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學院美術學院 王猛
書法教育一直都是教育家們所重視的教學學科。魯迅先生說:“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民族的明珠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卻有舞的節(jié)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敝袊鴷ㄋ囆g兼具詩、畫、樂、舞等多種表現(xiàn)功能。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先生指出:“中國的書法本是一種類似音樂或舞蹈的節(jié)奏藝術。它具有形線之美,有情感與人格的表現(xiàn)。它不摹繪實物,卻又不完全抽象,如西洋字母而保有暗示實物和生命的姿勢。中國音樂衰落,而書法卻代替它成為一種表達最高情操的民族藝術。三代以來,每一個時代有它的書體,表現(xiàn)那個時代的生命情調與文化精神。我們幾乎可以從中國書法風格的變遷中來劃分中國藝術史的時期,像西洋藝術史依據(jù)建筑風格的變遷來劃分一樣?!笨梢?,中國書法作為一門獨立藝術在中國藝術史上還起著標志性的作用,其地位不言而喻。
書法教育是藝術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在談到高校藝術素質教育的時候,一般只提到音樂、美術,而輕視書法教育,書法只是美術里面的一個附屬學科。這與書法在整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實際地位極不相稱?,F(xiàn)在,隨著書法在藝術學科中地位的提高,由原來的三級學科升為和音樂、美術同等并列的二級學科,書法教育在整個高校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得到重新的界定。
大學的素質教育,是相對于單純的專業(yè)教育而言的,即在傳授和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加強對其各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素質教育的內容涉及到受教育者的可影響與可開發(fā)的方方面面,概而言之,可分為德、智、體、美四個方面。而書法作為一門藝術,除了具有眾所周知的美育功能外,還與德育、智育、體育等方面有著密切的關系,有著其他藝術形式所不具備的獨特功能。教學實踐證明:素質教育中的絕大部分內容,在書法教育中都能得以體現(xiàn)和實施。因此,書法教育是高校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
開有書法課的學校需要書法教師,但進高校當老師的門檻逐年加高,沒有碩士、博士學歷不能上高校講臺,然而能寫好字的往往沒有高學歷,因此,一些想開書法課的院校因無師資只好作罷,另一些不得不開書法課的院校只能另想辦法對付。辦法無非是:一、校內調劑老師。不論是否真懂書法,只要把字寫得“過得去”,教任何專業(yè)的教師都可以上書法課講臺。二、外聘老師。校內實在找不到書法師資,就借用社會上的書法家當“老師”,這些“老師”絕大多數(shù)沒有作為教師所必需的文憑學歷和教師資格證,只是書寫的實踐經驗多、體會深,能出手示范。三、任用劣等師資。這些師資的來源參差不齊,憑借一知半解的寫字方式和筆下的“龍飛鳳舞”糊弄人。前兩類師資帶來這樣一些問題:能講的寫不好,能寫的講不好,他們在教學上都缺乏全面、系統(tǒng)的書法理論作支撐,授課時只能就字論寫,或不知其然,或知其然而說不出其所以然。向社會聘請書法家老師還算是好的,他們有的字寫得頗具水平,有的長于書寫技巧的講解,有的能出手示范,但卻不知教學過程須循序漸進,授課的理論性、條理性、技巧性和藝術性等實在不敢恭維。調劑的和濫用的師資雖說不多,但無論是對學校還是對學生個人的影響都是極不好的。
目前大多數(shù)院校書法教育的實際情況并不盡如人意。某些院校書法教學計劃不科學。一是開課時間晚。書法課要早開,最好在大一開設,課程學完后還有兩三年的時間用來練習提高。但事實是很多院校晚至大二或大三才開書法課,學生寫字剛剛上手,還未入門就已臨近實習期或求職期,想提高卻沒了時間,想應用又不夠水平。二是教學無大綱。一些院校教務部門對書法教學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到位,書法教學無大綱或有大綱卻不規(guī)范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老師的教學不能遵循科學的教學規(guī)律。三是老師無教案。有些書法老師上課沒有教案,課堂上信口開河,既無條理性,又乏科學性。有些高校的書法教育只注重單方面的發(fā)展,或偏于技法的傳授,或偏于理論教育。技法和理論是相輔相成的,理論是技法的指導者,技法又是理論的實踐者,兩者缺一不可。當今教學,科目繁多,學生整天忙碌著大量課程,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練書法,“池水盡墨”也只能當做笑話來聽,更談不上書法技法和理論相結合了。
高校里一般課程都有規(guī)范的統(tǒng)編教材,不少高校的書法課堂要么缺乏教材,要么教材粗劣簡陋。沒有規(guī)范教材的書法教學混亂,那些劣質教材更是誤導學生。從現(xiàn)今形勢來看,全國要想實現(xiàn)教材的統(tǒng)一還比較困難,幾個書法大省之間的競爭,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景象。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先在本省實現(xiàn)書法教材的統(tǒng)一,可由省教育廳組織有教學經驗的教師或學者進行編寫,這既利于書法在高校之間的推行,又便于各高校之間的交流,并可以不斷完善教材。
不少高校安排給書法教學的課時要么太松,要么太緊。據(jù)了解,開設書法課的院校大多只安排了30學時的授課時間,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有的每周兩節(jié)。藝術專業(yè)的書法教學大打“車輪戰(zhàn)”、“疲勞戰(zhàn)”,每天4節(jié)或6節(jié),學生沒有消化、領悟和練習的時間。這些都是有違教學規(guī)律的最不科學、最不負責、最沒有效果的敷衍行為。
