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勇,張德志,王慶華,賴勤農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qū)動物醫(yī)學系,重慶 榮昌402460)
在饑餓、群犬爭奪食物的情況下,家犬常易快速吞下大塊的骨頭、軟骨及不易嚼爛的肌腱,而發(fā)生食道梗阻性疾病。臨床中家犬發(fā)生的食道梗阻病例大多為胸部食道梗阻,目前多采用胃導管下送法、手術取出異物法進行治療。然而,在臨床診療中部分寵物主人對上述治療方法感到不可接受,迫切要求臨床采取新的方法來治療該病。筆者近年來采用針灸療法治療犬胸部食道梗阻,共收治病例3例,均成功治愈。報告如下。
所收治的病例中有2例為京巴犬,均有饑餓下主人投喂帶骨鵝肉、雞肉的發(fā)病史。1例為小鹿犬,因啃食豬骨頭后發(fā)病。病犬不安,口流涎液,舉頭,頻做吞咽動作,拒食,有飲欲,但飲水后則發(fā)生嘔吐,呼吸加快,57~86次/min,體溫多在38.9℃~39.7℃之間,二便正常,偶發(fā)咳嗽、流淚。
用視診及觸診法檢查病犬頸部食道行行部位,未見明顯阻塞物;對其頸、胸、腹部進行X線平片攝影檢查,1例病犬的X線影片上于胸部食道距膈約2cm處有2.8×2cm大小高密度的影像,2例病犬的X線影片上于胸部食道距賁門約2cm處有2.5×2cm大小高密度的影像,據(jù)此診斷為犬胸部食道梗阻。
首先用氯丙嗪于病犬兩側顳下頜關節(jié)處分別注射0.5mL,背部皮下注射安定0.5mL,15min后將犬保定于治療臺上,用消毒紗布擦凈口腔,裝上開口器,小心插入胃導管,先用注射器灌入10%碳酸氫鈉液5mL,再灌入0.5%鹽酸3mL,取出胃導管。然后取丹田、脊中、蘇氣為主穴,胃腧、脾腧及左右前肢內關為配穴,電針15min,并用艾條熱灸中脘穴10min。灸完后再分別灌喂10%碳酸氫鈉、0.5%鹽酸;并用氨芐青霉素30mg/kg體重、地塞米松2mg,混合1次肌肉注射,慶大霉素4mg/kg體重,1次肌肉注射。每天1次,治療期間囑咐不給病犬食物,注意保溫。針灸治療2d后,3只病犬食道梗阻癥狀均消失,精神恢復正常,頸、胸、腹部X線平片攝影檢查,整個食道未見有高密度影像。
針灸具有疏通氣血、調整經(jīng)絡、活血祛瘀、抗炎消腫及鎮(zhèn)痛鎮(zhèn)靜等作用,在臨床疾病治療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實際運用價值[1]。在本病的治療中,筆者選取了丹田、脊中、蘇氣、胃腧及脾腧等治療穴位,而這些穴位與犬胸部食道梗阻部位鄰近,充分體現(xiàn)了腧穴學中腧穴的鄰近主治性能[2];左右前肢內關、中脘等穴位的選取,體現(xiàn)腧穴的整體主治性能[2]。對上述穴位主要施以電針灸,是由于電針灸能輸出接近動物相應組織器官的正常生物電參量的電流,以調制相應的電荷,糾正病態(tài)時異常的生物電活動,進而糾正異常的生化反應,達到刺激神經(jīng)產(chǎn)生抑制反應而止痛,降低神經(jīng)緊張,緩解肌肉痙攣,加強局部組織運動,促使血液循環(huán);刺激肌肉收縮;恢復運動功能的目的。因而,能成功治愈犬胸部食道梗阻病例。周涴貞等[3]報道,在食道癌病人發(fā)生食道梗阻時,選取天鼎、璇璣、上脘、中脘、膻中為主穴,以內關、足三里、公孫、三陽交為配穴,進行針灸治療,其有效率達到90%。本文采用中獸醫(yī)針灸療法治療犬食道梗阻疾病的結果與上述報道基本相符。此外,在針灸治療該病的前、后分別灌喂10%碳酸氫鈉和0.5%鹽酸,其目的是利用酸堿中和過程中所暴發(fā)出的二氧化碳氣體來沖擊食道阻塞物進入胃內;治療中使用了廣譜抗生素是為了控制和預防阻塞物引起的食道局部炎癥。
[1]黃朝義,鄭動才.中國傳統(tǒng)獸醫(yī)針灸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2]李長卿,范文學.中國獸醫(yī)針灸圖譜[M].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3]周涴貞,彭惠婷.針灸為主治療晚期食道癌的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1994(6):255-256.