù)志文內(nèi)容,葬年己巳歲疑為貞元五年(公元789年)。

      “娶河?xùn)|裴氏,則皇右衛(wèi)大將軍循己之曾孫,皇江州刺史酆之孫,公儉之次女也?!盵2]273-274

      《全編》江州卷未著錄盧酆,據(jù)是志,盧酆刺江州約在玄宗、肅宗時。

      13 江南西道 卷一六七 衡州(衡陽郡) 高士訓(xùn) 約高宗、武后時

      《大唐故朝請大夫使持節(jié)平州諸軍事平州刺史朐山縣開國男于府君(尚范)夫人勃??じ呤夏怪俱憽罚ㄩ_元十八年六月八日)

      “夫人高氏,勃海蓨人也……王父士訓(xùn),皇朝刑部郎中、大理少卿、衡州刺史。”[2]157-158《全編》衡州卷未著錄高士訓(xùn),據(jù)是志,高士訓(xùn)刺衡約在高宗、武后時。

      14 江南西道 卷一六七 衡州(衡陽郡) 韓秀弼 建中四年前(783年前)

      《唐故朝散大夫陜府左司馬翰林待詔武陽縣男韓公(秀實)墓志銘并序》(建中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全編》永州卷未著錄韓秀弼。據(jù)是志,撰志者韓秀弼,撰此志署“弟前衡州刺史淮陽縣男秀弼撰序”,[6]31-35則韓秀弼刺衡州在建中四年前。

      15 江南西道 卷一七一 永州(零陵郡) 盧建貞元七年前(791年前)

      《唐故通議大夫國子司業(yè)崇□館學(xué)士太清宮使判官贈濟(jì)陰郡太守弘農(nóng)楊府君(休烈)墓志銘并序》(貞元七年九月十五日)

      《全編》永州卷未著錄盧建,但常州卷待考錄中載有盧建,未知是否為一人。據(jù)是志,撰志者盧建,撰此志署“前守永州刺史盧建撰”,[2]277則盧建刺永州在貞元七年前。

      16 黔中道 卷一七八 辰州(盧溪郡) 管義真約高宗、武后時。

      《大唐故宣威將軍行右衛(wèi)龍亭府左果毅都尉臨潁縣開國男陳公(素)墓志銘并序》 (開元十二年十一月廿六日)

      “夫人清河管氏,辰州刺史義真之第二女也?!盵2]139-140《全編》辰州卷未著錄管義真,據(jù)是志,管義真刺辰約在高宗、武后時。

      17 山南東道 卷一九三 郢州(富水郡) 盧承基 永徽元年后?-顯慶四年(?-659年)

      《大唐故使持節(jié)郢州刺史盧君(承基)墓志》(龍朔元年十月十一日)

      “君諱承基……紀(jì)王移轉(zhuǎn)襄州,又為襄州長史……府王入司禁旅,寮采能籍紫闈……又遷舒王長史……乃以君為使持節(jié)郢州諸軍事、郢州刺史……以顯慶四年二月二日,終于郢州之官第,春秋六十。”[2]18-19

      《全編》[1]2640-2641據(jù) 《盧明遠(yuǎn)墓志》,《〈全編 〉 補遺》[7]1000據(jù)《盧元衡墓志》將盧承基刺郢時間定為高宗時,甚是。據(jù)《舊唐書·紀(jì)王李慎傳》載:“紀(jì)王慎,太宗第十子也?!ㄘ懹^)十年,改封紀(jì)王,賜實封八百戶。十七年,遷襄州刺史……永徽元年,拜左衛(wèi)大將軍?!盵8]2664“永徽元年,拜左衛(wèi)大將軍?!奔粗局兴浴叭胨窘谩?,結(jié)合此志,可增補盧承基任郢州刺史時間為永徽元年后某年至顯慶四年。

      18 山南東道 卷一九四 復(fù)州(竟陵郡) 郝貴(郝相貴) 約武德時

      《大唐相王府主簿許君故妻郝氏(默)墓志之銘并序》 (調(diào)露元年六月廿五日)

      “曾祖貴,皇朝滁、復(fù)二州刺史、甑山公。祖處俊,見任侍中、甑山公?!盵9]349《全編》滁州卷已著錄郝相貴,時為武德中,復(fù)州卷未著錄郝相貴。據(jù)是志,郝相貴刺復(fù)州約在武德時。另,新舊《唐書·郝處俊傳》[8]4215[10]2797載其父為“相貴”,此志言為“貴”。