由上述可知目前我國高等學校書法教學的問題嚴峻,然而隨著不少高校書法專業(yè)的開設,越來越多的書法專業(yè)包括本科、碩士、博士的畢業(yè)生進入高校執(zhí)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上述情況將會得到好轉。
學校的智育教育,過去多側重于自然科學知識的教育,而忽視能力的教育,多傾向于普遍教育,而漠視個性化教育。這是國內的學校教育一直存在的弊端。它對學生知識面和視野的拓展,對學生觀察力、模仿力、記憶力、領悟力和創(chuàng)造力等諸多能力的培養(yǎng)有明顯的制約作用。我國的藝術教育主要是針對這種現(xiàn)狀而提出來的,其中書法教育應倍受重視。
宋代大書家歐陽修在論及書品、人品及修養(yǎng)之關系時說:“古之人皆能書,獨其人之賢者傳遂遠。”歐陽修這段論述提出了一種人格主義的評論方法,北宋的蘇、黃、米等人評價書法的觀點都受到其影響。蘇東坡認為:“古之論書者,兼論其平生,茍非其人,雖工不貴?!笨芍^人品即書品。這種書法品評觀點,從宋元一直延續(xù)到近代,長期影響著我國的書壇,其生命力至今沒有衰竭。這些書法家的觀點都是一致的,即強調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人格魅力對書法藝術價值起決定作用。高校的書法教師在教育學生寫好字的同時,還要引導他們向古人學習,所謂“見賢思齊”,以古人的道德、品格、修養(yǎng)來約束自己平時的行為。
書法是一種高雅藝術,講究高雅的意境和審美情趣。欣賞一幅形式美妙和思想內容俱佳的書法作品,不但能使人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悅,同時還使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情趣得到提升。在欣賞過程中,欣賞者將主觀感情移入欣賞對象,并由此觸發(fā)聯(lián)想,甚至可達“忘我”之境地,“我”與“書作”形象地融為一體,產生“得意忘形”的境界。這種忘我的欣賞狀態(tài),可使人的心靈得到極大的愉悅。窗明幾凈,晤對良墨,如與高人摯友相談,其間悟“道”,無意中益于身心的健康,心寬氣暢,開朗豁達。這種境界和氣度的養(yǎng)成,正是當代人接受各種挑戰(zhàn)所需要的健康的心理品質。
書法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幾千年的哲學思想和文藝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書法藝術這一形式上。如書法用筆上的提與按、方與圓,結字上的正與欹、疏與密,用墨上的濃與淡、枯與潤,章法上的縱與橫、開與合等,都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書法教學要指導學生善于處理這種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中國書法講究“書卷氣”,講究意境、情趣和格調,賦予書法以文化品位,要求書家廣博深厚的學養(yǎng)。實踐證明,具有豐厚的學養(yǎng)和合理的知識結構,才能取得較好的成就,而習書也對學問有所助益。這是一種互相促進、相得益彰的互動關系。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學習書法本身,不僅僅是練字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習各種文化知識的過程。因此,書法能有效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其文化涵養(yǎng)。
社會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晶。健康的審美情趣對人的全面發(fā)展、事業(yè)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有重要的影響。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道德水準,激發(fā)人的求真熱情。胡錦濤主席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周年的講話中指出:“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敝泄彩叽髨蟾娴谝淮翁岢觥凹訌姾透倪M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比宋年P懷和心理疏導這兩個新名詞透露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變化”。以前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現(xiàn)在提出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體現(xiàn)了執(zhí)政黨對人的關懷、社會對人的關愛。林語堂先生在《中國人》一文中所言:“書法提供給中國人民以基本的美學,中國人民就是通過書法才學會線條的形態(tài)的基本概念的。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國書法及其藝術靈感,就無法談論中國的藝術?!毙鼙髡Z:“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的核心?!睍ㄊ侵袊幕囆g的源泉和基礎,書法線條的剛勁、流暢、蘊蓄、迅捷、優(yōu)雅、雄壯、粗獷、謹嚴或灑脫,形式上的和諧、勻稱、對比、平衡,或參差不齊的美,為美學欣賞提供了一套術語,我們可以把這些術語所代表的觀念看作中華民族美學的基礎。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只有豐富審美知識,增強審美意識,提高審美能力,才能創(chuàng)造美的生活和人生。
目前,中國書法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被有識之士所關注,經過近三十年的努力,高等書法教育已具規(guī)模,形成各種層次的教學體系。高等院校不僅是培養(yǎng)高級書法專業(yè)人才的基地,也是書法精英最為集中的地方。但是,中國的高等學院的書法普及教學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有待我們進一步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