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桂榮
股骨干骨折80例護理體會
朝桂榮
目的根據股骨干骨折的原因以及臨床護理,整理股骨骨折的護理對策。方法回顧和總結80例本病患者的臨床護理過程,對術前護理、術后康復指導、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等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整體護理對策并付諸實施。結果所有病人恢復良好,痊愈出院。結論股骨骨折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需要科學的護理,全面的指導以及生理和心理之間的充分調護。
股骨干骨折;護理
股骨干骨折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多由強烈的外力所導致,同時可伴有嚴重的軟組織挫傷。骨折發(fā)生后,病人由于傷情重,臥床時間久, 易產生并發(fā)癥,除了功能障礙、創(chuàng)傷性休克等嚴重的并發(fā)癥以外,病人的心理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股骨干骨折的病人臨床護理的難度也較大。本文回顧我創(chuàng)傷外科 2年來共收治 80例股骨骨折病人, 為病人康復提供全面和有效的護理支持。現(xiàn)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2008年至2010年,我們收治本病患者80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齡最大76歲,最小 16歲,平均年齡為平均(41.7±2.9)歲。全部病例治療前經X線攝片診斷為股骨干骨折。骨折部位:中上段35例,中段21例,中下段24例。骨折類型:橫斷型32例,粉碎型26例,短斜面型9例,螺旋型12例,長斜面型8例,粉碎3 例。其中閉合性骨折 59例,開放性骨折 21例。住院時間14~45d,平均28d。骨折原因:其中摔傷23例,被自行車、機動車撞傷25例,合并骨質疏松及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者32例,伴有心理創(chuàng)傷和困擾。在治療上,本組病人采用了皮牽引、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石膏固定、股骨結節(jié)骨牽引, 皆使用托巴馬氏外固定架牽引。80例全部愈合,治愈率達100%。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指導
完全尊重患者,傾聽患者的傾訴,對陪伴的家屬相應指導,協(xié)助患者順利完成角色轉換。幫助患者獲得康復信心,對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療者要進行耐心的勸導。
2.1.2生活指導
調整病人的飲食是骨折愈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鼓勵患者多飲水, 多進食一些有利于疾病治療和康復的食物。比如增加粗纖維的攝入,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督促患者養(yǎng)成每日定時大便的習慣,多按摩腹部。對體位和臥位姿勢不正確的患者耐心給予糾正,同時密切觀察其全身情況。
2.1.3活動指導
少數(shù)患者因患肢滯動,長期臥床,協(xié)助其增加翻身次數(shù)。鼓勵患者利用牽引床上的拉手抬起上身和臀部,促進呼吸,增加肺活量。進行皮牽引的指導和護理,保持有效牽引,定時巡視病房,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定時打開牽引帶檢查牽引部位及足跟部的皮膚,按摩骨隆突處及受壓處皮膚,鼓勵患者主動或被動鍛煉。
2.1.4術前準備
遵照醫(yī)囑做好術前準備。詳細詢問病史,了解受傷情況。做好術野皮膚準備以及藥物過敏試驗和血型鑒定,術前常規(guī)進行常規(guī)的血、尿、X 線、心電圖等檢查。為確??焖佥斞斠海_通靜脈通路,亦可做靜脈切開。
2.2術后護理
2.2.1日常護理
繼續(xù)提醒患者注意飲食,多運動,保護清潔。注意預防肺部感染、褥瘡、泌尿系感染等[1]。體諒病情,多于患者交流,可為患者讀書、放音樂,分散其注意力,減少日間睡眠,增加疲勞感,以利夜間睡眠。術后3d內可以酌情應用止痛劑。
2.2.2專業(yè)護理
術后平臥6h后可適當抬高床頭,協(xié)助患者翻身拍背、清潔。在肩背部、骶尾部、雙側髂嵴、踝關節(jié)、足后跟等骨突起部位放置棉卷,并定時按摩。術后注意觀察患者患肢的知覺,血運、腫脹和活動情況,觀察傷口滲血情況及患肢末梢血運。做好引流管護理,預防術后并發(fā)癥,特別注意患者有無胸悶、氣急、皮下瘀點等可疑現(xiàn)象。由于患者易于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栓塞,加強患者小腿肌肉收縮和踝關節(jié)的活動,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循環(huán)。繼續(xù)做牽引護理,以及小夾板外固定護理。隨時注意觀察夾板的松緊度,以布帶能在夾板上下移動1cm為標準[2]。
2.2.3術后康復早期進行恰當?shù)墓δ苠憻捒梢蕴岣呤中g效果,是術后護理的關鍵
功能鍛煉必須遵循個體化、漸進性、全面性三大原則[3]。術后肢體麻醉消退后,即應指導并督促患者進行患肢的踝背伸及股四頭肌靜力舒縮運動。術后一天被動鍛煉為主,幫助患者運動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鍛煉和關節(jié)等;術后 1周可用力做膝關節(jié)屈曲、過伸及踝關節(jié)活動,每天五、六次,每次20~30min。早期恰當?shù)墓δ苠憻捒缮鱿[,預防關節(jié)粘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目的是恢復上肢肌力,對患者進行上肢肌力練習,使患者術后能較好地使用拐杖[4]。我們對患者進行術后2周的下肢肌力訓練等運動,通過制訂詳細的功能鍛煉計劃,繼續(xù)同時加強髖、膝、踝關節(jié)的屈伸運動,同時指導患者定期隨訪。
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患者在病期會有精神狀態(tài)、生理狀態(tài)、生活方式能力等方面受到改變而產生各種復雜的心理活動。長期的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病人因骨折臥床不起且住院治療時間長,情緒低落,悲觀消極等郁結心境往往會產生。我們的研究表明精神情緒的正常與否和疾病的康復有很大的關系。因此,要根據患者的心理變化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按照科學合理的個性化的心理調護,醫(yī)務人員和患者進行溝通,建立良性互動的醫(yī)患關系,醫(yī)務人員不僅關心體貼患者,而且耐心安慰和疏導,這對患者產生多重積極影響,如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和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患者以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而取得好的治療效果。
另外,股骨干骨折的治療和康復離不開及時正確、專業(yè)的治療,同時也離不開全面、精心的護理、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調護、術前術后的護理,是患者康復的關鍵因素和環(huán)節(jié)。在臨床護理過程中,我們體會到運用科學的護理方法對不同患者做有個性化的護理,建立良性互動的醫(yī)患關系,是患者早日康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陳麗艷,龐蔚.粉碎性股骨干骨折術后早期功能練習的護理60例[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3):26.
[2]韋月榮.股骨干骨折的護理體會[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 2008, 11(2).
[3]呂厚山.人工關節(jié)外科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8: 40-43.
[4]肖玉芳.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病人圍手術期護理[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5, 24(3): 103.
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人民醫(yī)院骨科,河南信陽 46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