      19 山南東道 卷一九八 峽州(夷陵郡) 王建侯 約元和末、長慶初

      《唐故杞王府諮議分司東都弘農(nóng)楊公府君夫人太原王氏玄堂記并序》 (咸通九年二月八日)

      “父建侯,皇銀青光祿大夫、袁臺劍硤洋等州刺史、太原縣男。”[2]410-411《全編》袁州、臺州、峽州、②《唐刺史考全編》曾據(jù)《芒洛四編》卷六《唐故文林郎試左武衛(wèi)兵曹參軍彭城劉府君夫人太原王氏墓志銘并序》之“伯父建侯,皇銀青光祿大夫、袁□□□洋等州刺史。封太原縣男?!币伞把蟆弊智盀椤俺垺弊?。據(jù)是志可知其推測甚為準(zhǔn)確。洋州卷著錄王建侯,但峽州卷中,《全編》對王建侯刺峽存疑,據(jù)是志,其確曾刺峽。劍州卷未著錄王建侯。王建侯刺峽、劍約在元和末、長慶初。

      20 山南東道 卷一九九 歸州(巴東郡) 張詵天寶時?

      所據(jù)同8。

      21 山南東道 卷二○一 萬州(浦州、南浦郡)方啟 建中三年前(782年前)

      《唐故溫縣主簿方君(禮)墓志銘》(建中三年春)

      “方君諱禮,字子敬,……皇考諱啟,萬州刺史。”[9]456

      《全編》萬州卷未著錄方啟,據(jù)是志,方啟刺萬在建中三年前。

      22 山南東道 卷二○三 金州(安康郡、漢陰郡)樊弘 高宗、武后時?

      《大唐故邢州內(nèi)丘縣令南陽樊府君(湊)墓志銘并序》 (貞元九年十月)

      “祖弘,皇太中大夫、金州刺史;父元珍,皇太中大夫、光州別駕。公第四子也?!盵2]278-279

      《全編》金州卷未著錄樊弘,據(jù)是志,樊弘刺金約在高宗、武后時。

      23 山南西道 卷二○七 興州(順政郡) 韋同彝 開元時?

      《藥水窟名勝畫圖記》

      “順政郡藥水窟述記端午日畫圖獻(xiàn)上當(dāng)使□中書□□□□□□相公,因而刻石。朝散大夫使持節(jié)興州諸軍事守興州刺史上柱國韋同彝。……(上缺)端午日,朝散大夫使持節(jié)興州諸軍事守興州刺史上柱國韋同彝上石?!盵11]108-109《全編》興州卷未著錄韋同彝,據(jù)是志,韋同彝刺興當(dāng)在開元時。①原按:此圖記摩崖,系當(dāng)時興州刺史韋同彝于某年端午節(jié),陪同某上司官游覽藥水窟(即今靈崖寺)后,繪圖作記而刻的?!謸?jù)道光《略陽縣志》載:靈崖寺始建于唐開元時。據(jù)以上情況,初步斷定此摩崖系唐開元間刻。

      24 山南西道 卷二○七 興州(順政郡) 馮天祿 元和時

      《唐吏部尚書權(quán)德輿頌師德教碑》

      “唐吏部尚書門生權(quán)德輿撰,治書侍御史李密乾書……興州刺史馮天祿勒石。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司興州□□尉何□□重新?!盵11]11《全編》興州卷未著錄馮天祿,據(jù)載,此碑為唐元和間(806-820)立石,則馮天祿刺興當(dāng)在元和時。

      25 山南西道 卷二○九 通州(通川郡)李尚客高宗、武后時

      《唐故云麾將軍行右領(lǐng)軍衛(wèi)中郎將右羽林軍上下贈本衛(wèi)將軍上柱國趙郡李君(神德)志銘并序》(開元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父尚客,朝請大夫、通州刺史?!盵12]359-366《全編》通州卷未著錄李尚客,據(jù)是志李尚客刺通州約在高宗時。

      26 山南西道 卷二一六 閬州(隆州、閬中郡)裴奉禮 約開元初

      《大唐故(楊奉榮妻) 河?xùn)|裴夫人(婉容)墓志銘并序》 (天寶元年五月二日)

      “夫人河?xùn)|裴氏。祖奉禮,皇閬中郡太守?!盵2]185

      《全編》閬州卷未著錄裴奉禮,據(jù)是志,裴奉禮刺閬約在開元初。

      27 劍南道 卷二二八 劍州(始州 普安郡) 王建侯 元和、長慶時

      所據(jù)同7。

      28 劍南道 卷二二八 劍州(始州 普安郡) 崔同 約大歷中

      《唐故朝散大夫惠陵臺令清河崔公(廞)墓志銘并序》 (元和六年四月二十一日)

      “祖成翹,銀青光祿大夫、禮部尚書東都留守、清河男贈太子太傅。父諱同,正議大夫、右司郎中、劍州刺史?!盵2]311-312《全編》劍州卷未著錄崔同,據(jù)是志,崔同刺劍州約在代宗大歷中。

      29 劍南道 卷二四六 巂州(越巂郡) 王志遠(yuǎn)約武德末、貞觀初

      所據(jù)同1。

      30 嶺南道 卷二五七 廣州(南海郡) 邢思孝高宗中?

      《唐故處士盧君(珉)墓志銘并序》 (開元三年十月十二日)

      “后夫人河間邢氏,太子司議郎玄助之孫,廣州都督思孝之女?!盵2]120-121《全編》廣州卷未著錄刑思孝,據(jù)史載,唐太宗貞觀十八年始置太子司議郎,據(jù)是志,邢思孝約高宗時刺廣州。

      31 嶺南道 卷二五七 廣州(南??ぃ?周利用(周利貞)先天元年——二年(712-713)

      《大唐越州剡縣令趙府君(慈劼)墓志銘并序》(開元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先天元年,南海武溪蠻作梗,廣州都督周利用,以君雖聞俎豆之事,更加軍旅之能,召為節(jié)度總管討之?!盵2]124-125《全編》廣州卷載先天元年至二年間周利貞為都督,證據(jù)充足且準(zhǔn)確,據(jù)是志,周利用與周利貞同為一人。

      32 附編3427開元二十九年前后廢置之州郡河南道 仁州 李汪 武德、貞觀時

      《唐故朝散大夫行常州晉陵縣令李公(全節(jié))墓志銘并序》 (開元六年十二月一日)

      “父汪,隨延安縣令,唐監(jiān)察御史、毛州司馬、汴州總管府長史、仁州刺史、長江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盵2]130-131《全編》 仁州卷未著錄李汪,據(jù)史載,武德四年始設(shè)汴州總管府[8]1432,是年亦首設(shè)仁州,至貞觀八年仁州廢[10]1449,結(jié)合是志,則李汪于武德、貞觀時任仁州刺史。

      [1]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M].合肥:安徽大學(xué)出版社,2000.

      [2]吳鋼.全唐文補遺(千唐志齋新藏專輯)[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吳廷燮撰.唐方鎮(zhèn)年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4](清)董誥編.全唐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3.

      [5]梁克家修纂,福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整理.三山志[M].福州:海風(fēng)出版社,2000.

      [6]陳根遠(yuǎn).唐《韓秀實墓志》及其他[J].文博,2010(4):31-35.

      [7]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補遺[M]//李白與唐代文史考論(唐代文史考論).南京: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8:928-1023.

      [8](后晉)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9]吳鋼.全唐文補遺(第九輯)[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10](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1]陳顯遠(yuǎn).漢中碑石[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12]陳康.新見《李神德墓志》考釋[M]//劉少剛.出土文獻(xiàn)研究(九).北京:中華書局.2010:359-366.

      猜你喜歡
      全編府君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新傳奇(2023年1期)2023-02-08 07:55:06
      愛書惜書的孫犁——讀《書衣文錄全編》有感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6:28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清代詞話全編》
      我校李劍亮教授參與主編的《夏承燾日記全編》舉行新書發(fā)布會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渠縣漢沈府君闕
      天津詩人(2018年1期)2018-11-13 20:28:00
      《清車王府藏戲曲全編》??迸c編輯論略
      戲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59
      黃道周
      紫禁城(2016年4期)2016-10-28 07:12:41
      克拉玛依市| 修文县| 池州市| 广丰县| 临颍县| 民权县| 开阳县| 南召县| 平远县| 海口市| 贵港市| 耒阳市| 万州区| 墨竹工卡县| 宁明县| 金阳县| 鄂州市| 六盘水市| 同仁县| 寻甸| 叶城县| 区。| 邛崃市| 长岛县| 彰武县| 翁源县| 安化县| 永修县| 航空| 监利县| 清水河县| 当雄县| 兖州市| 红桥区| 嘉鱼县| 克山县| 喜德县| 兴海县| 耿马| 漳州市|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